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篇小说《贵妇画像》被公认为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的亨利·詹姆斯在小说中娴熟地运用了心理分析的艺术手段 ,将作品的表现对象从外部事件转移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另外 ,詹姆斯又一次采用国际主题作为其创作的中心素材 ,并使用隐喻手法 ,描写了一位天真、单纯的美国姑娘 ,为追求自由和独立来到欧洲 ,最后其个性被她所追求的“自由”所毁掉的心理历程。小说所达到的反讽艺术效果从另一方面奠定了亨利·詹姆斯作为美国小说艺术大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亨利·詹姆斯擅长心理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真品》是其代表作之一。《真品》是一篇以市场和艺术为主题的小说。本文以《真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说的创作背景,艺术与现实,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来展现小说所要探索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一个复杂的现实。同时詹姆斯还用细腻的文笔展现出其对人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是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通过阅读和分析他的小说,我们总结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写作风格:国际文化题材、心理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这些特点都详细具体地体现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  相似文献   

4.
汤仲雯  刘仪华 《文教资料》2011,(9):32-33,27
把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搬上银幕是许多西方电影人的一个夙愿。至今,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已经获取了丰硕成果,譬如著名导演霍兰的《华盛顿广场》。文章比较了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发生的衍变,并探寻了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虽然亨利·詹姆斯早期所创作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通过对小说叙述技巧的分析,结合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詹姆斯在创作小说时进行了创新,使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特色。一方面。他将小说视角转化为女主人公的内在意识;另一方面,他将传统小说对情节的关注转化为现代主义小说对人物刻画的关注。对叙事视角和叙述艺术的创新是詹姆斯对现代主义小说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丁璞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7-20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本文选取了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象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按文化地域分,她们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各自又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7.
亨利·詹姆斯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作品也具有印象主义色彩。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他就明确提出:"一部小说是一种个人的、直接的对生活的印象。"从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特点来欣赏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黛西·米勒》,可以发现它具有浓厚的印象主义色彩。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叙述视角,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及光与色彩的描绘,可以解读印象主义色彩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亨利·詹姆斯生于新旧价值观交替的时代,他一生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他的前期创作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并在借鉴前人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的转变和心理分析的深化。他刻意求工的不是外部行动和细节的真实,而是心理的真实;并且,他摒弃了无所不知的“讲故事人”,而是通过小说中一个有洞察力的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本文就以他的前期创作为基点,追寻其小说风格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心理现实主义把"心理"和"现实"有机结合,二者互为补充又相互依存。欧茨在小说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他们》中三位主人公的生存背景、个人成长及心理发展的解读,来探寻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和其中的道德及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应用叙事学中的内聚焦理论,对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詹姆斯作品中固有的心理描写开创了文学创作心理描写之先河,这种创作手法一改现实主义初期刻板的人物形象塑造,使伊莎贝尔的形象因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栩栩如生。因此,詹姆斯通过内聚焦手法所展示的这幅心理画像实际上是一个立体画像,画像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俄国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成就而著称于世。其以梦境凸显心理的艺术手法更是文学创作领域一个全新的开拓,是对传统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一个突破。他之所以钟情于梦境描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本文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往作品的梦境描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寻了梦境描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作品中的作用,并深入剖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钟爱梦境描写的创作缘由。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马克·吐温对笔下的美国现实进行了批判和揭露。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体现了对美国社会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批判和讽刺,使读者通过这一作品了解了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
实在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哲学的发展史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的争论。无论是从知识论的意义上还是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就连许多知名的哲学家在论述实在论时也难避其片面之嫌。而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在这方面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实在论思想主要体现于其代表作《善的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14.
尤奈斯库的戏剧以荒诞的形式和荒诞的内容而称,然而在其荒诞风格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在他的剧本里,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变成了抽象的公式或空洞的口号,夸张成了他表现荒诞的一个重要手段。他的创作手法不是现实主义胜似现实主义。荒诞的形式与荒诞的内容有机结合是戏剧创作上的一个创举。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命运进行深刻认识和思考的一种全新表达。  相似文献   

15.
斯坦培克在人们的视野中主要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但象征手法在其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其代表作《人鼠之间》和《愤怒的葡萄》为例,探讨其写实与象征融合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伟大诗人杜甫以现实主义诗歌享誉盛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是诗人的良知。而这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不幸的,他一生漂泊不定,生活艰难,尤其晚年的名作《登高》更是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叶以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蜚声全世界,作家作品众多、理论构架完整,造成了拉丁美洲文学的空前繁荣,其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给小说的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比它早两百多年的曹雪芹却在其作品《红楼梦》中已娴熟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袁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先生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观点以其与现实的贴近性显示出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其报刊的读者观,对我国现在的报业仍不无启示,也重新得到越来越多的邹韬奋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前参议员富布赖特,是活跃于冷战时期的美国著名政治家,其外交思想主要包括国际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方面。从其倡导的富布赖特项目和他对冷战的看法两方面清晰可见其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20.
马拉默德是继辛格、贝娄之后出现的又一个著名美国犹太裔小说家。他的创作力图以鲜明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心性的理解和体现,在驳杂多变的当代美国文坛上自立风格,独具特色。在众多的犹太裔作家中,马拉默德是犹太性最强的一个,同时他的作品中体现的犹太人道德责任主旨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