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系列试验研究了海杧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影响因素。赤霉素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试验,4因素2水平正交设计试验及种皮不同颜色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自然萌发率明显高于红绿色种皮的种子,相同发芽率的平均发芽时间则明显低于红绿色种子;赤霉素(GA3)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水杨酸(SA)处理及对照组的种子发芽率,且赤霉素的最佳浸泡时间和浓度分别为24h,40mg/L和60mg/L;处理组合2(A1B1C2D2)的发芽率最高,均值为70%,同时平均萌发时间最短;海杧果种子休眠期明显,出苗整齐性差,自然状态下持续萌发时间可达5、6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预混合饲料中25-羟基维生素D_3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Thermo AQUASIL-C_(18)(150 mm×3.0 mm,3μm),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柱温30℃,进样量50μL,检测波长264 nm。25-羟基维生素D_3在0.05μg/mL~2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2 mg/kg,定量限为1 mg/k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83.3%~97.1%之间,R SD在0.4%~2.0%之间。结论:本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复合预混合饲料中25-羟基维生素D_3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2)
研究了改性粉煤灰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灰水比、接触时间、改性粉煤灰用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经500℃热改性和硫酸铝混合改性的方法处理含矿物油废水时,在加入Al2(SO4)3溶液8m L、搅拌时间2min、加灰25g的条件下,含油废水经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后,出水含油量由300mg/L降至3.3mg/L,除油率为96%,达到国家含油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25-羟基维生素D_3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ODSC18色谱柱(100mm×3.0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梯度洗脱,进样量为50μL,检测波长为264 nm。结果:25-羟基维生素D_3在0.05μg/mL~2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2 mg/kg,定量限为1 mg/kg。平均回收率为87.9%~94.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2.2%(n=5)。结论:本法用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25-羟基维生素D_3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每公顷产3万~3.75万千克,优质果达到80%以上;一年可熟3次果,笑傲于38℃的高温下,独立于-13℃的寒冬中;按4~20元/千克计算,每公顷收入18万~300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打破铃铛子种子的休眠以探索铃铛子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该研究对铃铛子种子进行低温处理、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低温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浸泡、磨破种皮、营养液培养、40 k Hz超声波处理等6种处理后进行萌发实验,同时以不作任何处理用蒸馏水培养的萌发方式作为对照,检测不同条件下的铃铛子种子萌发指数。结果发现:低温处理、磨破种皮和MS营养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并没有显著提高,即三种方法对铃铛子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40 k Hz超声波处理10min后种子各项萌发指数均为零,因此不宜用此法处理铃铛子种子;而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后明显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低温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溶液浸种虽然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但与仅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采用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促进铃铛子种子萌发的方法最为合理。该次实验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种能有效促进铃铛子种子的萌发,为铃铛子栽培生产和扩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某卷烟厂采用生物氧化结合气浮法处理卷烟生产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在进水COD为300~1500mg/L、SS为100~600mg/L、BOD5为100~900mg/L、NH3-N为10~20mg/L、水温为20~30℃时,出水COD〈70mg/L、BOD5〈20mg/L、SS〈30mg/L、NH3-N〈3mg/L,完全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用5种覆土厚度和3种控湿方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棚间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试验,总结出适合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棚间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培养基采用当地野草50%、玉米芯25%、木腐菌菌糠15%、麦麸5%、豆粕4%、白灰1%,采用人工促进栽培料增温发酵法。设置宽度70cm,厚度30cm~35cm梯形畦床,覆土厚度1.5cm,行距10cm,株距2cm~3cm,品字形播种,平均播种量2.2kg/m~2,以及使用遮阳网覆盖,棚间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85%~90%的棚间管理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柴达木地区枸杞嫩枝扦插育苗过程中不同生长激素处理、不同温度处理、不同空气湿度处理、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和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激素IBA750mg/L处理的效果最好,育苗基质选择流动沙丘处堆积的细沙,适宜的温度(25℃~30℃),适宜的湿度(90%~95%),采取双层遮阴网,自然透光率保持在60%~65%。温度和湿度利用微喷灌装置进行调控,采取高压雾化喷头微喷灌装置,阴雨天不喷水,晴天10:00开始,每隔1h喷水一次,10s/次,16:00结束水分管理模式下,成活率可达97.16%。  相似文献   

