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影响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形成和建立起什么性质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起着主导作用,而师生交往的成败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而且也应致力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这是作好教学工作及其它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 心理位置互换即心理换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实际出发,去理解对方、体察对方,去分析对方的行为动因。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心理位置互换的实质在于求得对他人的了解、理解和谅解,以实现人际之间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对所遇到的问题 ,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去思考、理解和处理 ,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言行原因 ,而不以自己的心态去简单地看待问题和对待他人。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使用心理换位会带来十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心理换位使班主任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如何教育犯错误的学生 ,这是班主任经常面临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心理换位能让班主任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即自己在心理上扮演学生 ,从学生的立场上去认识问题 ,体验犯错误学生的心理感受。这种换位思考能平静…  相似文献   

3.
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通俗地说明了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心理换位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通俗地说明了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实际上,心理换位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意思是指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周围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皮亚杰认为,人在儿童时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以为处在不同视角的别人所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看到的一样,自己的看法总是对的.应该说,与儿童最初的毫无自我意识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相比,他们形成“自我中心”意识是一个进步.因为他们到底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了.但是“自我中心”倾向并不简单地随个体的成长自行消失,即使在成人身上,也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而这后来的“自我中心”倾向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就不再是促进了.换言之,在成人身上的“自我中心”倾向使人不能清醒地认识客观事物,妨碍着人们的理智,妨碍着人们的感情交流,妨碍着人们相互真正意义的理解.而要克服“自我中心”,就需要学会心理换位  相似文献   

5.
袁章奎 《贵州教育》2009,(20):25-27
心理换位又叫换位思考,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就是指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处境思考问题,体验别人的情感。当人们对某人的言行产生不满情绪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做出和他一样的行为,说出和他一样的话语,为对方的言行寻找出恰当的理由,从而充分理解对方,化解与对方的对立情绪,达到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理智地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心理换位的意义心理换位,指的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和体验事物,以达到缩短人我之间心理距离,正确认识和理解他人的目的。象我们将要讨论的馆员与读者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体现着心理换位这种关系。馆员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心理换位,可以促使自己对读者的思想感情发生积极的变化,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读者的心态和行为,对缩短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融洽与读者的人际关  相似文献   

7.
对人的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管理者光靠文本制度是不够的,还需灵活运用一些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管理策略。笔者认为换位思考策略是其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换位思考是指超越当前特定的物理位置和心理位置,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从不同立场去理解对方,反思自己。这种策略能使园长摆正自己的位置,走近教师,真诚地理解、接纳他们,与教师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实现自己的管理思想。“为什么叫我去”——尊重她的选择市教研室组织主题活动展示,我们幼儿园有两个名额,派谁去呢?因为时间紧迫(第二天就要举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心理位置互换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兴和县教研室方玉奎兴和县第二中学王景亮心理互换是说,一个人应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体会其所思所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心理位置互换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互换,从作者的角度、所处地位、位置、环境去感知...  相似文献   

9.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择取有针对性的最佳方案来处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教师扮演着“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另一方面,教师又以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学习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成为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者。在课堂上,教师要想将这两种角色置于一身,还能灵活转换,进出自如,需要进行熟练的“心理换位”,以求得思…  相似文献   

10.
换位思考是逆向思维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和体验对方的情感。教师的“换位思考”是教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 ,从心理上去体验学生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这种思考是主观上的一种假设 :假如我是什么 ,我会怎样想 ,怎么做。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 ,不了解他们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 ,就说不上教育。要了解、教育学生 ,“换位思考”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绪强加于学生 ,造成学生逆反心理逐渐增强 ,从而使有些教师感觉到“现在的学生不听话、不好…  相似文献   

11.
<正>【剧情简介】王东是一名初中学生,因父母对其期待较高,他在学习生活中备感压力和烦恼。妈妈和王东常因学习的问题和手机问题发生冲突和争执。在剧中,在黑白天使的“法术”引导下,王东和妈妈通过身份的互换,分别体验对方的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通过换位思考和同理对方的想法感受最终实现亲子的和解。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笔者认为,心理位置互换是最佳方式。“心理位置互换”是指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境地和心理位置上,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推测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即我国俗语中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种方式的益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席加宏 《教书育人》2001,(19):18-19
课堂教学中实施“角色互换”,是一种有趣且有益的教法尝试。这种教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变更角色,交换位置,各自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教法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角色特征和行为要求,提高学习的效益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互换是一种心理技术,它让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行使社会职能,且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这样就既增进了对他人社会角色的了解,也促进了对自身角色的理解,更清楚地认识自身角色的行为特点,更有效地履行自身角色的职能。课…  相似文献   

14.
关丽 《江西教育》2003,(14):28-28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常常设身处地地从他人所处的地位、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在班级工作中,心理换位应该作为班主任必须掌握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班主任与本班学生在年龄、地位、知识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我们一些班主任常常忽视这一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只按自己的想法去说、去做。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有时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应用心理换位法。那么怎样来运用心理换位呢?根据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体会,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效果较好。首先,班主任必须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李朋伟 《西藏教育》2014,(11):63-64
<正>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假如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多些理解和宽容,从而改善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换位思考是增强师生沟通效  相似文献   

16.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 ,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 ,从而选取有针对性的最佳方案来处理问题 ,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教师扮演着“教”的角色 ,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另一方面 ,教师又以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为前提 ,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学习内容 ,扮演着“学”的角色 ,和学生一起成为知识和技能的探求者。在课堂上 ,教师要将这两种角色集于一身 ,且转换自如 ,即要熟练地“心理换位” ,以求思维上的共鸣 ,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和谐…  相似文献   

17.
设身处地,就是把自己放在别人所处的地位上思考问题。心理学上叫“心理位置互换”,简称“心理换位”。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能够注意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课堂教学体现了教材、教师、学生三者问的特殊关系,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进行“心理换位”。下面以《葡萄沟》为例,略加陈述。一、探究文路做到“胸中有书”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葡萄沟》一文图文并茂,作  相似文献   

18.
知识传授 ,以理论性、科学性为其特征。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需要有一个信息传递和让学生理解接受、掌握运用乃至发现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学规律在起作用 ,而情感的作用也是丝毫不容忽视的。如何实现情感教学 ,使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认知的投入 ,而且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呢 ?   一、尊重学生人格 ,了解学生心理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对学生的移情性理解 ,努力实现心理位置的互换。所谓心理位置互换 ,是指教师设想处在学生的那种现实境地、心理位置上 ,从学生方面推测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并激发学生产生类…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或可能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也就是说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将双方所处的位置环境交换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对方的思维方式或思考角度考虑问题。在工作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的益处是很大的。当你想生气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情绪就会平静下来,就会变得宽容;当你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会理解对方此时此地的真正感受,就会变得善解人意;当你对问题感到迷惑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更彻底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人,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在对待学生、家长之间如何  相似文献   

20.
陈艳红 《教师》2008,(23):10-11
首先,教师要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教师要关心学生,那必须要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首先必须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系统中去,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这样的同理心可以使对方感到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与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怀的沟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