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旧闻是指已经报道过的作为依据保存的资料。笔者也认为新闻应该是越“新”越“快”越好,但旧闻也有生命力,它好象冬眠的动物,一到春天就会苏醒过来。一、新闻和旧闻是相互联系的以报纸为例,1991年6月8日,参考消息转载了路透社纽约5月31日的消息,题目是《小说〈飘〉的续集〈郝思嘉〉将问世》。消息说:“玛格丽特·米切尔描写美国南北战争中一对有情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飘》一书问世后,倾倒了无数痴男怨女,但是米切尔留下了一个未完的结局,这对人们不能不是一个遗憾。现在,《飘》的续集问世了。……欲知详情,须自己去看《郝思嘉》一书。”美国著名小说《飘》几十年来以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早在六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学家见到一本有关书的杂志,我立刻被吸引住了。作为一名读者,我没有想到图书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并且把它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它就是《图书发行研究》。 1990年高考填报志愿,我毫不犹豫地填下了江西省出版学校这个第一志愿。我们学校求学风浓厚,学校老师大多是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相关专业的高材生,他们渊博的知识使人着迷。那时学校  相似文献   

3.
《评价与管理》2004,(3):79-79,56
“对于大学的评价,我们都很关注。”在北京某重点中学参加暑期英语夏令营的许多高中生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假期时间给自己“充电”,对于一年后的高考、填报志愿等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两份报告的出炉,拓宽了高中师生、学生家长了解高校现状的渠道,为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民出版社去年重印了美国长篇小说《飘》上册,全国发行几十万册。一些同志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批评,认为是“迎合某些人的需要”,“追求过时的时髦”,希望出版界“不要飘得太远”;也有同志认为,这是地方出版社突破“三化”,解放思想的结果,无可非议。我们认为,《飘》可以出版,可以公开发行,但在纸张和印刷力量都相当紧张的情况下,《飘》的印数是失之过多了。象《飘》这一类思想上有毛病艺术上又有一定成就的作品,究竟应如何评价,在什么范围内发行以及发行多少更为合适,这是出版界在解放思想战胜“书荒”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求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为了引起大家的讨论,这里选登了三篇有关文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2年4属17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报纸同时在显著位置推出同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伏在书桌上,手握铅笔,一双大眼睛充满忧虑和渴望……照片的标题是“我要读书!”这张照片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作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形象标识,它凝聚起一股巨大的力量,成千上万的孩子因此改变了命运:这张“大眼睛”照片的主人公就是苏明娟,安徽省全寨县人。2002年7月7日,读高三的苏明娟参加了高考。10年来,苏明娟一直生活在关爱的阳光里,但也有委屈、被误解、心烦和流泪的时候,尤其是高中三年,被学校善意“雪藏”的日子里,她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13日,苏明娟在填完高考志愿后,终于敞开心扉,一吐自己成长的“烦恼”——[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羊城晚报》2010年1月31日A1版头条刊登的《今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确实是一件花了记者大量时间求证、推动,报社花了巨额资金抢到的今日独家新闻。笔者认为,《羊城晚报》对独家新闻第一时间做了滚动的这一做法,特别值得叫好!独家新闻《今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它的产生有一个曲折和艰难的过程。《羊城晚报》记者第一时间听到广东省招生委员会为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将实行"平行志愿"  相似文献   

7.
郑樵的《通志》,是继《史记》之后的一部巨大的通史。郑樵的志愿,是想把天地间的学问和历史事迹都汇集在一起,成就“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伟业。用他一个人的力量,从事这样工程浩大的工作,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情。通史的名字,起于会通诸史,也是总辑而为一书的意思。这与现在说的通史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潮内潮外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了一些系列书和《中国文学大辞典》。“系列”和词典好像是当前出版界的潮流。它所出的系列中有社会学和民俗学的著作,这是特色。是否可以比描述性的重资料的书前进一步,作各种“解说”?不是下定论,只供参考。书评中也需要有“解说”,不仅是引导读者去读或者不去读,以及怎么读和评价。例如这家出版社的《塑造现代文明的110本书》。这可以说本身是一个系列,也是一连串的书评,实际上是这位美国作者的观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有自己孩提时代的记忆。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幸运的,他们中的好多人在未来10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之旅中,会自豪地说小时候有一套书深深影响着自己,它给自己乐趣和智慧,给自己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它就是《哈利·波特》。《哈利·波特》是英国青年女作家罗琳的幻想文学作品。它在风行欧美、市场销售如火如荼之时,被引进中国内地,2000年秋投放市场,很快红遍大江南北。19个月过去了,《哈利·波特》依然受人宠幸,被誉为长青“书星”,当红不  相似文献   

10.
唐子 《档案管理》2005,(4):91-91
应该说,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是沾“扩招”的光才有机会读大学的。但是我和他们却都抱怨不已。如果不是高考发挥不好,如果不是志愿填报不当,怎么说也不至于被“扩招”进这么一所“二三流学校”。  相似文献   

