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媒介融合"是技术理性时代传统传媒产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极大地改变了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在当前语境下,强调"媒介融合"就是强调互联网、新媒体对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市场化的同时坚持传统传媒产业的责任担当,是传媒产业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2.
王瑜 《今传媒》2017,25(10)
现代科技不断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互联网已成为媒体深化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新技术催生媒体进化,革新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在媒介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互联网思维,在传媒组织建构、生产模式、产品流通、产业体系等各方面全方位实现融合发展的创新变革.现代媒介融合发展对传媒人才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构建媒介融合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传媒专业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新闻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广电传媒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广电传媒的"新媒体化"过程,即广电传媒的现代化、数字化过程,同时也是区域性广电传媒跨区域发展的过程.媒介融合时代区域性广电传媒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跨区域现代传媒,仍然有很多问题亟须解决.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区域性广电传媒才能实现真正的跨区域发展. 三个问题 关于政府管理规制统一问题.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广电、电信和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大的传媒产业,这为广电传媒联合外界力量走跨区域发展壮大之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政府、媒体和公众是媒介世界的三个构成部分,作为策划操控者的政府的声音在"华南虎"事件中缺位,导致了舆论一步步沦向被动局面.而现代传媒则在市场化过程中陷入职业道德与利益冲突造成的困境中."艳照门"事件却反映出一直受政府引导和媒体轰炸的公众正借助着现代互联网创造出一个传播奇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媒介新秩序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三网融合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网融合既是媒介的融合,又是产业的融合。当前只有肃清各种行政弊端,变革传媒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地、全面地推进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对电视媒体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找寻当前中国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的困境,并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是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电视传媒如何化逆境为顺境,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已然成为电视传媒者思考的首要问题。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传媒行业的竞争,决不是哪一个要素强势和优势,而必定是全要素的竞争、整体系统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关系到传媒产业能否做大做强、能否在激烈的传媒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新媒体时代,吉林电视传媒发展需认清形势,打破自身局限,与新兴媒体合作共赢,走产业发展、集团化资本运营、多元盈利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改革推进,在新媒体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流行词汇在传媒行业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现象日益广泛。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鉴于此,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融合的模式探讨进行了探讨。80年代后期,电视的出现和普及使其成为传媒领域的明星,并迅速取代了广播的传媒优势地位,广播媒体成为弱势媒体。自此以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纷纷出现,迅速占领传媒市场,这些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面广,而且收听方便、与受众互动性比较强,打破了媒介传媒的神秘性,人人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8.
陶喜红 《新闻记者》2007,(10):18-20
传媒除了提供信息、引导受众等功能之外,还应该强化为受众服务的意识。传统的传媒服务理念过于轻视为受众服务,对于服务内涵缺乏准确把握,服务范围也比较小,这大大淡化了为受众服务的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国政府的放松管制,传媒产业之间、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媒介融合催生了一些融合媒介,这些新兴媒介对于受众结构、受众消费方式、信息获取渠道等产生重要  相似文献   

9.
马正华 《视听界》2015,(1):28-30
媒体融合正在引领传媒发展的走向。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传媒伦理如何建构?媒体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也改变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核心问题的现实基础。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可能让媒介从业人员、媒介传播活动和媒介组织运营在实践中陷入传媒伦理困境。一种基于融合理念的、整合式的传媒伦理形态成为媒体融合能否顺利实现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张珏芙蓉 《传媒》2016,(3):91-92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规制体制,传媒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媒介融合产业的发展,更是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但如何寻求最佳的突破点和契合点,既可以推动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不会对其带来束缚,是目前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对此,本文在简要概述媒体融合法律规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媒体融合的法律规制难点,并重点探讨了加快媒体融合的法律规制建设路径,以期对业内同仁和学者带来一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陶喜红 《新闻界》2007,(6):19-21
媒介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传媒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推动传媒产业的规制改革.同时,媒介融合有利于拓展和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使传媒的服务理念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12.
