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讨临时性和持续性知识付费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以及差异化影响因素,有助于为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平台将其用户的临时性消费行为转化为持续性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平台利润最大化。[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安于现状偏差理论以及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在线知识付费意愿的相关研究,将知识付费分为持续性知识付费和临时性知识付费,通过理论模型构建,运用SPSS进行假设检验,揭示两种知识付费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以及差异化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转化成本和平台信任正影响持续性知识付费行为;感知风险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临时性知识付费行为;主观规范对于临时性知识付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持续性知识付费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用户角度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移动音频平台用户知识付费意向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付费体验和感知有用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音频的付费意向,而付费态度对用户的付费意向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改善用户付费体验、降低用户成本压力、加强平台口碑建设以及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四个方面为移动音频平台持续吸引用户和优化在线知识供给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线问答平台的付费模式包括付费提问与付费围观两种,对用户的付费围观行为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用户付费围观行为,为在线问答平台持续吸引用户和优化目前的付费围观模式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选取18个样本作为半结构化访谈对象,对获取的访谈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提炼出在线问答平台用户付费围观行为的路径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触发用户付费围观行为产生,即用户通过浏览与搜索的方式发现围观问题,并付费查看回答,根据回答是否满足其需求,做出是否继续进行付费围观或进行付费提问的决定;回答者因素、围观者因素、其他用户因素和平台因素都会对用户的付费围观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研究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丰富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理 论,而且为平台持续吸引用户、优化知识供给提供参考和建议,是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法/过程】以“在 行网”为例,通过八爪鱼软件爬虫获取真实用户评论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用户评论数据进行三级 编码,产生33个开放式编码和10个关联式编码,最后形成3个核心式编码,分析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包括:重复行为、期待行为和推荐行为,用户认知、用户情 感是持续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构建了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7)
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一大热点,本项目以关于大学生知识付费的行为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和收集知识付费的行为问卷,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对知识付费的基本状态与认知,并对知识付费的快速发展的原因、影响知识付费产品发展的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借用SWOT分析法对知识付费市场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识别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提升用户知识付费意愿、提高学术期刊新媒体知识付费服务能力和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原因因素、结果因素和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感知内容价值、感知服务质量、感知情感价值、感知金钱成本、口碑质量、口碑效价、专业性、交互性是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学术期刊应从深耕产品内容质量、注重意见领袖培养、触发口碑效应及合理定价产品等方面提升其知识付费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周涛  檀齐 《现代情报》2017,37(11):46-50
知识付费平台(如知乎、得到、罗辑思维等)作为一种新兴移动互联网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知识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用户往往缺乏付费的意愿,这将影响其成功实施。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本文研究了知识付费用户行为机理,考察了影响用户付费的显著因素。研究收集了411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社会交互连接、共同愿景和信任显著影响用户为知识付费的意向,其中信任的作用最大。研究结果启示知识付费平台应重视社会资本构建和发展,从而促进用户付费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加强了解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特别是用户为何从免费知识检索行为到知识付费行为的转移意愿。选择推拉锚定模型为研究框架,引入感知信息质量、信任、惯性(包括情感、行为和认知惯性)、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转移意愿和付费行为7个研究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影响用户从知识免费检索向付费行为转移意愿的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转移意愿与实际付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用户的知识付费行为转移意愿,拉力因素(感知信息质量、信任)和推力因素(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惯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知识提供者和付费平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和改善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如下:重视知识内容输出并确保有不断产出新内容,增强用户的感知信息质量;充分考虑惯性因素,努力打造特色知识服务和差异化的精准服务;尽可能提供高信息-任务匹配使用体验并过滤无效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基于用户视角,通过扎根理论方法识别知识付费平台版权保护影响因素,以启发知识付费平 台和用户增强版权保护意识。【方法/过程】通过网络爬虫抓取知乎版权中心发布的有关“知乎大神”案件的相关评 论,并运用Nvivo12软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取相关概念和范畴。【结果/结论】在前期编码的 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付费平台版权保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版权管理是影响知识付费平台版权保护的主导性 因素,而利益衡量是影响知识付费平台版权保护的驱动性因素,环境制约则是影响知识付费平台版权保护的重要 保障因素。【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性在于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知识付费平台版权保护的因 素。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丰富编码资料,进而使知识付费平台影响因素更加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旨在加强了解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特别是用户为何从免费知识检索行为到知识付费行为的转移意愿.选择推拉锚定模型为研究框架,引入感知信息质量、信任、惯性(包括情感、行为和认知惯性)、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转移意愿和付费行为7个研究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影响用户从知识免费检索向付费行为转移意愿的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转移意愿与实际付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用户的知识付费行为转移意愿,拉力因素(感知信息质量、信任)和推力因素(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惯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知识提供者和付费平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和改善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如下:重视知识内容输出并确保不断产出新内容,增强用户的感知信息质量;充分考虑惯性因素,努力打造特色知识服务和差异化的精准服务;尽可能提供高信息-任务匹配使用体验并过滤无效信息等.  相似文献   

11.
