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外遇的温床     
一位研究婚外恋行为的美国专家说,互联网正在变成婚外恋的好场所,即使是待在家中没有机会接触工作伙伴的家庭主妇,也有可能通过网络被人引诱。《一夫一妻制的神话》一书的作者、研究通奸行为的专家瓦格安说:“我预言互联网在将来会成为风流韵事的重要发源地。”她是研究不忠行为的专家,她和她的丈夫还在网站上回答有关问题。她说,她的这本书有一半的资料来源于网上的这些信件。她说:“家庭主妇在聊天室会向陌生人公  相似文献   

2.
一位从业近14年的殡葬礼仪师,见证着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他说,殡葬也是一种社会教化传承,它的精髓是"慎终追远",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然而,眼下这个现代社会中,有这种情怀的人,却越来越少这是让姜笑深受震撼的一个葬礼:去世的父亲叫阿郎,在台湾一个街口有个豆花摊。葬礼头一天,儿子开始磨豆子、做豆花,忙活一宿。告别仪式上,亲朋听子女讲他们对父亲的印象,父亲做的豆花是什么样,眼含热泪吃着豆花,品味着老人的淳朴一生。  相似文献   

3.
记者充其量是一个"无冕之王",要获得别人或社会的尊重,靠端架子是不行的,光靠牌子也不行.只有靠真本事,靠下苦功,写出让人看了说"行"的报道来,人家自然会给你正衣加冕,对你抱有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动物的葬礼     
不少动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有"恻隐之心"、"悼念之情",并且出现五花八门的"葬礼",有些"葬礼"居然还很隆重!  相似文献   

5.
《新闻天地》2010,(3):64-65
比精神病更可怕的是对精神病的歧视。仅仅因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儿子患有精神病,就对他痛下杀手,可以说,张晓宇夫妇对精神病的歧视已经深入骨髓。几乎没有人会相信,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现代社会就是专业化社会,普通民众不可能懂得众多的专门化知识,所以,我们需要专家.这话我认同.但是,现在公众对"专家"这个词很反感,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网上冲浪时,一条戒律就是,千万不要说自己是专家.一说,就会板砖横飞.是什么造成了公众这种很不现代化的情绪?来看两条新闻:  相似文献   

7.
疯狂的杀人犯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假如这个杀人犯是个穷人的话,通常还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同情。比如,马加爵杀人案。现在,邱兴华连杀11人,媒体和专家们自然要深入地探讨邱犯罪的社会根源,要让“社会”为邱分担责任。不过,这一次,人们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医学领域。专家和媒体告诉公众,邱兴华很可能是个精神病,因为他看样子像有精神病;法院应当对其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8.
毒蛇减肥派     
小S开创了毒舌减肥派,即通过对自己放狠话来抵御美食的诱惑。她说:"要么瘦,要么死。"她还说:"体重三位数的女人没有未来。"她另有一句警世恒言:"女人不对自己狠心,男人就会对女人狠心。"她一生再生,却身材曼妙,毫无生过的痕迹。她代言过一个孕妇服装品牌,好多人跑到店里指着小S的广告海报:"就要这款。"然而店员说:"这款只拍片不出样。"同是怀孕补营养,我们是海口吃下一锅带  相似文献   

9.
专家的麻烦     
网络使我们有能力用新方式质疑权威. 女演员珍妮·麦卡锡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儿子是我的科学."她坚持认为疫苗是儿子成为孤独症患者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在科学文献中几乎得不到任何支持.几年前,人们或许把她看做另一个不可理喻的明星或者偏执狂的怪人而不屑一顾,但在网络"专家"的美丽新世界中,麦卡锡不仅仅如此.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她确定了辩论的基调,战胜了彻底驳斥她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少年成名的朱天心并未一直沉浸在最初的光芒中。她清楚自己的写作方向,也清楚想要怎样的生活。她在文字中留下温婉和清新,也在街头留下坚强和抗议很多年前,胡兰成评价朱天心说,"她的大眼睛真真是美绝了。"那时候,没人能猜透那眼睛里实际上藏了多少骄傲劲儿。李登辉当上台湾地区领导人不久,开始排斥外省人,眷村长大的朱天心就非要写一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告诉世人眷村人的朴实、真挚,以及生活的不易,她也因此被称为"台湾眷村文学第一人"。"那个时候好简单,以为自己有~腔热情就可以改变什么,现在我有长大呀。"她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声音轻轻柔柔,像在跟人撒娇。朱天心,一直都没有变。即使如今她已经54岁。  相似文献   

