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家长下午去幼儿园托、小班接孩子时,常常会问老师:“我家宝宝今天吃饭好吗?”“我家宝宝今天睡觉怎么样?”吃饭和睡觉,是低龄孩子父母最为关心的两件大事。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2.
每年九月初都是幼儿集中入托(园)的时段。人们经常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清晨,妈妈(或爸爸)拉着或抱着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很不情愿,不住地喊:“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说“我们不去幼儿园……”,可家长迈向幼儿园的步伐却丝毫未减慢。孩子生病需要打针,他(她)不停地哭闹着:“我不要打针!打针很痛……”一些父母会安慰说:“不怕,我们不打针。打针一点都不痛……”当孩子被父母带到护士面前,当他感到针刺到的疼痛时,他就会发现父母刚才在骗自己。  相似文献   

3.
衡衡家所在的小区里有一个很好的幼儿园.幼儿园外有大片的草坪.木制的攀爬架和滑滑梯.还有专门的游泳池和游戏室,真是漂亮极了!衡衡早就无比向往地说过: “我以后要在这里读书。”但是.前不久的幼儿园入园体检发现衡衡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即通常所说的小三阳,这个幼儿园拒绝了他。后来,衡衡妈妈好不容易联系进了一个私人幼儿园,可是衡衡每天回家都要缠着妈妈去小区里那漂亮的幼儿园: “我要上这个幼儿园!”衡衡妈妈一直为这事而苦恼.也不知该怎样安慰他。其实.每年像衡衡这样遭遇入园危机的孩子还真不少,这些小三阳宝宝难道真的不能进幼儿园吗?这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吗?到底该由谁来关心小三阳宝宝的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家宝宝在奶奶的眼里什么都好,就是外出时不讲卫生。因为我们家非常干净,宝宝想躺在哪里就可躺在哪里,想坐在哪里就可以坐在哪里,想玩什么(除了危险物品)也不会有人限制他。可是宝宝只要和奶奶一起出门,外面的大部分东西都会被奶奶认定为“脏”“有虫虫,会咬人”。而宝宝却对什么都有兴趣,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有时甚至还会追着老鼠跑。每当此时,奶奶就会怪我这个当妈的不去管管。说句实话,孩子的这些做法,我没感到有什么不好,倒是如果什么都不让孩子碰,孩子就会少了不少乐趣,也会扼杀孩子的想像力。请教专家,我究竟该怎样处理这种矛盾? 山西太原王秀珍  相似文献   

5.
爱心门诊     
孩子只会说爸爸、妈妈等怎么办读者焦吉问:我家的男宝宝,还差1个月就2岁了,现在还不怎么会说话,只是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我在他很小的时候给他听过一些英文儿歌,难道是语言环境太杂了?请专家给予指导,谢谢!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7.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8.
正宝宝入园了,可是,爸妈的心却并没有放下来:老师喜欢我们家宝贝昨天接孩子时,好像他就是满脸委屈。且慢!当孩子哭诉被老师"冷吗?会不会冷落孩子呀?宝贝有点不受老师喜欢,会不会闹腾呀?心里咯噔一下,落"时,父母千万别急着"心碎"。朋友妙妙妈说女儿在幼儿园里特别积极,一有新游戏就会第一个举手并大喊:"我来!我来!"但是老师已经多次说明,只有安静举手的孩子才能尽早尝试,所以妙妙总是排到后面才能玩,她很伤心,回家告诉妈妈老师偏袒其他同学,所以她很讨厌幼儿园。  相似文献   

9.
转眼又到了开学的时间。对即将入幼儿园的宝宝来说。是他们离开家庭。踏上社会的第一步,想必有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正在发愁,担心着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吃不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虽然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但在去年的现在,我家宝宝也要入幼儿园了,身为人母的我和其他家长一样也有着太多的担忧,太多的不放心。  相似文献   

10.
每天下午接女儿,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妈妈,我饿了,我要吃东西。”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女儿的胃口吗?但不可能每天都不合胃口啊!女儿在家吃饭一直是奶奶喂的,不知在幼儿园老师是否喂她吃饭,是否会鼓励她多吃一点?女儿吃得慢,过了吃饭时间会被收掉饭菜吗?我非常不放心。女儿身体瘦弱,吃东西很挑剔,吃饭一直是个大难题。幼儿园活动量增大了,又没有零食吃,小小年纪饿坏了怎么办?我向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但老师说她吃得还可以。是不是幼儿园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很“正常”的事?我多么希望老师理解我的焦虑情绪,我甚至想,能否让奶奶在午饭时间…  相似文献   