万君  于悦  谢美诗 《情报探索》2022,(1):106-114
[目的/意义]研究构建并探讨付费知识问答平台提问者的转移行为概念模型及影响因素,对深入理解提问者的转移行为和促进付费知识问答平台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PPM模型为基础,对收集的36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法,利用SPSS和AMOS工具对模型及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不满意度、感知信息质量、感知信任、主观规范、社会支持等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提问者的转移意愿,转移成本和心理惯性对提问者的转移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付费知识问答平台的管理者需要从推力、拉力和锚定三方面综合考虑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付费已经成为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知识付费平台可持续发展,平台运营者需要全面了解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将用户持续使用知识付费平台意愿视为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下的表现,以网络外部性、感知价值、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构建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假设模型。利用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有效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提出的假设模型。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感知价值和沉浸体验是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结论为平台运营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在归纳期望确认理论和持续使用意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引入内容质量、主观规范、感知成本这3个因素,构建研究模型,并在该研究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使用知识付费产品的具体情况设计调查问卷;使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的因素是满意度、主观规范和感知有用性;有直接负向影响的因素是感知成本;而内容质量、期望确认程度对大学生的持续使用意愿有间接正向的影响作用。最后对知识付费平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人们对知识付费的需求不断提升,但信息冗余和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会降低其付费意愿。本 文主要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社交网络平台中影响用户高知识付费意愿的联动组合因素。【方法/过 程】通过Python工具,获取知乎平台中职场、健康和法律领域的付费咨询版块中差异化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结 果/结论】研究表明,平台用户的高付费意愿是多个组合因素联动作用的结果,不同领域的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因 素不同,部分因素可进行相互替代,知识付费平台应针对不同领域的用户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创新/局限】本文 从组态视角对社交网络平台中用户知识付费意愿联动效应进行了研究,但研究样本量有限,影响因素分析并没有 涵盖所有潜在因素,后续应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5.
周涛  檀齐  邓胜利 《现代情报》2019,39(8):59-65
[目的/意义]近年来,知识付费作为一种新兴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用户感知收益不明确等问题,阻碍了用户的付费意愿,这不利于知识付费模式的持续发展。基于IS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研究了用户知识付费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研究共收集391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平台的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感知价值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用户的付费意愿。研究结果启示知识付费平台应注重提高平台质量,严格把控内容质量,以促进用户付费意愿。  相似文献   

16.
沈波  廖书剑 《情报探索》2020,(1):127-134
[目的/意义]旨在为我国知识付费研究提供主题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知识流动性特征,对知识付费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来源期刊中与知识付费相关的527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借助CiteSpace V绘制知识图谱,对知识付费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知识付费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文献爆炸增长的起步阶段,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出版、知识付费理论、知识付费平台、用户付费行为与意愿四个方面。用户视角下的知识付费平台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知识付费服务的测度问题是两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研究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和地点、学习目的、学习的内容载体形式、付费意愿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学习行为的特点和习惯,进而从改进在线学习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丰富资源种类和数量等方面提出服务策略,为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效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基础上,认为知识付费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深入发展带来机遇。以《超级搜索术》为例具体分析了知识付费产品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优势,并针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现状从平台及高校角度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鼓励在线健康社区医生的知识贡献行为是提升在线健康服务质量、推动在线健康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方法/过程]文章以好大夫在线为研究对象,采用收益和成本视角,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影响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因素组态进行探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触发在线健康社区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可分为4类:荣誉收益型、物质收益型、物质与荣誉收益兼顾型以及低成本型,且荣誉收益是影响在线健康社区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核心因素。揭示不同收益和成本因素组态的联合影响机制和实现路径,对在线健康社区提升医生的知识贡献活跃度和参与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作为在线教育元年,在线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好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在线教育,而在这些人群中大学生仍然是主要群体。不同的大学生其所在年级不同,其对在线教育的了解渠道,使用在线教育平台的原因,以及他们在线学习时是否愿意付费都有所不同。鉴于此,我们通过这次实证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发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对于在线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并对在线教育平台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