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庙学刍议     
孔庙既是专门用于祭祀孔子的庙宇,同时也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社会教育的象征和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崇拜信仰的标志。因此,它不仅在曲阜,在海内外也广泛建造存世。孔庙文化是一个多维化的结构,从儒庙建筑群到祭孔大典,再到庙宇文化遗存和庙学合一体制,一直到孔府档案典籍、衍圣公及其职能承担等,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儒庙历史文化体系。从这一体系出发,创建独具特色的孔庙学,不仅是深化孔庙研究、拓展儒学研究的需要,也是孔庙科学义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的两旁,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之一.汉阙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特性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文化在其建筑造型和材质上的体现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在传统建筑与其环境上的体现,它为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看日本建筑感受日本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它善于吸收和包容外来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思想在建筑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使日本建筑在世界建筑界享有声誉。看日本建筑,感受日本建筑文化,值得我们中国建筑师的深思。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文化是多元文化的体现,深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凝聚着儒家、佛教、道教等文化内涵。本文从道教教义哲理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关系,研究其文化内涵,对科学规划城乡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韩国就和中国有着亲密的联系,韩国不仅受到中国经济、文化开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在中国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大众文化受到韩国文化影响也很多。这种影响中国大众文化的韩国文化被称为"韩流"。在文化方面,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方面,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宀部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杂而不越,据形系联"的逻辑来编写,把整个汉字体系分成了若干部类,其中宀部就是关于建筑的一个专门类属,反映了中国建筑的起源和与建筑有关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道"、重"天人合一"、重"辨证思维"等几方面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然后从西方文化的重"竞争"、重"科学精神"、重"法"等几方面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对西方文化的辉映,最后论证了竞技武术套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合体,预示着人类文化及体育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8.
古徽州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徽州文化,其审美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徽州人审美精神的表征。从徽派建筑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徽州人在审美文化方面的精神诉求:崇尚"诗意的栖居"与"天人合一"的自然美,追求"庄严肃穆"与"长幼有序"的伦理美,重视绮丽多姿、清新淡雅的工艺美。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我国社会的两个"传统"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一是存在几千年的"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老传统";另一个是影响了中国社会一百多年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新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着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相互契合表现在很多方面,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准备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通俗名称,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承载着中国人百年奥运的光荣与梦想,体现着中国人心中的独特文化象征价值,吸引了众多企业将"鸟巢"的形象与企业标志和产品形象融汇在一起进行宣传.本文考察了各种对鸟巢侵权的现象,分析了鸟巢无形资产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从完善建筑作品形象权立法和成立体育场馆著作权保护集体组织等方面提出了鸟巢无形资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培养"21世纪技能"的呼声,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场馆教育"作为适应新学情的重要教学方式,逐渐被教育者认可与采用.各类场馆以其丰富的资源,为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习知识、丰富体验、提升素养提供了场所.国子监中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相关资源,在利用博物馆资源对国家课程进行延伸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博物馆资源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校本开发,形成了"三礼"课程、"孔庙国子监旅游路线图"设计研究性学习、博物馆纪念品创新设计等特色课程,力图通过体验与实践,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善思等人文科学探索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一书在训解字义的同时,也在传播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中土部字用“以形表义”的方式展现出上古先民农耕、建筑、丧葬、铸造等诸方面的情况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表现形式及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程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料",让广大高校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给养"。文章探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策略,增设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具体课程、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来创新教学方法、大力开展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立足网络平台来拓宽融入的渠道四个方面,确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滁州古亭文化考证与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古亭文化的考证,古亭的建筑结构美与意境美,古亭文学的人文内涵四个方面来对滁州古亭文化进行探究,为建立完善的滁州"亭文化"体系,传承与发展滁州古亭文化具有一定启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位育之道”——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用潘光旦先生关于"位育"的教育观,对"位育"之道的核心:"中"、"和"、"位"、"育"四个字进行诠释.并将其深刻的内涵"安所遂生"之道运用到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应按照以下的逻辑顺序:身份定位、文化认同、渐入"他者"、构新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一方面向全人类的文化共性和价值观念有所靠拢,另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将进一步强化、本土化将更明显、个性将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中国玉文化进行考古学、文化学、社会学、体育学等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有多处融合,主要表现在注重内在美德、倡导民族气节、追求质朴美、喜爱音律美、在意身份等级等方面。经过长期融合后,中国玉文化在尊敬祖先、构成汉字、重视道德、展现历史、追求和谐等方面能凸现中国文化特色。借助"金镶玉"奖牌,北京奥运会在奖牌材质、文字图案、文学寓意、色彩名次、打造过程、精神内涵等方面,主动而巧妙实现了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在物质文化上的完美融合,而精神文化上的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重庆古镇庙宇建筑历史溯源着手,研究其艺术内涵及历史文化特征。介绍了庙宇建筑的分类及形成,在聚居地庙宇建筑发挥的作用,不同宗教和中国传统结合而衍生的各种建筑形式。着重分析了儒家思想、民族风俗习惯、传统风水理论、各类建筑材料、当地气候、道教思想等对各时期建筑形式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庙宇建筑在不同时期因不同文化的碰撞而形成的独特艺术内涵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和梳理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处境,文化传承研究中的"反侵略意识",中西方体育文化交融的本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是:当代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有忧患意识,在文献中表达了"反文化侵略"的思维倾向。西方体育文化元素在中国的大地上的普及的实质并不是体育文化的单向扩张,在融入中国文化同时就被注入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核",体现了文化平等交融。中国传统体育元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是借助于西方竞技体育"内核"进行繁衍,而民族传统文化"内核"没有随之发扬。总之,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外体育文化从本质,是一种自然的文化交融,体现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对待体育元素,各取所需,为己所用,构建着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20.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文物旅游精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群;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在造园和建筑上,综合运用多种传统技艺,博采汉、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典园林与寺庙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古典园林与建筑宝库中的不朽篇章,具有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一座天然民族文化宫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