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我院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重点建设专业(群)为例,根据专业所处的区域经济特点,分析了专业所面向的岗位以及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结合学院实际,给出了培养适应岗位能力所需要的校企合作模式,试图为实施基于岗位能力的校企合作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在传统的产业中增设新经济产业需要的专业,而且应在产业结构变化之前设置专业,为新经济发展超前性地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这就决定着我们必须要深入企业,了解岗位的需求,进行岗位能力调查,征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意见,了解岗位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填写岗位能力调查表,为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所谓面向岗位群的成人教育“双元制”模式,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所有课程围绕岗位而设置,坚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涵盖的各个职业岗位来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计划,以及为每个岗位能力培养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和各个教学环节。并且在实践中,合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理念和方法,使成人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适应企业技能需求的变化,做到产业跟着市场走、专业跟着产业走、课程跟着工作流程走、教学跟着学生需要走、教材跟着课程需要走。  相似文献   

4.
以问卷的方式运用AHP分析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能力的期望。结果显示:在教师基本素质因素中,职业道德期望值最高,其次为团队合作;在基本技能因素中,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管理能力期望值相当,微机操作能力与科研能力处于次要的地位;在专业岗位能力因素中,操作技能期望值最高,其次为生产管理;在综合教师能力中,教学能力、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与专业岗位能力期望值相当,都是中职教师所期望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的属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教学计划体现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要做好准备,准确设置专业,确立培养目标,科学安排课程体系,并对计划进行动态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置课程体系,务必遵循高职教育特征和教学模式。按照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观察,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将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成若干个能力模块,主要包括:掌握一定广度和深度、与职业或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并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其实践活动;掌握与职业或岗位对应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到了农广校的发展。为此我们农广校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主动承担起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重任,调整办学思路,完善办学形式,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岗位需要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使教学能更好地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是指教师在现有发展阶段或水平基础上,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经验和能力、专业职业情意三个方面的追求或者需要提升的方面。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理念和见识、个人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水平、职业认同与工作责任感、发展的准备性与抓机遇的能力和个人所拥有的发展资源五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有教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所工作的学校及其周边环境、发展的客观机遇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导师在指导硕士生的学习和保证硕士生培养质量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很有必要。通过对江西省6所高校246位硕士生导师的调查发现: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专业能力相对较弱,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任导师不同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表现有所差异,岗前培训、开展业务活动和考核评价是影响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高校应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团队建设、完善硕士生导师胜任力的提升机制、提高硕士生导师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申海进 《职教通讯》2017,(36):13-16
基于产业调研,确定药学专业群对应的典型职业岗位群。围绕岗位应用能力,优化重组"共享+专有"的专业群课程,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新的专业群课程结构有效促进了专业间的协调融通,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要的契合度,适应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及我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下,社会工作建设正处于蓬勃之势。然与此相悖的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却相当低下。个中缘由固然甚众,但许多学生自身并不具备从事该专业工作的专业能力,不能够胜任岗位需要,当是一重要影响因素。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之局限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应用能力及与之相支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体系,提出了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师教育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研究》2004,(8):42-42
山西省人事厅近日决定对职称评定及聘用制度进行全方位改革。根据所从事专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部分专业的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将只把外语等级作为参考条件不再作为必要条件。对那些外语水平较差但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很高的人,高级职称将不再遥不可及。在此次降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综合性重型装备产业,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作业工种多,当前产业结构处于深度调整期。高职船舶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与行业转型升级同步的专业能力,更需要具备适应企业发展、岗位变迁的可持续发展核心能力。通过对船舶行业人才结构与岗位现状调研分析,探讨船舶行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构成,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船舶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核心课程体系、实施条件与环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对象,研究分析了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每一个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按照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的模式设计构建了课程链式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船舶建造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放样工、钢料工、装配工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以"双层底分段装配"这一学习模块为例,研究了如何系统地将课程内容与船厂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上海和重庆第二、三产业7040名职工为对象,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职工对工作技能的认识及分类,以及个人因素和企业因素对职工对技能重要性认识的影响。第一水平分析使用测量模型根据职工对20个工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将之分为五类,即:个人工作习惯和特点、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岗位工作需要的操作技能和完成岗位工作需要的一般职业能力。这五种技能又可以归为通用技能和与工作有关的技能两大类。第二、三水平的分析显示,个人特征是解释职工对不同技能因子重要性认识差异的主要因素,在职培训对于改变职工对技重要性的认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制定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的培训设计 1、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确定培训目标 确定培训目标,主要参考如下因素:一是岗位分析所得到的资料,即DACUM(能力结构)大表,它列出了岗位对每项能力及水平的要求;二是员工实际能力现状;三是培训的时间资源量;四是培训学校实际状况。通过对  相似文献   

19.
水运工程专业施工技能培养模块主要从施工技能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和施工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项目开发两方面建设。通过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整理,明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充分考虑施工职业技术能力需要,将施工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紧密结合,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针对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建设仿真实训室及实训区,同时开发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实训项目,以训练学生对水工建筑物内部结构认知、掌握施工工艺及动手操作等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所属12所农村小学为例,对现任科学课教师的年龄与教龄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所学专业与能力水平结构及任教态度等基本素养进行了调查;对影响《科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如何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