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倡导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是对传统课程实施观的一种超越。只有我们明确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课程实施中的资源,确定课程实施中教师、学生、课程研制者之间的交互对话协商关系,保证课程实施具有动态生成性,在评价方法上强调多元性和形成性,解决了这几个关键性问题之后,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才会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姜红 《教育探索》2009,(6):104-105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来观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取向上、主体观上、实施方式方法上都存在缺失。因此,基于“人”之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必须着眼于人的发展,课程内容必须强调价值和联系生活,课程实施必须注重对话和体验,课程评价必须关注收获和生成。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课程观在课程目标取向上强调塑造人的整个品格;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课程设置特色上强调综合化、人性化;在课程实施模式上主张个别的、民主的、“对话”武的教育和教学.这显然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但存在主义课程观并未在学校课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给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留下了一些警示:课程改革要有前瞻性、预见性、稳定性;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应统一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重视课程设置的内在结构;课程实施模式从单向传递走向对话;课程理论研究从借鉴走向超越.  相似文献   

5.
论课改的范式基础及其理念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冲突—批判范式和现象学—解释学范式是近现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三种课程范式,这些范式对我国历次的课程改革均有影响。我国的此次课改综合了各家学说,在理念上出现了比较大的突破,表现为:第一,将课程目标指向完整的人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突出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扭转“知识本位”的旧课程观,联系时代进步和儿童的生活世界;第三,弘扬儿童的主体精神,强调学生对课程的主动生成、体验和感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与课程关系观;第四,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对话、理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6.
"对话中心课程"的是基于课程话语多元性的现实要求,对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关注以及知识观的变化而提出的."对话中心课程"建构的依据:课程话语多元性需要理解与对话,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需要对话机制的课程,知识观的改变诱发复杂的对话实践.追求课程编制过程的对话精神,实现课程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把握课程实施的建构取向...  相似文献   

7.
缔造取向课程实施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其取向主要有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缔造取向三种类型。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蕴涵着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它秉持人本主义的经验课程观,强调对实施主体的人文关怀,关注“实然”的课程问题,主张对话与合作的主体交往方式。课程实施走向缔造取向,从学校内部来看,需要重建学校的价值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8.
王福照 《现代教育》2012,(11):21-22
对话道德教育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民主、平等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施理念为走向“发展人”的目的观、“回归生活”的课程观、“我-你”的师生观以及营造自由交流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提倡的对话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是用反思和质疑的眼光、心态来与语文教学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学术精神,这种精神意味着关怀、责任感,也意味着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话中心课程"的是基于课程话语多元性的现实要求,对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关注以及知识观的变化而提出的。"对话中心课程"建构的依据:课程话语多元性需要理解与对话,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需要对话机制的课程,知识观的改变诱发复杂的对话实践。追求课程编制过程的对话精神,实现课程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把握课程实施的建构取向,倡导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建立师生交互主体性,体现着"对话中心课程"的应然走向。  相似文献   

11.
冯娟丽 《成才之路》2021,(11):80-8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优化、更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生态课堂,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数学生态课堂开展“对话式教学”有利于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文章探究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教学价值及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亟须关注"语文课程目标坚守和修正""语文和人文""语言与文学""文言与白话""话语内容与话语形式""引导与对话""语感与语识""课内与课外""课标与考纲""教师教学生与教自己"这十对关系。期待出现多元观点的争鸣与碰撞,以推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课堂教学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互动对话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它不仅符合我国教学改革的实际,使高校学课程教学与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有效地衔接,焕发出学课程“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勃勃生机,而且能够促使师生破除封闭式的心智模式、构建未来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自我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4.
尽管对话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它不必然带来教师与学生的精神自由和教学民主。倘对话教学陷入技术主义,必然会产生虚假对话、空洞对话和僵化对话,从而导致对教师和学生新的控制和压迫。我国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走出对话教学的技术主义误区。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论述了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计算机媒体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谢锦花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3):117-119,128
面对新课改,语文课要想很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的地位,语文老师就要转变角色,从善设问题、巧设问题入手,把握好问题设计的尺度、梯度和深度.让问题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引导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手脚架,使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又富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ed Instr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documents what deaf education teachers know about discrete mathematics topics and determines if these topics are present in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90 mathematics teachers at center and public school programs serving a minimum of 120 students with hearing loss, grades K-8 or K-12, in the United State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deaf education teachers are familiar with many discrete mathematics topics but do not include them in instruction because they consider the concepts too complicated for their students. Also, regardless of familiarity level, deaf education teachers are not familiar with discrete mathematics terminology; nor is their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uctured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apply the real-world-oriented activities used in discrete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Finding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higher expectations of students with hearing loss, and for reform i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within dea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多维对话的动态过程,其间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节,这就需要教师既具有预设的目标意识,又具有生成的机智意识。总之,教师调节只有围绕学习目标,树立课程意识,调控最佳时机,关注学生学情,链接生活体验,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才能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20.
中职德育课程宏观上是国家精神塑造的主阵地、中观上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主渠道、微观上是合格公民培育的主战线,但现实中存在学校层面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师层面教改动力不足、学生层面入脑入心不完全等实然困境。以"Y理论""项目化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为例探索并实施基于Y理论的中职德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在信任中职学生本性要求学习、在兴趣驱动下能主动承担责任、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学生的身份是项目的完成者、展示者,教师的身份是项目的设计者、引导者,生师通过平等对话、协作,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