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城之一,老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吸引着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北京是鲁迅生活时间和工作时间最久的城市,北京因他而更加夺目生辉,鲁迅为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增添了浓浓一笔。  相似文献   

2.
对于北京的传统文化,我特感兴趣,一有空儿就去胡同里走走.我以为,古都北京是由胡同来表现城市肌理的,胡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深邃,走在胡同里犹如游览一座座立体博物馆,细细品味总会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3.
刘鹏 《北京档案》2008,(2):42-43
旧北京是一座消费的城市.元代,北京的商业区集中在西四、东单、鼓楼和前门大街,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老字号.明清以后,北京城里的店铺逐渐增多,一些老店铺的经营形式和现在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对于很多人而言,"四九城"是一个十分熟悉但仔细想想又不知其所以然的称谓.从民国时期老舍的小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文学作品,从话剧到电影再到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四九城"似乎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独有的城市称谓.北京人口中的"四九城"不仅是对北京这座现代化都市的简单指称,也是北京城长久以来沉淀的城市符号,更是属于北京人的一种历史文化记忆.那么,北京为什么会被称作"四九城"?"四九城"这一名称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由来呢?让我们从档案文献中探寻答案.  相似文献   

5.
《北京历史上的今天》是北京日报新闻版上的一个专栏。自1981年8月1日创办,基本上每日一篇,每篇四五百字,至今已刊登一千七百余期,成为本报具有北京风味、深受读者欢迎的一个专栏。北京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又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开辟《北京历史上的今天》专栏,就是企图从这座古城的取之不  相似文献   

6.
一.绪论琉璃厂,位于今天的北京和平门地铁站以南二百米处,分为东西两部分。街道上有许多中国传统建筑,各个建筑物上都挂着大大的牌匾,买卖各种书籍、书画、文物等文化商品。这条街是自发形成的文化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尤其是清乾隆年间,编撰《四库  相似文献   

7.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是世界上最美的都城.这座美丽的城市,落落大方,横平竖直,井然有序,就像一座巨大无比的中国围棋,点缀其中的各种建筑星罗棋布,美不胜收,是世界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在过去一百多年间,这座美丽的城市命运多舛,历经磨难.它曾经历过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蹂躏和洗劫,经历过内战的烽烟和日寇的炮火,经历了后来"大跃进"拆城墙,闹"文革""破四旧"的文化浩劫.尽管满身创伤,却也未曾伤筋动骨.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我们站在景山之上,俯瞰北京城,依然不失一派皇家气势和东方魅力,这是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使然.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2日,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发布。之后,围绕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要素所进行的解读与诠释新意迭出,不断丰富着北京精神的内涵。精神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北京精神亦然。从字面上说,北京精神首先是一种城市精神,它集中体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社会风貌和价值取向,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城市。然而,北京不是一般的城市,它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座古城,它的精神气质包含了很多历史性的审美积淀,但它同时又是一座新城,每一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吸收着新的养分;所以说,北京的文化特征其实包含了至少三个方面,即王官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民文化。有人说,政治是北京生活的盐,没有政治,北京生活就会变得寡淡无味。任何打算给一座城市或一种文化规定其本质特征的企图,都必须准备承担片面性的风险。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只是存在于人们的不同描述之中,这些描述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的,事实上,我们总是能从一些书中嗅到北京出版文化的新的气息,它们的身后是新一代的出版人和出版观念。  相似文献   

10.
认识和评价一座城市文明历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判断这座城市的价值。是最基本的判断起点。因此,保留一座城市记忆的系统完整。意义就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人们透过一系列的城市记忆,去触摸城市往昔、感受现在、展望未来,与城市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并在这种对话中找到重塑现代城市精神的原点。开拓城市新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1.
认识和评价一座城市文明历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判断这座城市的价值。是最基本的判断起点。因此,保留一座城市记忆的系统完整。意义就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人们透过一系列的城市记忆,去触摸城市往昔、感受现在、展望未来,与城市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并在这种对话中找到重塑现代城市精神的原点。开拓城市新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有着五十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三千多年不间断的城市发展史:北京现有文物古迹七千余项,博物馆近百座。 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指出:“北京是伟大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首都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3.
记录历史 呵护记忆 开发资源 服务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名城。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化、丰厚的遗产、荟萃的人才和独特的人文精神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活力.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档案资源。档案承载历史,见证辉煌,档案馆是地方记忆的宝库。记录收藏、征集保护、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凸显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社会文明.弘扬  相似文献   

