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网上虚拟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上虚拟群体是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学生组织。与传统群体相比,网络虚拟群体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平等性、机械性等特点。网上虚拟群体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亦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应主动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构建校园网络社区,激发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热情,加强对社区虚拟群体的正面引导,努力实现虚拟和现实的良性对接,充分发挥虚拟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2.
董环环 《考试周刊》2010,(47):197-197
大学生虚拟群体是指以虚拟网络为平台.依托校园BBS、博客、QQ群、专题论坛等所形成的新型大学生组织。对大学虚拟群体特征进行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一种新型大学生组织。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绿色上网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唱响网上主旋律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于要提高群体对网上信息的鉴别力,增强网络群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努力构建起教育的职责分工、信息反馈和科学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们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们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为我们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6.
一、公寓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在德育中的渗透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李卫星 《江苏高教》2007,(5):119-120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相对于现实群体而言的非正式群体,具备一般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同时又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教育、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世界也不断发展,人的虚拟生存应运而生,并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影响着人的生存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由于虚拟社会(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个性化以及网络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等,出现一系列的虚拟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虚拟生存有很大的影响.为大学生的虚拟生存提供导向、开发和保证功能,就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的动力.而导向功能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的功能,对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所以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的导向功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  相似文献   

10.
房三虎  赵凤  梁娟 《教书育人》2013,(21):59-6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呈现出"一校多区"的局面,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伴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学分制改革,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年级、班级等分类概念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