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分类情况,建立了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资源个体价值评价模型和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一综合分析法,即对资源个体价值和资源的外部开发条件进行了先分步后综合的评价;建立了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因子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拟定了资源个体价值评价计算公式、外部开发条件评价计算公式和综合分值的计算公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严谨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理论界以及政府部门的经济和价值观念中,或者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环境、资源)没有价值,或者认为不能交易的东西(阳光、空气、蓝天)没有价值,导致了对自然旅游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的开发和浪费使用。鉴于上述现象,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探析。这里以自然旅游资源价值形成的理论为基础,剖析自然旅游资源价值的特点、构成,建立了价值的计量模型,以便把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纳入旅游开发的成本——收益分析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乡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和类型的分析、评价和研究,探讨新乡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介绍林州市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林州市旅游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开发条件和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从而对林州市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与布局方案作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旅游区资源的系统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评价是把握区域旅游开发方向和空间布局的基础。本文依据呼和浩特旅游开发实际,系统地提出了资源评价的原则,建立了评价系统:1.旅游吸引向性12。旅游开发潜力级;3.旅游开发限制型。对区内59处旅游点进行实证评价,旅游吸引向性、旅游开发限制型依据定性分析直接给出;旅游开发潜力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及模糊数学方法定量计算。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具有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资源基础,但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的限制较大,整体开发价值受到影响。结合旅游市场势态和全国旅游地域分工,呼和浩特旅游区应以体现民族与地区特色的草原民族风情为资源开发方向,以观光旅游和娱乐旅游为主,辅以开发召庙文化和民俗旅游等专题旅游内容。  相似文献   

6.
泰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顺要振兴地方经济,必须重视对旅游业的开发,应根据其旅游资源特色,立足于现状,实行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战略;构建廊桥寻梦之旅、氡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畲族民俗风情游等旅游精品;并就泰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亟需加强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来宾市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宾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但存在旅游资源开发落后,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对来宾市旅游资源状况评价,分析其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开发现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旅游项目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而旅游项目设计必须以旅游建立对旅游资源的充分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这就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评价.虽然长期以来在规划中也是这么运用,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确旅游项目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关系,项目设计的方法研究也较少有研究.文中从旅游项目入手,明确了旅游项目设计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关系,并建立了为旅游项目服务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体系,同时初步探讨了基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基础上的旅游项目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老旅游资源开发性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五大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及与之配套的5+1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燕存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5):71-73,80
文章借助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经过创新开发是可以实现周期循环的观点,即旅游资源是可以创新的。文中驳斥了“旅游资源周期的有限生命论”的悲观观点;指出人造旅游资源并不是旅游资源创新开发的唯一途径。最后,文章提出了旅游资源创新开发的两种具体方式: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红色旅游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并未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标准也不适宜。红色旅游资源分为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墓碑(群)/烈士陵园、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及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类,其价值由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经济价值和资源的保护情况、资源丰度与几率及组合状况等五个要素构成。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确定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赋分标准并对其进行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12.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的分析,从创造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环境、加强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构建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利用体育旅游促销组合策略、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策略五个方面提出开发策略,以提升体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3.
从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河北旅游经济发展背景以及河北旅游资源整合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提出河北省旅游资源整合应更新观念,加大支持,加强合作,树立品牌。  相似文献   

14.
民俗旅游是时下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产品是当前最具有垄断性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之一。汝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其开发状况不尽人意。笔者从汝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色入手,分析了汝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开发长泰旅游资源推进海西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泰位于厦门、泉州、漳州的结合部,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泰旅游的开发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举足轻重,目前正遇上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了长泰县的旅游资源状况、整体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长寨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郑有着全国最早的枣种植历史和丰富的枣文化旅游资源,但新郑枣文化旅游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枣文化旅游形象不鲜明、枣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塑造鲜明的红枣旅游形象、深度开发枣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建设特色旅游专项设施、完善枣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等是实现新郑枣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宁西铁路的建成通车为其沿线地带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即把沿宁西铁路的两边地带的旅游资源重新组合建设成为旅游走廊。建设宁西铁路旅游走廊对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具有互补的作用和更进一步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整体模式和分段模式的建设,从而联合塑造旅游产品形象,共同修建旅游基础设施,一起开拓旅游市场,保护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河南省地图轮廓形状酷似“母乳”的独特性,及其特有的黄河母亲河文化内涵,探讨其旅游形象建设,认为河南省应建设“文化母乳圣地——中国故园”的旅游形象,并围绕该形象,进一步研究了相应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而且有适合开展游泳、悬崖跳水、滑翔、攀岩、登山等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资源.采用SWOT分析方法,可以看出冠豸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存在季节性变化与资金滞后等劣势.冠豸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做好产品优化、资金引进、品牌打造、资源整合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