于文婷 《大观周刊》2012,(37):329-329
媒介融合是指以数字技术与两络技术的发展为依托,在不同媒介之间实现资源共享,跨产业合作,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介形态演化趋势,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传媒现象之一,在行业竞争对各种传媒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众多以媒介融合为基础的传媒集团相继涌现,不同媒体通过资源重整,优势互补,生产出融合型信息产品。本文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出发.分析出地方媒体走媒介融合之路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3.
许可 《传媒》2015,(12):35-37
在观念和技术层面不断更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介融合不仅使媒介的形态融合成为可能,更对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媒介融合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内容的融合以及媒介之间的融合,更包括多元化背景下的传媒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近年来中国的传媒集团都在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和领域,使得在广告经营下滑的大环境下谋求新的经济效益点.媒介融合领域内的产业融合成为多数报业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有一系列新的动向,包括促进传统广播电视拓展产业链,开发增值业务;电信运营商创新服务模式,提供跨网跨终端视听业务;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视听产业繁荣;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视听新媒体产业创新等。本文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美国视听新媒体产业的创新举措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这对于我国三网融合及视听传媒产业发展与管理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逸林  霍凤 《传媒》2015,(22):47-49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发展趋势.《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该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在国家鼓励推动信息产业的环境下,多终端、碎片化等词语描绘了当下视听媒体的特征,互联网企业深度介入到视听媒体产业中,通过新技术颠覆原有的视听传媒产业,OTT TV(Over The Top TV)视频领域也难躲被重新洗牌的产业变革.在OTT TV视频过去几年的发展进程中,牌照等制度对OTT TV视频进行可管可控,有力规范了市场竞争,但其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颈,而“互联网+”政策的提出,为OTT TV视听媒体产业的发展与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相似文献   

16.
李冰  刘琳 《现代传播》2008,(2):150-151
资本市场与媒介产业的融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媒体的跨行业合并,从行业外得到自己的资源;二是媒介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出现,直接从社会上募集资本;三是行业外大资本介入媒介产业的运营.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媒介产业融合情况怎样呢?如何规避传媒资本的运作风险呢?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电视传媒产业,改变了电视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媒介融合成为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由于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增多,传统的电视采访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本文立足于融媒体背景,探索新媒体技术与电视记者采访工作融合路径,希望能为电视台提供理论参考,助益于电视台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对传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的完善与重塑体现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媒介融合将传统的传媒产业发展格局由各自分立改变为平台式上下游一体化生态模式,由此促进了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经营意识重塑传媒产业产品研发、制作、营销业务流程,使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得到完善;“关系”维度重要性的凸显倒逼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促使传媒产业探索个性化、草根化、小众化商业模式.文章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完善与重塑遵循着一条从草根到主流、从边缘到中心的道路,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的互动、参与、共享成为推动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媒介产业具有天然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媒体要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前提下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技术打破了旧时的传播格局,文化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用户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传播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双性互动”论入手,认为在媒介深度融合时代,媒介产业将会呈现出资本与经营多元化、发展集群化、服务多样化以及媒介产业与技术的融合深度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丹凌 《今传媒》2016,(10):31-31
主持人语:媒介批评主要指的是基于人的传播活动对媒介现象进行的价值评判和反思性活动。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多元化、传播的多渠道、传媒的市场化等引起了网络的娱乐泛化,甚至是娱乐过度化,这种现象正在消解新闻传播中的文化深层意义。在这样的媒介时代是需要批评的,我们要立足媒介批评的理论来看传媒的角色以及传媒现象,这样才能促进媒介文化的进一步积累。本期栏目作者梅珊珊以里约奥运会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竞技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问题,并对竞技体育传播提出合理化建议;覃秋媛以武汉高校学生为访谈对象分析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旨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姜成坤则分析党报在媒体融合中的批判与解构问题,以促使党报在媒体融合中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这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也映射出各自领域的问题。本期“媒介批评“栏目从国际、国内以及理论、现实的维度对媒介融合时代的各种现象进行研判和分析,以加深大众对当今媒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运用,也促使媒体在接受批评的同时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