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事实-价值”问题是西方哲学与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从环境科学的“事实”推出伦理学的“价值”,这是环境伦理学必须回应的问题。罗尔斯顿与克里考特的环境伦理思想分别形成“事实→价值→义务”与“事实→情感→价值”的推论逻辑,为解决理论层面的“事实-价值”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在现实中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提出了多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哲学史上,休谟首先把事实与价值加以区分,提出了著名的"是--应该"问题.这个问题对他以后的道德哲学以至当代西方伦理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儿童教育伦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影响,产生了"是"与"应该"的分离,从而引起人们对"教育追求德性"的意义性质疑.实际上,在教育伦理中,"是"与"应该"是可通约的,追求德性是儿童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A·J·艾耶尔和C·L·斯蒂文森的元伦理学理论,比较了二者在事实-价值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指出尽管在如何区分事实陈述和价值陈述的问题上,以及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关系问题上,二者存在着差异,但是在否认规范伦理学的理性品格这一问题上,二者并无实质差别.  相似文献   

4.
张载试图借助"太虚"、"气"、"神"、"化"等宇宙论论述,完成对儒家人性论的证明,最终重建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秩序。通过对"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心能尽性"的论述,张载完成了从宇宙论到人性论的飞跃。但这一飞跃留下了两个难以解决的伦理困境:"心"的主体性与"气"的决定性之间的对立问题和"恶"的来源问题。而如果以休谟法则来评判,张载所采用的论证方式本身就走上了歧途:他试图用作为事实判断集合的宇宙论图式去解决作为价值判断集合的伦理学问题,这一过程中存在"事实—价值分歧"。  相似文献   

5.
自然价值论通过论证自然所具有的客观内在价值,为环境保护寻求道德依据.自然价值论拓展了.价值"的内涵,将价值理解为大自然的内在属性;提出了"系统价值"的概念,将生态系统视为具有最高价值的价值之源;大胆超越事实一价值二分的元伦理学教条,主张二者均为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性质;批判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颠覆了传统价值哲学的认识论传统.  相似文献   

6.
摩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善不可以定义:从定义本身的意义上,即定义是分析意义的,把善从善事物中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摩尔又以"开放问题论证",但此论证要成立又必须以经验为前提。摩尔的价值论一方面力图使价值从事实中脱离出来,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使其理论潜含有经验主义的立场,并且这一立场贯穿其理论始终。所以其在得出善不可定义的结论之后,仍然坚持善可以通过直觉认识,而这一直觉又深深地根植于经验之上。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伦理学界,关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以及关于道德的规范性与主体性、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关系等问题,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些分歧至少不全是从我们自己的研究中"自发地"产生的,西方伦理学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其中有些分歧和有些观点,在西方伦理学著作中早有其"雏形"或"原本".因此,对西方近现代伦理学中那些对立的观点,特别是基本立场相同却又在许多原则问题上互相反对的派别进行比较分  相似文献   

8.
西方伦理学中一直存在"德性论"和"幸福论"这一争论焦点.作为基督教伦理学的奠基人物.奥古斯丁在继承前人思想遗产,批判传统"幸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就是拥有上帝"的命题.本文围绕这一命题.对奥古斯丁"幸福论"的产生背景、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进一步揭示了其伦理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然价值的合理证明是解决人类为什么要遵循自然的核心问题。西方传统环境伦理学从"自然"视角建构自然价值理论,形成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理论路径对立。现代环境伦理学对自然价值的合理论证必须以"自然"和"人为"视域互融,不仅需要对自然进行"道德赋值",而且诉求道德意义上人类"诗意地栖居",超越二元对立认知思维范式,走出"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选择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同时,也在选择着伦理道德的运行模式;在解决着原有道德问题的同时,又在造成着新的伦理道德问题,现代性便是这样一种.在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内,何种价值是内在价值因而是自足的、我们应当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始终是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这是需要优先加以讨论的问题.然而在现代性语境下,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却有了新的形态和新的问题,它集中表现为四种转向:从行动者到行动、从德性到规范、从幸福到德性、从德性之美到城邦之善.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康德把"自在之物"看作是不可认识的,因而康德是不可知论者。本文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无论从认识的对象还是从认识能力来说,世界永远存在着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通过先天形式认识到的是现象,而不是"自在之物"。应该说这是正确的,因为人认识客观世界总是带有主观性、主观成分,因而所认识到的东西不可能是原来的样子,康德称为现象或表象。康德提出的理论理性所追求的最大统一体:灵魂、世界、上帝,以及实践理性所追求的以自由意志为根据的无条件统一体"至善":灵魂不朽,上帝存在,虽然是"自在之物",但却是人们思维的对象。从今天的现实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有着深刻的内涵。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确回答了道德是否代表利益,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是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正确地认识到道德的终极标准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道德终极标准的科学表达;正确认识到道德义务的实质在于人民的根本利益,道德义务的特征是出于必然性的自觉义务,是对道德义务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3.
曹禺早期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普遍存在着的人物“出走戏”的结构模式,其中蕴含着作者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现认为生的常态是“困境”,而困境产生的根源在于欲望的泛滥,批判了“出走”(逃避责任)的行为,认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这种生命哲学观是对“五四”过分强调个性张扬的反思,然而这种反思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峙中也难免会产生道德的困惑。这种困惑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播种状态的反映,也是产生曹禺早期剧作和后期剧作不同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琵琶记》中的牛小姐,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恪守封建妇道的样板人物,在剧作中单纯为一夫二妇的大团圆结局服务,本身并没有价值可言.本文在承认牛小姐形象的浓厚封建色彩的同时,也肯定她在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采取方法的某些合理性,并着重分析牛小姐性格的发展与大团圆结局的必然性联系.  相似文献   

15.
人们通常认为孟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哲学、政治、教育及伦理道德等思想之中,其实他还非常重视国计民生和经济问题,他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分配和经济调控等方面都有深刻阐述.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Olof Franck examines some prerequisi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emancipatory ethics education in pluralist contexts. He first formulates a platform for the examination with regard to Gert Biesta'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particularly with reference to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subjectification, and democrac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unexpectedness and risk, as these are approached and elaborated by Biesta, with reference to possible challenges when ethics is taught in pluralist contexts. Next, he poses the question: How can such an educat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dialogue and democratic relations as well as to students' subjectification — and emancipation? Franck closes with a discussion of an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at seems to follow from Biesta's approach; in it, he raises certain critical consider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at approach and also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how to find ways to meet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emancipatory ethic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陈衍在经学上重视求真、考证,质疑宋以后十三经"取舍颇未当",提议定为"十六经";注重考辨,持论有据;对儒家经典以及儒家伦理学进行介绍和考辨,并且力议各地保送精通儒学者上大学.  相似文献   

18.
余治为晚清"善人"的典型。他出身于一个恪守传统伦理道德的乡村贫寒家庭,接受的是儒生阶层的以科举为人生价值取向的教育,因而他在思想与行为上表现出坚守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江南地区伦理秩序空前紊乱,以余治为代表的儒生阶层为了应对这种冲击与破坏,融汇佛道思想,吸纳江南的民间信仰,将传统的儒生价值观通俗化与普及化,为江南地区伦理秩序的恢复和重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哲学史上,义利问题一直是儒学的首要议题。关于一代儒学大师孔子的义利观,多数人认为孔子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笔认为,孔子承认人们对利的欲望和追求的正当性,他强调义利的统一,但由于社会环境所限而“罕言利”。孔子义利观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