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讲人简介:邢铁。1957年3月出生在冀南平原的新河小镇。从1978年开始陆续在河北师范学院、云南大学和南开大学取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导师李埏教授)和博士(导师张国刚教授)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选举担任过院长。主要从事以唐宋为中心的古代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出版了个人专著《户等制度史纲》、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总结了中国古代历史贵族性的特点,点出了私人著史和官修史书的缺点,通过对古代史学的准确把握,提出了现代意义上"史"的定位、史学范围的划分,以及对大的历史背景的注意。同时介绍了历史学的主干--史料的研究方法,在这其中,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思想碰撞下的中国史学过渡时期的探索和矛盾,渗透出梁启超的史学精神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3.
周谷城是20世纪卓有成就的革命家和学者,他对史学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不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即“历史完形论”,为史学研究开创了新理论、新思路、新理念,而且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两座丰碑。周谷城还以大量的史学著作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史学教育中,为中国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学英才。  相似文献   

4.
郭文佳,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省新安县人,中共党员,1988年6月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6月,河南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11月晋升为教授。郭文佳教授现为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主任,商丘师院炎黄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商丘市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商丘市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商丘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商丘市钱策学会理事。郭文佳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学效果优秀,先后讲授《史学概论》、《中国古代史》、《社会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慨论》、《中国古代史专题》等课程。其主讲的《中国古代史》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其负责的《中国古代史》学科是学校重点学科。郭文佳教授科研成果突出,在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宋史研究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先后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河南省高佼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课题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5项、河南省社联调研课题2项。先后在《中国农史》、《学术研究》、《史学月刊》、《求索》、《江西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史传》篇专论史学,对史学源流、史书体裁、史学功用、撰史原则、修史态度、著史方法和步骤等都有精辟见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文,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乡土史实、地域社会是当前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福建古代史》一书,系以通史的体例纂辑而成的地方史籍。由福建省属师专历史协作组部分同志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同仁的高见,分别撰写,汇编成书。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这本书已作为福建地方历史本科、专科学生学习的教材和参考书;可为热爱福建的仁人志士了解福建古代社会展示一幅历史的长卷;也可为福建地方官知古鉴今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通观全书,从“开天辟地”远古美丽的太姥夫人和武夷君的传说,到康乾盛世为止的历史,即福建历史的开端,先民的活动,以迄清代,举凡福建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诸大端。材料丰富,考证精详,记事纪物阐微述要。采用通史体例,别开蹊径,自成家言,可读性较强,实用性较强。是一部撰写得较好的地方史书。与朱维干先生的《福建史稿》相比,它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瞿林东,1937年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研究生,师从白寿彝教授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主编。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专著,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2005年上半年,邹兆辰教授对瞿林东先生进行了访谈,2005年11月又补充了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4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望江宾馆召开。该会是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及《近代史研究》杂志社继2004年7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主办“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举行的又一次以“年代”为论域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和《春秋》等上古三代文献。也是后世诸子百家的共同源头。五经并非一时之作,却是与孔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它内蕴着丰富的史学思想。主要包括《周易》的历史变通思想;《尚书》的历史借鉴思想;《诗经》的天命王权学说;《三礼》的因革损益史观和《春秋》的史义史法论。这些史学思想对于后世中国文学和文学思想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学和史学思想之民族特性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郭沫若的名作,成书于20世纪2、30年代,是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运动的产物。该书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为向导,以指明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为目标,充分利用了当时思想界的先进成果,从而一举奠定了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中的地位。即,《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第一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作品。  相似文献   

11.
《史通》和《文史通义》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理论著作 ,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章学诚的史学理论成就。二书对各种史书体裁、体例的流变和得失都有详尽的论述 ,较完整地反映了两人对历史编纂学的认识 ,对今天的历史编纂学研究与实践仍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瞿林东:男,汉族,1937年12月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书,主编《历史·现实·人生》系列(七种),发表《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略论中国古代历…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中国历史》(六卷本)是教育部“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该书由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汇聚数十名史学专家,历时七载,数易其稿,精心撰著而成。与已往历史教材相比,该书呈现出下列特点:一、内容全面、丰富,史料可靠、可信,论述平实、公允,文字明白晓畅。二、吸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不断校正过去的偏颇,体现出与时共进的显著特点。三、继承了史论结合的修史系统,所作议论要言不繁,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4.
李长林1931年生于辽宁沈阳市。1954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分配到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曾任历史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是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富有成果的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世界古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发表史学论文近百篇,其中20余篇为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戏曲研究》、《中国近代史》全文复印转载;有些文章被《中国历史学年鉴》摘录、《世界历史》学术研究综述中评介。出版著作5部。2010年9月,他选编了发表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的论文70多篇,结集出版,共80万字,取名《采蜜集》,由岳麓书社刊印出版。文存有五个特征与亮点。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因其传世名著《历史》获“历史之父”的称号。在《历史》一书中。他认为神人是同性的。为此,相较以前神的地位在降低,而人的作用和地位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加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中出现了人本史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程民生《河南经济简史》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的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史学大省,河南的历史学科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河南省的优势学科。相对于河南在全国的历史地位而言,河南的本土历史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至今未有本土经济史方面的研究专著,实属一大缺憾。最近,全国宋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程民生教授所著的《河南经济简史》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由一九六一年在香港的八次演讲汇编而成的,言简意赅地论述了通史和文化史两个总题,以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六个分题。此书反映了钱穆先生三十年史学见解之精华,介绍了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本文结合该书的论述和观点,尝试从中国哲学、朝代体系和中国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历史研究坚持整体观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汤因比是20世纪英国史坛的史学大家。他的代表性著作《历史研究》共有12卷,历时40年完成,在历史学界影响颇大。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汤因比对历史的思辨,他提出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依旧具有现实意义。汤因比反思了以往史观的不足,受休谟因果观的启发,吸取了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念,借用文学意象的巧妙阐发,提出了“挑战与应战”学说。这种崭新的认识模式,对西方流行已久的二元对立史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是打开人类文明起源的管钥。同时汤因比的史学理论也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如工业化思维的理论矛盾、对历史文献重要性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19.
白云教授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是目前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专著。上编分析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基本形式、基本方法、基本对象、基本范畴、重要标尺、重要作用。下编探究了中国古代重要史家、史学家、史学批评家及《左传》、《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批评思想,上下编交相辉映,凸显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汤因比的史学思想极其复杂,其中最可贵的是蕴含在他明形态史观中强烈的入世进取意识,主要表现在:第一,富于时代使命感,第二,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追求史学理论方法的推陈出新,我们认为,入世进取应是历史研究必备的一种态度,这是《历史研究》提供给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