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对学生予以评价。然而在传统评价中,教师太过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是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英语素质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学生的全方面评价。本文主要对形成性评价的定义与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初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蒋夏 《考试周刊》2011,(20):125-126
形成性评价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形成性评价的涵义、设计原则,并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83):88-89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较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个体。在高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教研室在本科教学实践及改革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推进。对此,教研室进一步探索了形成性评价在TBL+CBL教学模式中的实践。原有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翻转课堂病例准备、作业及平时测试构成。在原有形成性评价基础上,采用小班制教学,并对原有评价内容及方式进行了调整。实践发现,新的形成性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新的形成性评价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完善及推进形成性评价改革,使评价体系改革与教学实践同步,才能最大限度覆盖教学过程,体现公平公正;能进一步充实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舜孟 《教育探索》2007,(11):120-121
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学对比实验研究,我们看到,形成性评价不仅比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更能影响学习者的情感,而且更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新课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做法,提倡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尤其鼓励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既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结果,更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构成、方式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了适应国家教育发展趋势,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手段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培养起着关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一、形成性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者之间的联系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师在向学生教授英语知识时,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懂得如何教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则对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做法,提倡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绪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尤其鼓励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基于此。在坚持进行形成性评价方面,我作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采用共时有声思维法和访谈法,了解学生对自己的综合英语学习能力的评估情况和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能力评估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仅注重终结性评价,而教师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估与教师评估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一种教学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将形成性评价恰当地应用到《土壤地理学》教学中,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在《土壤地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人与世界(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交际的产物。语文因交际而呈现出与世界相对应、与思维相一体、与人性相一致的征象,所以,交际性是语文的特征。缘此,以语文为内容的语文课程的特征也就当在以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为要务。语文课程的这一特征表现出作为"百科之母"的本原性、使人成其为人的立人性、课程内容的言意和美性及课程存在的全时空性等征象。语文及语文课程的特征是由语文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把握语文课程的特征及其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建设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汉语非主谓句研究一般是把它放在单句结构分类的角度来考察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类型;不同于主谓句讲求结构完整的特点,非主谓句具有独特的口语表达属性,这决定了它形式简短、不能分析出主语、谓语成分的特点,为从语言实际运用的角度分析汉语非主谓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与世界上各种历史化比较,中华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很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受此熏陶,表现出了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古老的哲学思想——道学。道学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明的发展进程。但是,在长期的君主独裁统治中,它逐渐含垢蒙尘,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导致了中国经济化的衰败和科技的落后。  相似文献   

15.
创业生态环境包括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生态环境,其中内部生态环境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医药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研究目的,围绕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提升创业意识、增强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构筑良性的创业内部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没有适时地进入世界文明体系,大概是创造中国史的中国人出了问题,于是引发了对中国人的长期追问。这不能不涉及使中国人成其为中国人的基地。追问基地不仅需要思想,而且需要真诚和勇气,即鲁迅先生说的“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怎样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本描述语规范政策以及语规范化的现状,分析当前语规范化出现的问题,并探索汉语教学(包括汉语基础教育教学和高校汉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任何国家的民主制度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淀、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然而,中国文化中不少民主的基因过去大多隐藏于古代先哲的典籍中,没有转换为现实的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者。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制度与民主实践的探索上,注重发掘与吸收以民为本、为民作主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尊重与践行务实、尚和、中庸等为中华民族所公认的合宜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为建设基于中国文化的中国式民主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语音分析系统,对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单字调的习得情况作了初步考察,发现他们阴平和去声掌握得较好,阳平和上声掌握得不太好。阳平的主要偏误是将其误读成中平调,上声则被误读成低升、低平和低降等调型。作者认为,学好汉语声调应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多听多练,培养留学生的声调感。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人与世界(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交际的产物.语文因交际而呈现出与世界相对应、与思维相一体、与人性相一致的征象,所以,交际性是语文的特征.缘此,以语文为内容的语文课程的特征也就当在以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为要务.语文课程的这一特征表现出作为“百科之母”的本原性、使人成其为人的立人性、课程内容的言意和美性及课程存在的全时空性等征象.语文及语文课程的特征是由语文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把握语文课程的特征及其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建设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