11.
1世间《书缘》知多少 前些年曾将自己的文章结集,以《书缘》(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为名付梓。后来在“孔夫子旧书网”同时发现了两本叫《书缘》的书,感到亲切,便一同买了下来,遂撰《(书缘)三种》一文,发表于湖南《书人》杂志,并贴在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后来有湖南“小源塘居士”跟帖说,他收藏了以《书缘》为名的图书和期刊共九册,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书名是书的“灵魂和眼睛”。一本书的书名,既要能表达出书的内容,还要求能吸引人。既忌老面孔,也要避免耸人听问。有人说,一个好的书名能顶半部书,是说书名关系到书的销路。不只是现在。自古亦然。例如,只不过是从《三言》《二拍》中选了一些文章,加上一个略为新颖的书名——《今古奇观》,结果,“青出于蓝”,非常走俏。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古今笑》(冯梦龙编)。不少人没听说这部书,有人以为是“笑话大全”之类的消遣书。其实它是《古今谭概》(冯梦龙著)的易名。《古今谭概》这部书,虽不够雅俗共赏,却久已为人所知。冯梦龙何以要给它改名?据与冯梦龙同时人李渔(笠翁)说,是因《古今谭概》这书名太文了,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读  相似文献   

13.
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最“危险”的总编辑》一书,是美国著名报人本·布莱德利的自传,也是“中信人物传记”系列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全书以独特、大胆而又让人兴奋不已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的美国社会和美国新闻业激动人心的发展历程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鲜为人知的内幕,并向我们呈现了作者70余年来绚丽多彩的传奇人生。该书的原名为《美好人生》(AGoodLife),缘起有人对他说“你这辈子命不错,布莱德利。嘿,干嘛不给这书起名叫《美好人生》呢?”后来,中文译者根据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内容,把书名改为了《最“危险”的总编辑》,大概是…  相似文献   

14.
魏龙泉 《出版史料》2003,(1):120-121
我国读者对美国的一本永恒畅销书《飘》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由美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出版社“西蒙和舒斯特”(Simon& Schuster)出版的。这家公司七十多年来出版了很多对世界有广泛影响的名人名著,如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威廉·席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理查德·罗德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华俗出版公司1991年8月出版了一本叫《移民与近代美国》的书(署名“李其荣著”)。作者在《前言》中自称,他在该书在“理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三大“突破”;一位美国史专家为该书作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称这“是一部严肃的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著作”,在国内“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  相似文献   

16.
《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在书店随意一逛,就会发现很多书的腰封上都有“加印某某册”“创某某销量”等字眼,让人眼花缭乱。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承认这个数字有夸张的成分。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表示:“其实书封的设计和书封上的字就是为了去吸引读者的,仅此而已。它让读者产生兴趣去翻开这本书,而是否购买则需要读者自己去阅读内容,从而做出购买决定。仅凭书封就去购买的读者并不理智。”  相似文献   

17.
《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在书店随意一逛,就会发现很多书的腰封上都有“加印某某册”“创某某销量”等字眼,让人眼花缭乱。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承认这个数字有夸张的成分。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表示:“其实书封的设计和书封上的字就是为了去吸引读者的,仅此而已。它让读者产生兴趣去翻开这本书,而是否购买则需要读者自己去阅读内容,从而做出购买决定。仅凭书封就去购买的读者并不理智。”  相似文献   

18.
我想写一组《我心目中的“绝作”》系列书评,给《中国图书商报》写了第一篇后,发现报纸的篇幅限制太大,所以现在这第二篇只能移到刊物上来。由于换了地方,故而对“绝作”一词又须解释几句。 我心目中的“绝作” 当然指写得很好、很有价值的书;但不一定是天下最好的书,更不一定出于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之手。它的“绝”,主要是指“不可重复性”,即此书不但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来,而且作者本人也不可能再写出这样一本来。另外,我深知自己对“绝作”的解释是经不起反驳的,我之所以这样来称呼一些著作,是有很大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因此,请读者不必较真。招呼打过,言归正传。 这一次要谈的“绝作”是  相似文献   

19.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三英里岛核电站发生了一次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遗漏出来,污染了核电站周围广大地区。对于这一震惊全世界的新闻事件,美国各新闻单位作了大量报道。译在下面的《“秘密会议”记实》原载于1979年4月8日美国费城《问询报》。这篇报道,获得了1980年普利策地方新闻报道奖。《获普利策奖最佳新闻作品选》一书(美国俄亥俄州地平线出版公司1986年版)对它的评语是:“这是一篇叙述性新闻,它用具有揭露性的对话使情节在读者心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报上登出了张景然要出版《点校赵忠祥(岁月随想)》一书的消息。消息称赵忠祥说,该书“若真成书我可能对簿公堂”,“现在每个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作好自己的工作,而作为公众人物的自己不应该用太多的时间在这件事上,而希望能把工作干得更出色”(《无锡广播电视报》)。一位老教授很关心这件事,他问我:“你怎么看这个事?赵忠祥为自己书里的错字对簿公堂,他怎么说呢?”我看他的疑问有道理。书里的错字多,而且不是出于盗版,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