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档案》1998,(4):41
三毛导语:学电脑,是为了用电脑;用电脑,就得有电脑;有电脑,还得有人会用.然而,人才从哪儿来,电脑从哪儿来? 买电脑要有钱,学电脑也要有钱,钱从哪儿来?  相似文献   

2.
培养具有经济意识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对企业来说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当你的员工知道了钱从哪儿来又花到哪儿去,他们可以更好的看到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老张的茶馆     
《大观周刊》2010,(36):2-3
古朴却不典雅 在一张不知从哪儿弄来的破旧茶台后 不修边幅的老张的脸总隐没在一张藤椅里 没人知道他的年龄 分不清岁月的平静成了他的脸  相似文献   

4.
面对酒宴     
干新闻,当记者,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走到哪儿吃到哪儿。饭要吃,酒要喝,这也没什么,只要不白吃白喝。可就怕面对酒宴,好酒好菜,满满一桌,记者一人,陪客一群,叫记者实在为难,吃也为难,不吃也为难。这是记者常遇见的场面。凡是这种场面,不用过问,一般是可以白吃不掏钱的。如果你想拂袖而去,来个“罢宴”,那么,请你考虑考虑后果,还想不想在此地继续采访。要知  相似文献   

5.
走进法学 "我就是法学界一'拣漏儿'的.我不拣也会有张涛李涛来做这事.田涛不可复制.与天为邻." 这都哪儿挨哪儿啊?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11):I0001-I0001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将阅读与安静、沉思、稳重等表示相对静止的词汇关联,而今天却硬是在前面加上了“移动”一词,让人类真正实现了“想在哪儿读就在哪儿读”的梦想。如果说以往的阅读代表着尊贵和优雅,那么今天的阅读则更加随性和平民化,如果以往的阅读是皇族的附庸风雅或者少数智者的深谋远虑,那么今天的阅读更像百姓的一日三餐,信手拈来。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0,(18):1-1
有天参加报社的下稿会,听到一位编辑说,半年多来,他所在的报纸头版没登过一条舆论监督稿件。惊诧之余,想想地方媒体的现状,发现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多元化权益博弈越来越直接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力量跑哪儿去了?是不能亮剑,或是亮不出剑来,还是不愿亮剑?  相似文献   

8.
湖北新闻界的同志告诉我,《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是一个有胆略的记者。真没想到,我见到的他,竟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年轻人。“王楚同志,你写的那几篇敞开武汉三镇大门的报道,我们都看了,想请你谈谈采访经过,比如……”没等我的话说完,他咯咯地笑了:“我还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初次见面,王楚这么一说,气氛也就宽松了许多。三十出头的年纪,一米七○的个儿,还有那一张带着浓重湖北口音爱说笑话的嘴,谈起什么来,没有顾  相似文献   

9.
把我搁哪儿都挺好记:你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拿了三个奖项,有何感想?金:拿金鸡奖当然很激动了。我觉得当时没有一部影片可以和这个奖项的真正含金量来对等。我个人是蛮看中金鸡奖  相似文献   

10.
张雪青 《视听纵横》2004,(3):117-118
面对电视、报纸、互联网的挑战,地方广播的优势体现在哪儿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12.
1968年9月,阴通三毕业后来到太原。分配办的人看来是老生常谈了:“城里没地方,近郊也没有。远郊只有曲阳、娄烦、古交要人。”小伙子笑了笑:“哪儿也行。哪儿需要我就去哪儿。”那人瞅了他好半天。大概是还没有碰到这么容易分配的大学生吧。在古交区文教办公室,接待的人对他说:“区里也不要人,只有乡下的学校里要。”小伙子一边擦汗,一边微微笑着:“哪儿也行。”于是,他沿着一道干河沟步行十多公里,到了后潮。一所新办的七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喜欢创造标语,于广告而言,最绝的就是广泛张贴于各大商场的“顾客就是上帝”。最近,医务科不知道从哪儿来了灵感,也出台了相应的一条标语,而且把它大张旗鼓地发到了各个科室,白底中用醒目的蓝色标着六个  相似文献   

14.
“豹尾”种种新闻评论的结尾,通常用来概括全面,表明结论。但,也不一定。前面已经谈到,可以把结论放在头里,它已经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开门见山的方法;也可以在正论部分通过论证把结论告诉读者,特别是一些篇幅较短的评论,论点清晰,论证有力,无需另装一条尾巴,再来重复全文的主要内容。但是,这并不是说新闻评论的结尾无足轻重,可以随心所欲,写到哪儿就结到哪儿。历代评论家都反对“多余的尾巴”,也反对草草搁笔,他们都很精心地设计评论的结尾。古人主张文章要有“豹尾”。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读者打开一张报纸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是先浏览一下所有的标题。这意味着一般读者都是通过对标题的品味来确定哪儿篇文章可读、哪几篇文章自己最感兴趣。因此,一篇新闻是否被读者所关注,在一定意义上说,标题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绿白相间的垃圾桶上,挂着一只红色的女式坡跟短靴。垃圾桶里面,五个孩子,头朝北,脚朝南,并排躺着,没了呼吸。6度的低温,寒冷的冬夜,狭窄的垃圾箱,他们从哪儿来,家人在哪儿,为什么会在街头流浪2012年这个冬天对于陶冲等5个毕节的孩子来讲,是冰冷的。11月16日,5名男孩被发现死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街头垃圾箱内。事发路段位于环东路人行道,距离流仓桥街道办事处步行约需1分钟。事件一出,舆论哗然。当地警方在随后公布的调查中称,5名死亡儿童分别是陶中井(男、12岁)、陶中红(男、11岁),  相似文献   

17.
易方  王婕 《新闻战线》2012,(4):55-58
两会现场,活跃着中央电视台一个流动的评论"演播室"——哪儿有热点,就在哪儿评,一天两次,及时准确。这样精干的评论团队,令人刮目,而背着小白板上会,更是别出心裁。白板上,关键词展示着现象背后的深奥逻辑,更展现出电视评论人探索电视化表达方式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8.
其实孔子和释迦牟尼的讲学也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想要分享知识,哪儿都是杏坛;只要我们想要学习,哪儿都是鹿野苑  相似文献   

19.
西方报业“发行螺旋”的理论激发了人们对报纸发行无穷的想像和冲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一张报纸生存的关键因素是广告,而广告主看重的是一张报纸所承载的信息必须到达受众以及产生的于己有利的传播效果,而传播效能要通过报纸的读者拥有量来体现,而报纸的读者拥有量又从哪儿来呢?是报纸发行。可以这样说,一张报纸的采编质量再高,如果不通过发行这  相似文献   

20.
正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走到人生边上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