10.
所谓观赏瓜是指某些具有幽雅美丽的株态、奇特诱人的外形、绚丽多彩的色泽,能够充当景致冲击人们的视觉,体现出较强的观赏价值的一类蔬菜花卉。选用20个观赏南瓜品种,研究了其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方法与指标。在实验室内按处理温度不同分成两组:一个试验组低温(15±0.5)℃,一个对照组室温(25±0.5)℃,每组20个品种各50粒。试验期为17天。试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低温条件下胚根相对伸长率和发芽率可反映品种间的耐低温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苯酚降解菌株FY-6的初步鉴定及苯酚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敏  方序 《科技通报》2009,25(4):441-444
苯酚降解菌株FY-6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对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苯酚浓度培养基中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Y-6菌株能在无机盐培养基中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并同时对苯甲酸和萘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在温度为25~40℃、pH6~9和苯酚浓度400~1400 mg/L范围内,FY-6菌株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效率均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初步认定该菌株能适应较广泛的环境条件,并对苯酚浓度具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特性,利用分离得到的短刺小克银汉霉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进行了脱色研究.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能在3h内使刚果红脱色率达到96%以上. 在通气脱色体系中研究了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不同pH值、脱色温度、摇床转速、盐度等条件下对刚果红脱色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温度为33℃,pH6.5,摇床转速120r/min的条件下对刚果红具有最大脱色率,染料溶液中盐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在刚果红50~2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对刚果红吸附脱色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 菌丝球对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 等温方程模型表达,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菌丝球对染料的吸附行为(R2>0.999).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用预曝气+缺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A/BCO)处理食品废水工程实例。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接种,水温20~25℃的条件下,培养驯化一个月左右。COD、SS、BOD5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94%、94%和78%,出水可达一级排放标准,过滤消毒后的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4.
黄岛平  徐慧  蒋艳芳 《大众科技》2011,(10):184-185,19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C18色谱柱,PDA紫外检测器,以甲醇-0.1%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的条件下。同时测定吲哚乙酸、脱落酸赤霉素玉米素4种激素,各峰的分离效果理想,10min内完成了测定。玉米素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3.6%,赤霉素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2.6%,吲哚乙酸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8%,脱落酸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3.3%。  相似文献   

15.
吕斯思  陈有亮  金鸟君 《科技通报》2012,(1):122-128,132
为了探求软质干酪的最佳酶凝乳工艺,采用L9(34)和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皱胃酶、木瓜酶、米黑毛霉酶三种单酶的最佳工艺以及复配酶最佳工艺,确定了皱胃酶添加量0.0125%,凝乳温度32℃,时间45 min;木瓜酶添加量0.01%,凝乳温度33℃,时间35min;米黑毛霉酶添加量0.0035%,凝乳温度32℃,时间40 min;复配酶最佳工艺参数为皱胃酶用量0.004%,木瓜酶用量0.006%,米黑毛霉酶用量0.0023%,温度32℃,凝乳时间30 min。结果表明,单酶复配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优化干酪酶凝乳工艺。  相似文献   

16.
脱水苦瓜护绿和着色方法的研究和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苦瓜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护绿、着色方法及其效果,确定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0.5cm厚苦瓜片,经0.20mol/L的Na2CO3浸泡1min后,于85-90℃水中烫漂2.5 min,充分快速冷却后,浸泡于200mg/L的ZnAc O.3?Cl2 800mg/L EDTA护绿液中或置于200mg/L的叶绿素铜钠盐溶液中,液压处理10-20min,沥干后先天85℃烘2h,再于50℃烘3h,成品色泽理想,同时对叶绿素铜钠着色和护绿的色泽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利用SBR亚硝化处理化肥厂实际废水,研究其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pH、溶解氧、进水氨氮负荷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并确定亚硝化处理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pH过低会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过高则不利于反硝化菌反硝化过程TN的去除;当pH值控制在8.0左右时,亚硝化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出水TN浓度控制较好。当DO浓度为0.2~0.3 mg/L时,亚硝化反应继续进行,但NH4+-N亚硝化反应速率较慢;当DO浓度为1.5~2.8 mg/l时,无法实现系统中亚硝化的运行,硝化作用成为主要反应。高氨氮负荷进水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但对出水氨氮去除效果不佳。较高的温度有利于亚硝化反应进行。当t=35℃,初始pH控制在7.8~8.2,DO控制在0.5~0.6mg/L,进水浓度NH4+-N为100mg/L时,SBR亚硝化操作过程为最佳,此时亚硝化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吴静  王海燕 《大众科技》2014,(9):195-197
目的:建立苦参总碱中三氯甲烷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顶空进样法。以DB-WAX(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起始温度为60℃,维持6分钟,再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180℃,维持5min;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各个峰的分离效果好,三氯甲烷浓度在12.2~1217.6 u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8),平均回收率为98.16%。结果与结论:采用本法分离度较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苦参总碱中三氯甲烷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以不同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可使分解率提高3%左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D可使分解率提高2%~8%左右。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E添加量为140mg/L时,分解率可提高5%左右;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添加量为3.57mg/L时,分解率提高18%左右。  相似文献   

20.
孙永强  陈建孟  宋爽 《科技通报》2007,23(5):751-754
以旋流板塔为主设备,采用二级还原碱液吸收法处理某化工厂含氮氧化物废气(4500 m3/h),在液气比3.6 L/m3条件下,治理后排放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从初始的791 mg/m3降至96 mg/m3,平均排放速率从3.37 kg/h削减至0.41 kg/h,平均去除效率达到8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