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俗唱法与美声、民族唱法在发声方法、声音要求上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的侧重与模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将来,通俗唱法也会得到更多更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三种歌曲演唱方法的特色及其局限性,提出三种唱法融合的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每隔两年的春夏之交,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一次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到上一届为止,已分为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四种唱法。早在上一届之前还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到上一届就不分了。中央以下很多地方的声乐比赛也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来设立奖项。现在要论述的是:如何将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来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歌唱艺术的殿堂里,存在着三种唱法,既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而在音乐的表现中离不开音乐表演,更好地了解音乐表演在传统唱法与当今流行唱法中的区别与联系,是使每个声乐教育者和爱好者能更好的拓展音乐的又一个腾飞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我国声乐的唱法基本有三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通俗唱法。这三种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赏群体。  相似文献   

6.
每隔两年的春夏之交,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一次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到上一届为止,已分为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四种唱法。早在上一届之前还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到上一届就不分了。中央以下很多地方的声乐比赛也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来设立奖项。现在要论述的是:如何将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来结合。  相似文献   

7.
封伟为 《科教文汇》2008,(14):122-122
廖昌永新专辑翻唱流行歌曲这一事件引起了文艺界的广大关注。我认为他是想打破大家认为美声只能唱西洋歌曲的看法,他的这一举动证明了一件事情——关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是有很大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尹兵 《科教文汇》2008,(11):204-204
音乐是善于表达年轻的艺术。声乐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唯一支持运用语言和表示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是一月与情感表达最完美的方式之一无论哪种唱法,在表达情感方面也都是如此。本文通过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发声特点的描述,来概括这三种唱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出应冲出三种唱法的禁锢,掌握科学发声原理,借鉴西方音乐的经验,建构一个新型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9.
尹兵 《科教文汇》2008,(31):204-204
音乐是善于表达年轻的艺术。声乐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唯一支持运用语言和表示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是一月与情感表达最完美的方式之一无论哪种唱法,在表达情感方面也都是如此。本文通过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发声特点的描述,来概括这三种唱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出应冲出三种唱法的禁锢,掌握科学发声原理,借鉴西方音乐的经验,建构一个新型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0.
廖昌永新专辑翻唱流行歌曲这一事件引起了文艺界的广大关注。我认为他是想打破大家认为美声只能唱西洋歌曲的看法,他的这一举动证明了一件事情——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是有很大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作为人们音乐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其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荧屏、网络各种音乐舞台上都有流行歌手的身影。流行唱法以其大众性、时尚性、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广泛青睐。但是,我国的流行唱法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音乐人必须更深地了解研究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才能使得我国流行演唱更快、更好地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本文从流行唱法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流行唱法具备大众性的传播、个性化的演唱、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合、独特的风格韵味这几个有别于其他唱法的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浅谈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兰 《科教文汇》2010,(13):143-144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作为人们音乐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其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荧屏、网络各种音乐舞台上都有流行歌手的身影。流行唱法以其大众性、时尚性、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广泛青睐。但是,我国的流行唱法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音乐人必须更深地了解研究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才能使得我国流行演唱更快、更好地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本文从流行唱法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流行唱法具备大众性的传播、个性化的演唱、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合、独特的风格韵味这几个有别于其他唱法的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周金刚 《科教文汇》2008,(28):211-212
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唱法方面有一些共同规律,同时也各自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鲜明的风格特征。本文简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历史沿革,两种唱法技术上的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更好地把两种唱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美声科学的唱法。  相似文献   

14.
人们利用和调配人体发音器官的各个功能.使之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旋律.称之为歌唱。歌唱作为一门学科,称之为声乐。声乐的“土”“洋”唱法是相对而言的。所谓的“土”唱法即民族唱法,“洋”唱法指美声唱法.我国又称之为西洋唱法。  相似文献   

15.
万莉 《科教文汇》2010,(10):130-130,171
民族声乐教学中实现审美价值的多元化,促使多种教学途径的并存,不是提倡削弱现在学院派教学途径发展趋势,而是要在继续发展学院派唱法的同时,大力促进传统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声乐教学中实现审美价值的多元化,促使多种教学途径的并存,不是提倡削弱现在学院派教学途径发展趋势,而是要在继续发展学院派唱法的同时,大力促进传统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保持低喉位这一声乐理论源于西洋唱法,结合我国民族语言的特点,保持低喉位唱,这样使我国民族唱法的声音更漂亮、更完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的起源与发展,现代音乐家对民族唱法的不同认识以及作者在民族唱法教学上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唱腔艺术以民族性、科学性的一面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本文就"千人一声"、"中国唱法"、"原生态唱法"等现象的出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民族唱法的共鸣腔体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探索和研究,每个时代的歌唱家和歌唱研究者们不停的探索,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歌演唱方式的同时,又不断学习西方美声唱法共鸣腔体的运用方式,使民族唱法共鸣腔体的运用越来越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