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慧  吴樾 《新闻世界》2011,(8):222-224
主流网络媒体引导网络舆论,对区域形象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一个时期有关安徽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以认清现今的主流网络媒体所折射出的安徽形象,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安徽形象的建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政治传播学角度,结合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对国家形象的功能价值和建构途径进行阐释;以国庆60周年报道为案例,通过对网络媒体的新闻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将国家形象概念操作化为政治、人权、民族等9个维度的指标,测量外媒新闻报道倾向,评价对外传播对国家形象构建的成效,试图得出各维度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及各维度间的关联。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形成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困境的内外部原因,并从战略传播角度提出建构和传播积极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时代,向全世界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意义重大,而互联网具有多种得天独厚优势,同时又有难以克服的弊端。研究中国网络媒体对外宣传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扬长避短,积极为中国塑造国彖形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现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垄断着国际传播的主导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对我国日益关注,但其媒体构建的中国形象却与我国的实际形象并不相符,因此,发挥网络媒体的国家形象构建功能就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5.
王佳 《新闻世界》2010,(11):188-189
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塑造国家形象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然而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进行的妖魔化报道,造成了西方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偏见。本文从我国的国家现状出发,以网络媒体为契机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塑造国家形象的道路,探讨网络媒体与国家形象塑造的策略,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政府形象的网络媒体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传者与受者在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其所构建的交往空间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交往空间,表现出了网络传播的主体间性特征。这对研究利用网络媒体如何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只有充分认识网络媒体对政府形象塑造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分析,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构建政府形象的网络媒体良性通道,使政府形象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与效果,探析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状况,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选取在邕东盟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实验法,探索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影响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方面的效果,并探讨在邕东盟留学生对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东盟留学生中具有正面传播效果,但是效果有限,而影响这种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重的,在今后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应规避"传而不通""通而不传""传而误读"以及"他国误传"等风险,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舆论场"外的"妖魔化"到"刻板"形象的塑造,"中国议程"的主动权经常掌握在西方传媒的手中.在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塑造的背后,是媒介权力的争夺."中国舆论场"影响力的扩大,以及积极主动地介入国家形象的传播,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民间话语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为民间话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众不仅是国际交流和外交谈判的旁观者,也可以成为谈判的参与者、事件的评论者、政策的推动者。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应适当放开民间渠道,鼓励民间话语参与,同时对民间话语进行引导,形成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良性互动。而对于民众而言,应加强文化自觉,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主动与外界沟通,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和展现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4):66-69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由于各类技术手段赋予大众更大的选择权,大众可以轻而易举地截断网络媒体的"收入流",比如运用免费的广告拦截工具拦截部分或全部广告,而媒体方随之丧失了被拦截的这部分广告的收入。随着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反网络广告拦截"变成了一个重大课题,欧美网络媒体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纷纷寻求出路。在中国,广告拦截趋势虽不太明显,但网络媒体也同样面临平台价值升级、经营手段革新等问题,盘点欧美网络媒体在广告拦截困局面前的自救措施,或可为其提供经验教训,从构建更科学的商业模式、尊重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等入手,营造更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电影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构国家形象的目的是承担在国际上从正面或侧面的宣传中国的正确形象,与此同时展现了中国当下的实力以及发展水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众传媒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进而也是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而电影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国产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国家形象"的媒介方式,同时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GDP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从国际受众测量角度观测到的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并不顺利。"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乏善论"形成中国的传播赤字。让世界理解中国,建立中国应有形象,为我国民间与官方共同关注的战略性目标。从官媒与民媒整合传播、NGO、国家元首话语方式等方面,研究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命题,可以寻求到传播失语和传渗力缺位的原因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美丽中国"虽为十八大报告中新提出的治国理念,但国人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与行动已早在进行之中。向世界传递"美丽中国"国家形象,刻不容缓。本文以"美丽中国"理念的明确提出为契机,解读"美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传播现状,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先红  江薇薇 《传媒》2018,(15):61-64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升级为一项国家传播战略实践命题.本文以中国春节故事为对象,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主线,结合USP基础理论,提出了建立中国春节故事对外传播USP理念的主张和策略,旨在为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中,虚假信息混淆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误导大众,干扰正常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严重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进而影响网络媒体整体形象。本文就如何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趋势和引导规律,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大力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掌握国外主要媒体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他者"眼中的中国,从而更好地为传播国家形象服务.NHK作为日本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媒体,长期以来高度关注中国,其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通过不同角度呈现了一个多样的中国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本文梳理并分析了1963年之后各个时期NHK制作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并尝试探索如何通过电视媒体更好地传播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6):37-43
本文主要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文化力"(cultural force)理论,考察中国流行歌曲的跨文化传播对非洲青年群体认知和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机制。通过对非洲国家苏丹42位学习汉语的青年的深度访谈,本文归纳出中国形象通过流行文化路径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流行文化路径",即在跨境流行文化产品中有意识地植入符合中国文化逻辑的普遍性意象,从而令海外受众在娱乐消费中获取对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塑造新的国家形象,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刻板印象"是新时期的重要命题。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国家形象宣传片运用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强化国家形象的传播。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逻辑起点,基于最新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通过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的认知机制,探析国家形象宣传片如何运用多种模态维度建构国家形象,分析这一传播手段产生的传播效果和影响,以期为新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议程传播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议程不仅可以将传统媒体议程在内容上加以扩充,在传播空间上加拓展,在传播效果上加以放大,而且其自身也表现出与传统媒体议程所不同的特点,形成网络媒体议程自身的发展规律。网络议程传播已呈现出与传统媒体不同的传播影响和效果,对于政府和地方的形象传播作用十分显著,直接作用于网络受众的形象认知过程,成为形象建构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