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顾名思义,系指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当然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外,如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栓塞、主动脉粥样病变及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也会造成心肌缺血,但这些病因比较少见,本文所讨论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纠正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纠正血脂异常的原则是首先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TLC)改变,其次是消除恶化因素,最后再考虑药物或其他治疗。当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不足以纠正血脂异常,可开始使用降血脂药。一般来说,首先选用一种降脂药,常可以改变患者的多项血脂指标,对于某些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应用降脂药物以实现全面调节血脂异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多排螺旋CT(MS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2例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MSCT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2例423支血管同时经MSCT和CAG成像。MSCT发现157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LAD 79支,LCX 22支,LM 10支,RCA 40支,桥支6支。CAG检查发现149支冠状动脉狭窄,LAD73支,LCX24支,LM 8支,RCA 36支,桥支8支。MSCT与CAG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138支,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在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基础上,MS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的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和提出管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26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在吸烟(>20支)(24.32%)、高血压(72.97%)、糖尿病血(35.14%)、血尿酸(410.89±80.11)μmol/L、血清总胆红素(11.45±3.98)μmol/L、直径长度(31.09±3.32)mm、直径(2.88±0.28)mm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现再狭窄危险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找出此类情况出现的原因和采用相应的管理以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心绞痛,是冠心病几种类型中的一种。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突然发生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及时救治可缓解病情,转危为安。由于此类病人发病急骤、危险性大,宜先行家庭救治。心绞痛的发生,主要因供给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有了病变,使管腔变窄、血液通过置减少、缺氧而引起的心肌细胞的代谢障碍所致。病人往往因劳累、激动、吸烟、受寒、饱食等而发病。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左肩  相似文献   

6.
<正>隐性冠心病是一种无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却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亦称无症状性冠心病。该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在猝死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份是属于隐性冠心病患者。由于这些人平时一般无  相似文献   

7.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发脾气和表达负面情绪是长期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可增寿两年,而那些抑制负面情绪的人容易患高血压以及一系列其他疾病,比如冠状动脉心脏病、癌症以及肾脏损害等。研究人  相似文献   

8.
康尔健 《金秋科苑》2008,(1):101-101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慢性肺、胸疾病引发的心脏病,在心脏病的发病率中仅次于冠心病。肺心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60岁以上者占70%,他们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容易受凉感冒。受凉感冒可引起肺心病的急性发作,使肺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说肺心病人夏季易过,冬季难熬。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慢性肺、胸疾病引发的心脏病,在心脏病的发病率中仅次于冠心病。肺心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60岁以上者占70%,他们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容易受凉感冒。受凉感  相似文献   

10.
华岩 《今日科苑》2007,(5):119-119
冠心病是由于人体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影响冠状动脉循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中老年人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这些  相似文献   

11.
正流言:通过耳垂皱褶能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真相:耳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无软骨,也无韧带,其血液供应源自耳后动脉及颞浅动脉耳前支,局部缺血可能会导致耳垂皮肤的收缩而形成皱褶。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冠心病无必然联系。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最终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而言之,就是心脏的供血血管因为变狭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脂血症又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高效无毒的降血脂药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主要降血脂药物成分和功效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必备良药。当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冠心病病人只要迅速服下此药,就能马上缓解症状。可是,如果病发时,病人找不到急救药瓶,或者外出时忘记随身携带药瓶,不能马上服药,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丧命。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为此,我发明了颈挂式心脏病急救药瓶。根据速效救心丸药瓶的形状,我先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总结了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完成的290例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重点总结分析了术前心理护理、各种特殊药物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心电监测、有创压力系统的建立、特殊药物应用及配合应急处理以及术后护理观察要点等。由于医护密切配合,所有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未出现一例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武夫  徐惠梅 《大众科技》2023,(1):120-122+65
冠心病多支病变(简称MVD)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的一种,诊治难度高,预后通常比其他心血管疾病差。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标本兼治,优势互补,可有效减轻此类病人症状,减少耐药性,降低术后复发率,为MVD的诊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思路。文章查阅了近些年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MVD的文献,从中医认识、发病机制、诊断依据、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MVD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英 《金秋科苑》2011,(18):165-166
日前,美国、中国、英国等过科学家又发现了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十几种基因,向能够预测患病风险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这项大型国际研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超过14万实验对象的遗传基因进行研究,以找出可能导致心脏病的DNA缺陷。  相似文献   

17.
日前,美国、中国、英国等过科学家又发现了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十几种基因,向能够预测患病风险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这项大型国际研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超过14万实验对象的遗传基因进行研究,以找出可能导致心脏病的  相似文献   

18.
吴葆杰 《科技通报》1990,6(2):67-70
缺血性心脏病及缺血性脑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且在逐年上升。这些病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代谢失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原因。Framingham Study的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如果血清总胆固醇(Ch)超过220mg/dl,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就会直线性地增加。美国Lipid Research Clinic的报告则认为应用消胆胺降低血清总Ch,每降低1%,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就会降低2%。Brensike等用冠状动脉造影证明,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h)和总Ch比率的改善,可使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延迟或消退。所有这些都证明,血脂代谢失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发展调血脂药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有力措施。现将近年来发展的几类调血脂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美星  刘锐 《大众科技》2022,24(2):101-10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经典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检索瓜蒌、半夏、薤白有效成分和对应靶基因,绘制"中药-成分-靶基因"网络图.利用GeneCards获得疾病相关靶基因,制作疾病-药物共同作用靶点韦恩图,再构建PPI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对共同...  相似文献   

20.
康宝宝 《金秋科苑》2012,(14):105-108
心脏病是一种叫人害怕的疾病,尤其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犯病更是相当危险。那心脏病发病信号你知不知道呢?中医提示,救救心脏,心脏病急发6大要命信号要知道。 一、心悸胸闷——心里揣个小兔子 心里像揣个小兔子怦怦直跳,时常感到心慌、憋气,这在医学上称为心悸、胸闷,是心脏疾病发生前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