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质性研究等方法,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与执行实效,分析不足并提出发展策略。发展与执行实效:体育建设用地得到保障,投入大笔资金支持,出台助推发展政策文件,大力新建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向外扩充体育活动空间,着力盘活闲置体育场所。发展不足:中心城区发展规划不足,PPP模式运作不成熟,住宅小区场地设施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智能化发展规划,户外场地设施发展规划不完善,盘活现有资源的路径有限。发展策略:体育用地和经费支持向中心城区倾斜,推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明确小区场地设施发展目标,重视智能化建设,推进户外场地设施建设,盘活城市闲置体育场馆。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粤东地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其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研究得出:公民与公民的体育权利被忽视是导致粤东地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低的根源;公共参与和行政人员服务责任的缺失导致了公共体育服务决策与计划不够科学、职责履行力不够;公共利益与私利的混淆使公共体育服务追求的目标方向偏离;公共体育服务中关于"服务"与"掌舵"的认识不够以及二者的失衡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处于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的社会背景、内涵、特征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在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对策:提升对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战略意识的认识;转变体育发展模式,推动部门体育向城市体育、"争光"体育向生活方式体育的转型;为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障;加强基于社区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做大、做强、做优体育产业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探讨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了树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发展观、创新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驱动力机制、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促进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探讨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供给问题。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供给不充分、不合理是当前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供给长期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以及社区体育发展对空间需求相对滞后,共同导致了城市社区体育空间矛盾,成为新时代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困难所在。新时代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增量"保供给,优化"存量"调结构,强化"治理"维秩序,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的供给效率与品质。  相似文献   

6.
公共体育设施是建设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硬件,是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和促进公共体育交流的平台,更是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笔者在2010年对湖北省恩施城区最具代表性的大小27处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归纳了恩施城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特点及使用现状。研究指出:加强对恩施城区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为更好传承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施少数民族体育设施大众化规划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归纳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选址与布局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如何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进行选址与布局。选取上海市杨浦区为典型案例,证实优化原则的客观性,并探讨杨浦区在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选址与布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主要受可达性、城市人口分布、不同群体的需求、城市总体规划4个因素影响;优化当前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应主要贯彻层次性、便捷性、高效性、公平性及动态性5个原则;杨浦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布局存在服务等级不健全,基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内容不合理,与居住空间结构不协调等问题,建议通过上述原则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考察区域,通过Arc GIS10. 2分析发现一些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城区体育空间呈偏态分布、有效的青少年体育空间不足、体育空间服务范围不足、边缘城区体育空间与青少年生活空间耦合性较差等。基于此,建议增强居住小区级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优化居住区级体育空间布局、购买商业体育空间和构建青少年体育空间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与调查法,阐述了公共体育空间对全民健身的意义;分析了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城镇化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对公共体育空间的压缩以及城镇化中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现象;从物质空间与文化环境两个层面系统论述了珠三角城镇化中公共体育空间的重构;珠三角绿道公共体育空间一体化建设,对全民健身的意义重大;绿道体育空间已经成为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幸福广东"、"和谐广东"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空间资源不足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困境之一,党的“十八大”对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提出了新要求。空间不足与功能拓展必然导致城市空间 集约化利用,城市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需求扩张对城市空间集约化利用提出要求。面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盲目建设的现实状 况,以问题为导向,从城市空间集约化利用的角度,探讨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协调发展模式,为新一轮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实践提供参考。研究 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级划分不健全,基层设施建设不力,功能设置单一,缺乏需求向导,与其他类型城市 空间整合不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增量与合理布局相结合,等级设置与城市实际相结合,需求向导与功能可变相结合,同质兼容与 互惠共赢相结合的我国现阶段公共体育空间集约化发展模式。通过与城市中的学校、公园绿地、文化设施、楼宇建筑、道路、山水和广场等空间形态 相结合,可以大幅增加城市现有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空间集约化发展模式,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希望能够在即将到 来的规划建设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理想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等级体系、服务半径、选址布局、数量规模的研究,主要解决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应该怎么样”的问题.研究表明,构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理想模式应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总体原则,具体应做到:根据行政区和城镇体系,合理划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等级体系;根据各级体育空间的可达性,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根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根据各区域人口数量(及密度)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确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及规模.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主要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对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可达性和等时圈分析,总结当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方案。研究得出: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结构单一,配置水平不高,无法较好地满足群众体育锻炼需求;杭州市中心城区基本实现“10min健身圈”全覆盖,但城区周边可达性较差,是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优化的重点区域。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规划导向、贴近需求、提升管理和智能化转型方面为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助力浙江体育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方法,对上海建设体育中心城市中的场馆建设模式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国际上建设体育中心城市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体育场馆。上海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要做到:新场馆大型化、多功能化;大型体育场馆应优先建造在老工业城区、边缘城区、大学城或大学园区内;大型体育场馆要考虑满足大众的多方面需求,方便市民就近利用;预先提出后续利用的具体项目;合理核算赛后维护管理费用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以重庆主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作为案例分析样本,探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人口集中度之间的协整性。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优化问题,城市主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较为集中,缺乏合理规划,与人口集中指数存在明显的非稳定性和不协整性(单整介数分别为1和2),未来应在加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空间结构、体育事业资金投入方向、社会体育指导员空间布局等方面做出努力,这也是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共享"理念的基本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营造出高效便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从而实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以现状调研为手段,从物理设施分布及市民活动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优势和不足。其次,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空间层面,提出了涵盖运动空间(Sport-space)、生态友好(Ecology-friendly)、资源集约(Resource-intensive)3个要素的SER理论。最后,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6.
“点—轴系统”理论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经济地理学的"点—轴系统"理论,分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的本质诉求。认为:构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点—轴系统"理论模式的关键是选择与确定"发展轴",将城市内以交通线为主的基础设施束与之相对应的各级体育中心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在区域范畴形成最佳的空间结构,获得区位空间的最佳发展。同时,依据"点—轴系统"理论,结合大连市的建设布局情况提出建议:在不同等级的发展轴上合理布局市级与片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中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城市生活所产生的社会病态现象和社会转型触发人们对城市民间体育文化需求问题,借助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城市民间体育文化传统价值在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及发挥路径。提出城市民间体育"天人合一"和"以民为本"的传统文化价值是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的基础,为更好地推动城市民间体育文化发展,城市民间体育文化应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社会组织力量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构建互动共生的工作环境中,推动城市民间体育社会组织与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其他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建,促使城市民间体育文化由"自发散乱"向"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责任主体,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满足青少年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应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做大、做强学校体育,打造"阳光体育运动"品牌,为青少年搭建网络式、信息化健身平台,提供便捷的体育参与及全程跟踪式的健身评价,不断完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对江门市政府购买元宝山体育公园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门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提升了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地方财政成本,为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存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程序不够规范,服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购买预算信息不够公开等问题。江门市政府应加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建设;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拓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公共治理是后工业时代从"政府中心"向"公民中心"转变的公民治理理论,它的基础是政府、市场以及公民和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体育治理包括体育事务本身的治理和把体育作为手段的公共治理。身体的功利性、体育运动的外显性和艺术性等体育治理的特质彰显了体育参与公共治理的人文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