11.
听孩子的话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说到各自的孩子,朋友说:我这孩子特别不听话!”我笑着问:那你听孩子的话了吗?”他一愣,问:“我还用得着听他的话?”我点点头说:“你如果认为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那就得听他的话——是听他说话。如果你能做到主动抽出时间听他说话,如果你总能做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再发表意见,如果你发现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偶尔有道理,你也能虚心地接受,我相信,他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你就不会抱怨他是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时,我也认为所谓家教,就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12.
先介绍一下我的外孙:沈青君,小名青青,五星幼儿园的学生。说他聪明吧,聪明得有点淘气;说他笨吧,又笨得很可爱。这种特点,早在他进幼儿园之前就有了。举个例子:妈妈特别喜欢他的时候会唤他“青青是妈妈的好宝宝”,他在特别喜欢妈妈的时候也会学着说“妈妈是青青的好宝宝”———他不知道“宝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喜欢谁就叫谁为“宝宝”了。你说青青这孩子是算聪明还是算笨呢?还有,他生病时,怕打针,更怕吊盐水,每到这时,妈妈就要劝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谁知他不知不觉把话学过去了,和妈妈睡觉时,睡相很坏,一只手臂架到妈妈的肩上,一…  相似文献   

13.
李俊兴 《师道》2008,(7):114-114
快一岁的孩子歪歪扭扭地学走路,不小心撞到了凳子上。孩子放声大哭,奶奶一边抱着宝宝,一边拍着凳子说:“你这臭凳子真不乖,撞到宝宝了!宝宝不哭了,我帮你打凳子了!”奶奶无意间教育孩子要学会转嫁责任。  相似文献   

14.
我带小小班,每天早上迎接孩子来园,总是令我头痛:几个新入园的孩子哭;一些来了一段时间的孩子,当要和父母分离时,也不禁泪流满面。我在孩子情绪还没酝酿上来时,用迅速分离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避免孩子哭闹,虽有些效果,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一天傍晚,佳佳的奶奶来接她,佳佳扑到奶奶的怀里,一副委屈的样子。佳佳的奶奶对我说:“我们佳佳,回家不高兴啦!说每天来幼儿园,就喜欢让老师抱一抱,抱了就特别高兴!”我听了点点头。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09,(6):122-123
宝宝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听很多人说.孩子入园后因为不会自理会遇到一系列的麻烦。我应该怎么帮他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6.
阿宝的礼物     
阿宝上幼儿园了。阿宝家的老保姆……啊!不!不!阿宝可从来不这样说。这是他的好好奶奶!要晓得,阿宝生下来,就是好好奶奶抱大的呀!现在,好好奶奶要回到乡下老家去了。这几天,阿宝家就象过节似的热闹。早上,妈妈挎上竹篮,去买鸡买鱼;下了班,爸爸陪好好奶奶去看戏、看电影。昨天,他们  相似文献   

17.
一天,我和儿子琛琛刚刚吃完晚饭,爷爷、奶奶便来看宝贝孙子了。爷爷问:“琛琛,你今天在幼儿园淘气了没有?”琛琛歪着脑袋说:“没有。我班谢俊小朋友罚站了,他‘没治了’。”爷爷、奶奶听了他的话,都很吃惊。我问:“谁说他‘没治了’?”“老师说的。”爷爷当着我这个幼儿园教师的面说:“你们当老师的怎么可以这样不喜欢顽皮的孩子!”奶奶也说:“现在就‘没治了’,那以后上中班、大班、小学怎么办呢?”老人的这一席话,对我有很大触动。的确,有的幼儿园教师(包括我在内)往往对一些顽皮、不听话的孩子,总感到有点头痛,态度比较冷淡,有的甚至于会说出“没治了”之类的  相似文献   

18.
刚入园的孩子,似乎生病是不可避免的。其实,预防措施做得好,生病并不是入园的"必修课"!金秋九月,又有一批孩子将进入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妈妈们的心也被宝宝带着一起入园了:他会不会哭?他吃得惯幼儿园的饭吗?他会不会尿裤子?……当然,其中最让她们担心的,莫过于孩子是不是会生病——因为都说刚入园的孩子爱得病!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和我的妻子在喂养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发生分歧,但经过一段教养孩子的实际锻炼,我们毕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在辛苦之余也尝到了和孩子同乐的甜头。但是,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不允许我们长期沉浸在这种与子同乐的情景中,我们必须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去。这也是许多年轻的父母必然要碰上的问题。我们虽有思想准备,但真到送儿子去托儿所的时候,却又有些舍不得,特别是我的妻子,忧心忡忡。儿子哭了,没人抱怎么办?尿布湿了,阿姨不马上给换怎么办?别的小孩抓他、挠他怎么办?吃不饱怎么办……好象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同一天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我劝妻子不要动摇,坚定地把孩子送托儿所。托儿所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它有热心的老师,丰富的玩具,充分  相似文献   

20.
宝宝长大了     
1宝宝快三岁了,还总是让妈妈抱着他。2妈妈带宝宝去超市,妈妈说:宝宝,下来自己走吧。”宝宝说:不,妈妈抱着我!”3妈妈带宝宝去做客,妈妈说:“宝宝,下来自己玩吧。”宝宝说:不,妈妈抱着我!”4妈妈带宝宝去游园,妈妈说:“宝宝,下来自己走吧。”宝宝说:不,妈妈抱着我!”5妈妈带宝宝来到幼儿园,妈妈说:“这里的小朋友不让妈妈抱,他们都长大了。”6宝宝说:我也长大了!”宝宝长大了@王晓婕 $华泰工作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