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电视是声画的艺术,对声音的处理关系着节目质量的好坏,一段包含深情的配音会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解说起伏,一句绘声绘色的同期声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自始至终留有现场声的节目会让观众身临其境,一段契合主题的配乐会打动观众心弦,一个恰当的音效会点燃观众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美国电视收视率调查的方法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方法,又有创新的方法。目前流行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请观众填写固定的调查表格收视率调查机构选择某一城市或某一范围的观众,以家庭或以个人为单位,请观众填写表格。表格有若干栏目,要求观众一一填写。为了酬谢观众的配合,调查机构还付给观众一点钱。二、请观众记“电视日记”为了搞清楚观众每天看电视的习惯、爱好等等,收视率调查机构请观众每天记日记。这种日记本是由调查机构  相似文献   

3.
观众体验是博物馆等机构为观众提供的核心“产品”。然而现阶段,如何定义和测量体验,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简·帕克和罗伊·巴兰坦,在基于博物馆观众研究和休闲旅游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用一个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定义了观众体验。与此同时,提出了观众体验的“多切面模型”,用于描述和测量观众体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这两个观众体验的重要成果,并基于这一成果,探讨观众体验与学习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东方电视台请观众点播。他们设立了“电视剧观众点播剧场”,广大观众对此反映强烈。有线影视频道请观众评分。他们推出“一周影视剧排行榜观众评分活动”,根据观众投票评选出一周最佳剧目、最差剧目及前4名排行榜,每周进行公布。这一活动已获得观众的积极响应。上海电视台则是请观众审片。他们建立了“观众审片组”,请市民为选片、播放出谋划策。这些措施说明电视台在荧屏竞争中已逐渐树立起“观众是主人”的意识,这无疑是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观众参与成为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的现象。所谓观众参与,是指观众对电视传播过程的介入和参加。是采编人员调动广大观众参与意识,使其成为电视的主人的现象。有了观众参与,既能增强观众对节目的亲切感、现场感,又能缩短主持人和观众的距离,提高收视率。现有的观众参与形式归纳起来有: 一是观众对节目本身的直接参与。这是让观众直接成为荧屏上主角的一种做法。这种参与形成生动活泼,富有鲜明的真情实感色彩和浓郁的现场交流气氛。让参与者上镜头,是目前最富生命力的一种参与  相似文献   

6.
观众作为电视媒体销售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一次销售、二次销售或者业界所提出的三次销售的价值判断依据。电视媒体的市场价值,无论是收视表现,还是影响力和号召力,都依赖观众的聚集来实现。没有观众,就没有收视;没有观众,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无从实现。观众营销是电视媒体营销的起点,是电视营销的核心所在。观众营销最重要的功课在于观众战略,观众营销需要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观众作为电视媒体销售的核心资l源,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一次销售、二次销售或者业界所提出的三次销售的价值判断依据。电视媒体的市场价值,无论是收视表现,还是影响力和号召力,都依赖观众的聚集来实现。没有观众,就没有收视;没有观众,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无从实现。观众营销是电视媒体营销的起点,是电视营销的核心所在。观众营销最重要的功课在于观众战略,观众营销需要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从欣赏到参与--观众地位变迁的轨迹 在娱乐节目的传播机制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受传者,如果没有观众的消费,娱乐节目的生产是没有意义的.做观众喜欢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娱乐媒体的出发点和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观众与角色对所截留事实的知晓程度的多少,可将悬念设置手段分为三种,即角色知,观众不知;角色不知,观众知;角色不知,观众不知。  相似文献   

10.
观众调查研究的内容是由各博物馆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博物馆观众调查研究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观众类型—特征研究;观众行为—心理研究;观众活动—反应研究.一、观众类型研究观众分类是博物馆认识自己服务对象,确定和调整自己活动内容以及判断自己工作效益的基础性工作.因为博物馆观众并不是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好的陈列展览,应当能够为观众创造一次舒适且有效的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博物馆需更加深切关注观众的观展,将之纳入陈列展览的评估体系,并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观众评估体系。文章采用跟踪观察法,以广东省博物馆历代端砚艺术展览为例,立足于观众观展体验,从观众的停留时间长度、观展路线和展线吻合度、观展重点和展览重点吻合度三个角度出发,尝试对该展览进行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质性研究较多,而有关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量化研究阙如。本研究立足于中国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探讨了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的关系。在研究模型设计上以观众忠诚为自变量,以电影感知价值为因变量,以观众满意度为中介变量,辅以人口学变量相关要素为控制变量。通过SPSS软件对643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自变量、因变量及中介变量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影响,且观众满意度在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这一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果作用。针对北美电影在华市场的“遇冷”现状,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注重电影感知价值、扩大观众满意度的产业驱动效应、尊重观众文化个性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8日浙江广电集团迎来了第二届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去年也是这个时候,首届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强力以"回报观众,回报社会"为诉求,通过观众日活动、钱塘盛会、观众嘉年华、"激情飞扬"晚会等多种形式的观众参与性活动,一时间成为全国观众瞩目的焦点,被业界权威媒体评为"2006TV榜样"。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描写眷村故事的作品很多,让观众又哭又笑的,只有一部;而让大陆的观众看到眷村故事的作品,也只有这一部  相似文献   

15.
周明华 《视听界》2014,(6):104-105
如今,观众获得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扎根在观众身边的县级台如果在栏目设置、节目制作上墨守成规或一味跟风模仿,将失去观众和市场。服务观众,制作不同类型、满足不同收视需求的节目,从观众的需求中寻找栏目创新点,是激发电视节目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一、从实用需求层面定位栏目内容选择消费时代,电视节目不是艺术品,也不是用来评奖的。  相似文献   

16.
相亲类节目从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经过对不良信息传播的规范之后,以更加贴近生活的面貌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观众的角度分析相亲类节目受欢迎的心理因素,即满足了观众的社会需要;节目带给观众心理上的惊喜感;节目引起观众心理共鸣从而产生移情.以力求为相亲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条思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观众听不懂你的笑话没关系,你不用被强迫着灌输观众资讯,你可以照自己的意思编剧,观众看不看得懂无所谓,我想观众也很高兴被挑战,他们希望被看做是有文化的成年人。"——一位HBO高级总监说  相似文献   

18.
沈浩 《新闻大学》2002,28(4):20-25
一、引言 谈及观众研究就不能不提到霍尔的解码概念。斯图亚特·霍尔(S.Hall)在《电视话语的制码译码》一文中,将观众设定为三种解码立场,即“支配”、“协商”、“对立”,并由此确立了观众在解读中的积极角色的位置。由解码概念而发展出的民族志的观众研究颇具人文的意味,重点考察阶级、性别等观众主体因素对于解码的影响,这成为70年代以来观众研究的一大趋向。  相似文献   

19.
陈昕 《东南传播》2022,(9):126-129
本研究通过在直播间参与观察主播和观众的行为来搜集资料,分析网络主播是如何进行“自我商品化”的,观众又是如何参与到这一商品化的过程当中去的。网络主播将自我包装为一种商品,通过语言性策略和非语言性策略将自我呈现在直播间当中供观众进行消费。观众通过留言评论和主播实时互动,共同建构直播场景,并通过送礼行为参与到主播“自我商品化”的过程当中。主播身体的异化是主播和观众“合谋”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线网络以及各种基于网络的应用软件的发展,博物馆也开始依托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为观众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正是利用现代技术为博物馆社会功能提供的一种全新模式。苏州博物馆率先向观众推出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服务方式,并据观众的使用需求和建议及时升级软件功能,使其成为一种真正为观众提供博物馆全方位信息的导览手段,进一步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