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英 《当代传播》2006,(6):66-68
马克思不曾系统论述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消费,因为那个时代美的生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社会化。随着文化成为社会商品和消费品,社会精神财富生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生产。而美和美的生产根本上属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物质性和文化性领域。在这个消费时代,作为社会精神生产组成部分的美的生产已空前的专业化了,与之相应,我们的生活也空前的“审美化”起来。和其他任何社会化生产一样,美的生产也有生产和消费两大基本环节。生产是创造,消费是对已有成果的占有和享用。由此,我们可以把美的生产二分为消费式和生产式两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余年,广告传播完成了从最初的功能告知型到享受说服型的转变.正以一种商业文化下的意识形态异化着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念,竭力提倡一种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消解着以节俭、简朴、自我约束为主导的传统的消费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告传播成为创造当今高度消费社会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丹 《声屏世界》2006,(6):51-51
商业广告对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宣传,引起了人们心灵上的波动,并对原有的消费观念形成冲击。如近几年来,商业广告大力宣传现代消费文化的观念,“及时消费”“、超前消费”“、个性消费”等观念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听之中,人们心中一直压抑的消费欲望被唤起,消费热情陡然高涨。一、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对商业广告创意的影响。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反映在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行为上是讲究节俭、实用,突出团圆等,所以在商业广告中人情味很浓,创意人通常习惯把情感通过创作反映到广告作品中。雕牌洗衣粉广告中小女孩听话…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183则《新民晚报》广告的商品产品类别进行内容分析,本文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发生了重大转变.即由以节俭为主要特征转变为以高档化、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由以满足基本生存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转变为以满足更高的发展和享受需要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郭立珍 《兰台世界》2006,(8X):56-57
“节俭”一词在先秦汉代的文献中就已经时常出现,作名词表示在人们在生活或消费上的克制、约束行为。“节俭”为什么能表示人在生活、消费行为上的克制、节省行为呢?本文旨在对这个词进行一点浅显的考证。  相似文献   

6.
肖俊  滕云 《传媒观察》2007,(7):12-1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消费生活方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出于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新闻消费成为我国当前一种主要的消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节俭"小考     
郭立珍 《兰台世界》2006,(16):56-57
“节俭”一词在先秦汉代的文献中就已经时常出现,作名词表示在人们在生活或消费上的克制、约束行为。“节俭”为什么能表示人在生活、消费行为上的克制、节省行为呢?本文旨在对这个词进行一点浅显的考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7,(5):61-61
1月8日,世界消费电子业界最知名的厂商,共聚美国拉斯维加斯,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行业盛会CES展上,聚焦由全球最权威B2B消费电子媒体颁发的中国本土领先品牌最高荣誉——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领先品  相似文献   

