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分析了亲历的和同事的成败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主管支持的调节作用。问卷调查研究发现:①成败经历通过创造力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其中成功经历的影响是积极的,失败经历的影响是消极的;②主管支持对成功经历或失败经历与创造力效能感的关系都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在高水平主管支持情形下,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对创造力效能感的影响都相对较弱;③在高水平主管支持情形下,由于主管支持对“成败经历→创造力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通过创造力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也相对较弱;④主管支持缓和了失败经历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总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分析了研发成败经历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主管支持的调节作用。以248名研发人员为对象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成败经历通过创造力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其中成功经历的影响是积极的,失败经历的影响是消极的;2)主管支持对成功经历或失败经历与创造力效能感的关系都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在高水平主管支持情形下,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通过创造力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相对较弱;3)主管支持缓和了失败经历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总效应)。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2):126-129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组织创新氛围、个人—组织匹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人—组织匹配不仅正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氛围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结构紧张理论,运用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法,对专利密集型企业357位知识型员工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感、创新自我效能对越轨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在资质过剩感与越轨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感知正向调节资质过剩感与创新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创新自我效能在资质过剩感与越轨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诱发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前提与边界条件,可为专利密集型企业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辨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探讨工程创新需求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25家单位的82个项目组进行问卷调查法调研,共获得68份来自主管、305份来自员工的有效配对样本数据,采用HLM、Amos和SPSS进行跨层次的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工程创新需求对个体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工程创新需求和个体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显著正向调节创新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在高质量组织创新氛围中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强,在低质量组织创新氛围中该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6.
以8 2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索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验证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影响关系中的作用,揭示大学生创新行为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均对大学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创新支持感知、认知灵活性与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推动大学生创新行为发展,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支持感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发展;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王璇 《软科学》2012,(3):105-109
以120个研发团队为样本,检验了团队创新氛围与团队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团队创新氛围对于团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效应。内在动机、团队效能感在团队创新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阎亮  张治河 《科研管理》2017,38(9):97-105
本文以调查问卷方法对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间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280份有效员工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在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绩效薪酬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组织支持感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情感承诺与创新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为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为组织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9.
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回答"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问题的新视角。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创新自我效能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引入了成就动机与工作卷入两个变量,构建了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利用478份有效问卷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设模型,结果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不仅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直接影响,还通过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这是中国情景下的开拓性研究,揭开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这一"黑箱"。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升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研发项目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协调性胜任力和创新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知识能力下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并能够在协调性胜任力影响创新行为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知识能力对创新效能感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研发项目群人员学历水平和工作年限越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大,创新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也越强。本文深化了创新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理论研究,并对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红全 《科技广场》2007,(12):149-151
随着创新社会的确立,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创新文化是孕育创新活动的丰腴土壤,我们应改造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使之更加适合于创新。现代大学应该保持创新的品质,对创新文化的孕育和创新社会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意资讯     
无线音乐抢先试水3G 内地音乐业务首度为3G 网络提供服务。深企 A8音乐集团日前宣布与香港最大的3G 服务运营商——3香港携手打造3G 多媒体网络平台。在 TD-SCDMA 网络即将在多个城市开展试运行前夕,A8音乐集团此举被业内人士视为内地音乐市场迎接3G 时代的"热身"之举。业内人士分析,内地原创音乐开  相似文献   

13.
14.
钱鹏 《情报科学》2006,24(8):1141-1144
通过对情报服务中认知情报学和用户主体情报学的分析,本文尝试建立创造性情报的模式p:c(i,q),这个模式中,情报工作人员(c)以创造力为核心、用户需求(q)为导向,利用可获取的信息(i),获得彰显自身价值的情报活动结果(p)。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坚持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正在出现由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向创建创新型国家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哲学基础,实现了由重视创新客体的建设向创新主客体综合发展的转变,明确了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兴,则国家兴。其中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一、创新对文化的需求1、文化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一切都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任何创新成果的获得,都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与自己的劳动实践得到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类文化在实践中的再现与提高。文化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狼孩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一个小孩一生下来就一直与狼群在一起,那它就只能是“嗥嗥”嚎叫与生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基于创意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创意产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然而创意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瓶颈因素,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制定适合的创意人才培养措施是发展我国创意产业的关键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一、创意经济时代悄然临近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之后,一个新的时代正悄然临近,即创意经济时代。1980年以来,虽然服务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创意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有着超越服务经济的趋势。以美国为例,1900年,创意工作人员仅占全美国劳动力的10%,1980年为20%。而进入21世纪以来,创意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全美国劳动力的30%。当前,创意部门创造的财富占全美国的47%,而工业只占23%,服务业占30%。  相似文献   

19.
创意经济是经济增长方式向生态型经济、循环型经济过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日见富裕,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人才是创意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笔者在对创意人才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