11.
我的同事田小米最奇怪的是为何有人会成"剩女"。在她看来,世界上最常见的这种关系——男女关系都不会搞,学习好工作好有啥用?她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就这一个特长,还摆不上台面……田小米有一次当着她老公的面给我打电话,提议"带上孩子出去转转"。机关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西路上的梅龙镇、中兴泰富和恒隆,被称作"梅泰恒",不仅是说这三座高楼建造时的引人注目,而且在"梅泰恒"的旧址,原来也是非常具有地标意义,被称作南京西路三角地带;再往前,依旧繁华,三个年代尽显铅华,各有风姿不同。西区三角地带的情味"去福开森路。"这是汤唯在电影《色戒》中的最后一句台词,她在凯司令门外跳上黄包车后对黄包车夫这么说。不过她没能够再回到她居住的福开森路,她被抓进去了。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童年》[法]艾姿碧塔著,林徽玲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不用等到变老,我们也会时不时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如果与童年的那个自己相逢,她会不会失望呢?她会不会说:"怎么走了那么久,你还在原地踏步呢?"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失去的早已失去?  相似文献   

14.
孙家正 《出版参考》2006,(29):34-35
匡老辞世后,我去看望匡老夫人丁莹如教授.她向我讲述了匡老病重之际仍然牵挂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些情景.我对她说:"匡老是为'评传丛书'耗尽了最后的心血.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许会活得更安逸一点,更长久一点;然而,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就不会如此充实,如此的有意义."丁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答道:"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最美的微笑     
《全国新书目》2008,(12):15-15
这是一个女学生,从废墟中挖出来时双腿都断了,她的双手也被砸伤,她从被挖出来到救助站都没哭,在大家挪动她的时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这个女学生还一边微笑,一边对大家说"要勇敢!"  相似文献   

16.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我听气象专家"明天要是不下雨的话很可能就会继续天晴,当然,理论上也不排除阴天的可能"的英明分析之后,我就不再崇拜俺村算命的王二瞎子,改为崇拜无所不能的专家们了。现在各行各业都时兴请专家们  相似文献   

17.
山石 《新闻天地》2006,(3):34-37
2003年3月27日,河南信阳市湃河区爆出一则新闻:一个名叫王红的中年妇女大义举报,把蒙面抢劫的丈夫送上了法庭。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她“大义灭亲”,也有人说她“卖夫求荣、铁石心肠”,甚至还有人谣传她有了相好,要借机甩掉丈夫……在舆论的漩涡里,王红的心被痛苦撕咬得支离破碎千疮百痍。三年时间里,这位大义妻子忍辱负重,用真心的呼唤、真情的付出赢得了丈夫的理解和周围人的尊重,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大爱之歌。2005年12月,记者赶赴河南信阳市对这位大义妻子进行深入采访,她首次向媒体坦露了她举报丈夫的心境和丈夫服刑后的心酸。  相似文献   

18.
完美     
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七十岁了还没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些什么东西。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四处旅行,找了那么多年,难道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无奈的说:"可是,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19.
我希望它可以有诚意地道歉说我们以后会尊重求职人,用建设性的帮助让他们成长。但我心里还是会有几个奢望"开复,你太可怜了。"初到创新工场李开复的办公室,一些自己开过公司的创业者傻了眼,"我们以前的办公室都是你的五六倍大。"政府人士前来拜访时情况更为尴尬,他们会说,"你这房间怎么连休息的套间都没有?"李开复这间小办公室是玻璃墙,门没有锁。前者代表透明,后者代表开放。他希望在自己的公司里潜移默化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和气氛。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0月22日,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在巴黎故去。25日葬礼上,德里达发表悼词说,1956年,阿尔都塞向校长推荐一名高材生,担任哲学助教。那个幸运学生就是自己。"自打那时起,我在路易身边工作了20年。我的生命也与之声息相通。"这一生命如今被粗暴打断,令德里达蓦然发现: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