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线性表上进行的冒泡排序法是一种较简单的内部排序算法,计算机工作者经常研究和讨论顺序表中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及其改进,很少研究冒泡排序法在链表上的实现.本文讨论了冒泡排序在单链表上和静态链表上的算法及实现过程.最后分析了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线性表上进行的冒泡排序法是一种较简单的内部排序算法,计算机工作者经常研究和讨论顺序表中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及其改进,很少研究冒泡排序法在链表上的实现.文中讨论了冒泡排序在单链表上和静态链表上的算法及实现过程.最后分析了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3.
传统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高达 O(n2),且冒泡排序算法在排序序列基本有序、无序的情况下,时间复杂度都是相同的,排序效率并不高。文章结合选择排序的算法思想,对冒泡排序进行改进,以期达到减少交换次数的目的。另外,引进一种叫“反序标识符”的变量,从而有效标识在排序过程中的反序情况,可以大大减少排序序列基本有序的比较次数。利用以上两个措施降低传统冒泡排序算法的比较复杂度和交换次数,从而改进冒泡排序算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学介绍了传统的选择排序算法和冒泡排序算法,根据可以同时选择出最大数和最小数的特点提出了双向的选择排序;同时也将这一思想用到冒泡法中,便有了双向冒泡法;而新的冒泡排序法则是将选择法中的标记位置的思想和传统冒泡排序思想相结合的一种排序方法。最后经过算法分析得出,改进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比传统排序方法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两种排序方法的算法思想、改进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理论上比较次数最少的插入归并排序,得出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的下界和上界。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冒泡排序算法的执行效率大大提高。用随机生成的数据将冒泡排序与本排序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简单易用的Flash和ActionScript技术,实现了仿真较高的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具有直观,易于接受,逼真等特点,这对研究冒泡排序算法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模糊电梯群控算法不具备学习功能、有些规则无法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冒泡排序的电梯群控算法,并对比运用两种不同算法对电梯控制器进行编程后的仿真实验结果 .结果证明:相比模糊群控算法,冒泡排序群控算法可显著减少用户候梯时间及电梯群运行总距离,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排序是数据处理中很重要的技术之一,冒泡排序是实现排序功能诸多方法中的一种。根据冒泡排序算法思想,讨论了4种算法,并在Visual Basic环境中实现。  相似文献   

10.
冒泡排序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冒泡排序的典型算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从减少排序的趟数角度给出了冒泡排序的两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大多数的教科书,对起泡法排序的讲述,都是通过分析“次数”及“轮次”的方法来实现数列的起泡法排序。文章从教学的实际环节出发,介绍采用“下标法”来讲授数列中的起泡法排序的特点及要领。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除升序排序、降序排序之外的第三种排序——随机排序,并将随机排序分为完全随机排序和不完全随机排序两类,最后,进述了随机排序在VisualBasic6和C 下的算法实现及随机排序算法在大规模准考证生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在自索引排序算法研究基础上,从对待排的数据进行优化处理角度,提出了一种新型自索引排序算法,给出了算法思想、算法描述和算法分析,其理论意义在于将自索引排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o(n+m)(其中m为待排的数据序列最大值)改进为o(△m)(其中△m为关键字变化范围),对比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有更好的排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操作系统在管理内存时,常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对空闲内存块进行分配,但该算法存在效率不高、时空消耗大的缺点,对此提出基于二又排序树的最佳适应算法,改变原有的最佳适应算法中把所有空闲分区按容量大小顺序连接成空闲分区链的特点,而把所有空闲分区组建成一颗二叉排序树,进程发出请求时,根据二叉排序树的性质依次查找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并在分配后重组二叉排序树,保证二叉排序树的结构不被破坏,改善现有的最佳适应算法在查找过程中的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作者教学中的三个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讲解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排序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在表中查找记录时需进行查找值和关键字的比较。这一类查找方法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一般的查找方法有:顺序查找、折半查找、二叉查找。查找的效率依赖于查找过程中所进行的比较次数,甚至有一些数据的位置会影响某一次查找效率。理想的是希望不经任何比较,一次存取便能得到所需查找的记录。这个理想的情况可以通过哈希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乔姆斯基近期发表了几篇有关语段推导理论的文章,认为句子应按语段分阶段推导生成。结合Rizzi的CP分裂假说,ForceP取代CP成为强语段。在感叹句的语段推导过程中,wh-成分移入Spec-Force,以删除中心语Force的边缘特征。从而成功地将CP分裂假说与语段推导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该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引入项目管理的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负责制、分等级补贴工作量的政策,对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实验室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分裂人格"指人格的善恶二重性.文艺复兴以来,不少作家一反中世纪不是将人视作天使就是视作魔鬼的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分裂人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歌德的<浮士德>是其中充满辩证法的杰作.本文从<浮士德>中两个贯穿始终、对立统一的人物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入手,通过具体分析,旨在说明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善与恶是人性的一分为二,恶中有善,善中有恶,善恶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由此构成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人.本文还以歌德为例,说明这种"分裂人格"即使是在这些伟人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