14.
张巍 《北京档案》2012,(4):50-52
北京城有两座团城,一座在北京内城的中心,位于北海南门西侧,称北海团城,一座在北京城西郊,香山脚下健锐营演武厅内的团城.两座团城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红墙绿瓦之间显出皇家建筑的身份,两座城又风格迥异,一个是皇家苑囿,是古典园林中的奇葩,闹市中与北海公园相依,点缀太液秋风,遥望琼岛春阴,一个是皇家军事遗存,是武备建筑中的瑰宝,恬静中与香山静宜园毗邻,背依西山晴雪,远眺玉泉趵突.两座团城于老北京的风景里,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一、两座团城的建筑历史 北海团城与香山团城虽然都命名为“团城”,但却源于不同的建筑目的,北海团城的修建源于一个神话传说,而香山团城的修建则源于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5.
说起我30多年来和《北京日报》的“交往”,实在一言难尽。作为一个读者,对于这份以首都命名、面向全国、而同时又具有十分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报纸,我受益是很多的,作为一个从青年时代起就受到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强烈吸引,从而对她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的人,《北京日报》又为我提供了一个面向首都人民贡献自己一得之见的渠道.记得报社初创时,曾组织过关于北京城市地理和城市建设的讲座,我有幸被约参  相似文献   

16.
1“城市记忆工程”设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更加速了城市建设改造的步伐,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以青岛为例,这座仅有着百年多历史的城市,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里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新城区的开发和老城区的改造,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一条条新建道路贯穿东西南北,我们目睹着一个现代化城市崛起的同时,一些城市旧貌也在不经意间悄然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西河沿大街,有一座正乙祠戏楼,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近日这座北京历史上最老的古戏楼重新修复,面貌一新,张灯结彩,重又丝竹声声,戏迷票友云集。 饱经沧桑的古戏楼如同一位历史老人,经历了人世间的盛衰荣辱。满楼风雨,留下了一番佳话,一个典故,一段历史的见证…… 中国第一座室内剧场 中国戏曲之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剧场建筑如何?中国的室内剧场建于何时?  相似文献   

18.
戴元初 《青年记者》2012,(22):80-81
最近北京暴雨,演化为一场灾害.微博平台上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评价,从守望互助的正面情绪开始,逐渐被对政府部门城市管理水平的质疑所代替.本来自然灾害面前呈现出的美好人性正被理解为北京精神的一个方面,可是后来的传播控制表明,即便是像北京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管理者对于怎样在新媒体环境下塑造城市积极形象方面知识的掌握也处于蒙昧状态.  相似文献   

19.
张宝申 《北京档案》2007,(10):50-50
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因元朝建大都宫殿在这里设置烧制琉璃砖瓦窑而得名.明末清初,琉璃砖瓦厂迁到京西门头沟,这里形成了图书、字画、文物市场.这一带也是文人名士聚居的地方.在琉璃厂东街路北的火神庙西夹道(现为西太平巷)内,有一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这里就是清初名士王士禛的故居.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外驰名的古都,北京是一座开放多元、人文荟萃的城市.从战国时期燕昭王为延揽人才而筑黄金台开始,这里就以其博大的胸襟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普天下的才子汇聚于此.近代以来,北京更是在吸收、传播先进文明方面贡献良多.以宣南诗社、强学会、新月会、伊斯兰学友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学术团体在北京诞生并成长,成为近代文化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即使是一些并不诞生于北京的团体,其发展也与北京息息相关.如作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研究组织,中国地学会在成立后不久即迁至北京.在此后近40年的悠长岁月中,它与北京结下不解之缘,生动地诠释了北京独特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