9.
一位美国学者经过研究认为:中国儿童消费是一个拥有670亿美元潜力的市场,中国儿童消费和他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每年以大约9%的速度增长。然而,一直以来,中国少儿报刊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发行,广告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发布的《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中新增了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专项监测结果,构成以服务都市生活为主旨的这一类报纸主体的正是大量的消费资讯。消费资讯,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消费信息为内容,以资讯为形式的新闻信息。然而,由于消费资讯与广告有着诸多相近之处,加之一些媒体在刊登消费资讯时没有很好的和广告区别处理,以至于受众很容易将二混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莉 《今传媒》2012,(9):76-77
星巴克作为世界性成功咖啡品牌已在中国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品牌效益,并且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其视为"小资"、"优雅生活"的标志之一。究其根本是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的消费符号作用的显现,本文从星巴克的诞生发展及其在美国本土的运作出发,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进入消费社会,商业产品也携带外来文化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象征意义,从波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及罗兰.巴特的大众神话理论解读星巴克的消费符号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空调业的发展见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迁。要研究空调消费形态的变迁,首先必须在了解我国整个空调行业历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晰地对消费形态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本文重点研究了《北京晚报》三十年来空调广告的变化情况,并以此管中窥豹,探讨了中国空调消费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流量社会,符号取代现实,信息流动支配经济、政治,象征生活的全部过程。中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催生出形态各异表现多元的多媒介社会形态与青年亚文化圈层。流量社会的出现则表明,信息流动支配经济、政治与象征生活的全部过程。资本市场、信息媒介、社会大众在流量下利用信息数据多维互构,而这一过程在网络直播中较为明显。网民通过直播表达自我,参与流量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受众诉求,青年亚文化再现新特征。本研究通过分析流量社会下网络直播消费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共鸣效应入手,分析在群体孤独的环境下呈现出的外显特征,针对虚拟狂欢消费的成因与困境,讨论流量社会下网络直播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优化网络直播消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窦兴斌 《采.写.编》2023,(11):169-170+8
《联华画报》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三大巨头之一——联华影业公司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自创刊物,《联华画报》通过对演员形象多元化的身体展示、影讯影事多渠道的内容融合和生活事件信息化激活制作消费等多种模式塑造联华影业公司的明星形象,助力联华影业公司规模宏大的造星运动,成为联华影业打造明星的有力推手,为影片获得票房与品牌双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6,(7):26-29
7月7日-10日,由中国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美国CEA海外主办,中国电子商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6年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在青岛召开。 为期四天的2006年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将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为中美乃至亚太以及全球的电子行业搭建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品的交流平台。本届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是中国政府批准支持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消费类电子展,也是亚太地区唯一获得美国商务部推广的消费类电子博览会。据悉,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已经成功举行了四届,前四届展会,参展面积将近11万平方米,参加展览的企业超过1500多家。接待客商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成交金额大约24亿美元。本届SINOCES展会到目前为止,参展的企业已经达到400家,标准摊位超过1200个,总参展的面积达到了35000平方米,比去年整整多出了一个展馆。 本届展会展会面积和参展数量同比增长接近10%,目前有境外参展商82家,占全部参展商的四分之一左右。外商的增多表明了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真正的走向国际化。 本刊将对展会的部分亮点技术和产品进行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数码迷是被称作“三高族”的年轻群体:高学历、高感应度和高消费能力。目前他们主要是25—35岁的男性,对高新科技敏感,接受快,而且喜欢消费,但收入只是中等偏上水平。他们作为数码时代的物质享乐分子,示范性地将潮流科技转化为全方位的生活体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当经济学界还在为经济危机是否见底争论不休时,一个新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悄然诞生。煞时间,大家把目光集中于这一新鲜的事物上,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论调。那么,消费金融公司,是否成为刺激中国内需的一剂良药?它能给普通民众带来怎样的消费生活方式呢?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生活视觉化的趋势下,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日常表演。本文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记录部分Z世代青年的日常消费状况与消费情感心理。研究表明媒介为提供青年群体展示消费的场域,资本以不在场的形式提供消费的物品,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青年群体在消费认知、心理、行动上的变化都受控于资本媒介景观的构建。青年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影响着未来市场的消费转向,本文从资本、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景观角度来探讨Z世代的情感消费以审视媒介景观对青年群体消费生活中的剥削和异化。  相似文献   

19.
所谓消费主义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关系领域,凡在消费与生产生活、精神价值、生存意义等的一系列关系中,不适当地夸大和突出消费的作用和地位,视消费为发展的绝对动力,置环境与资源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于不顾,片面追求消费的倾向,都可以称为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文化一向被看成是“全球资本主义文化”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熊磊丽 《新闻世界》2012,(6):244-245
消费文化在中国的诞生及其主导地位的形成,极大改变了文学与市场的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郭敬明”俨然成为一个把商业写作和消费生活一体化、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消费文化符号。笔者认为,在如今已经被过度娱乐化的市场中,郭敬明的过人之处就在于,非常清楚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作为“明星”、“作家”、“出版人/商人”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