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靓  王勇 《新闻世界》2010,(7):134-136
央视虎年春晚因植入式广告而饱受诟病。广告植入方式生硬,植入广告数量过多,以及忽略受众心理是引发受众反感的主要原因。讲究广告植入艺术,把握好植入广告的度,以及注意广告植入的时机和场合,是虎年春晚留给媒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10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关于虎年春晚的争议却没有平息。大量的植入式广告让观众感叹央视为何如此“就差钱”?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植入式广告在央视春晚中屡有出现: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就曾巧妙地植入了搜狐网的宣传广告,百度老总李彦宏在春晚的“频频露面”也被认为是植入的广告。虎年春晚的植入式广告更是遍地开花,变本加厉:仅赵本山的小品《捐助》就植入了好几个广告:搜狗、国窖1573等,而在其他小品中,土豆网、鲁花花生油以及洋河蓝色经典等也被植入。在刘谦的魔术表演中,刘谦煞有介事喝的汇源果汁,也是企业植入的广告。这些植入广告给央视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收入。据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2010年  相似文献   

3.
2010年央视春晚与往年春晚一样,播出后便引起诸多争议,植入式广告成为央视春晚重大的争议点,观众对节目中横行的植入广告产生了异议,众多网友戏称,央视以前是"在春晚中插播广告",而虎年春晚是"在广告中插播春晚",抱怨植入广告的数量过多,对央视来说是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4.
王传涛 《声屏世界》2011,(12):69-69
春晚,这些年,穷得只剩下钱了。先看一组数据,央视春晚广告收入2002年为2亿元,2006年接近4亿元,2009年已接近5亿,2010年虎年春晚超过6.5亿元,2011年兔年春晚做到了“无植入广告”,但据了解也有7亿收入。除此之外,最喜爱的节目冠名和零点报时的报价在2010年曾经分别达到过11099万和5201万元的天价。可以看到,春晚已经不是当年的春晚了.春晚的节目质量是否下降可以先放在一边,  相似文献   

5.
东方早报报道:9月26日,以汇聚力量,成就传奇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12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沟通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央视透露明年春晚将继续拒绝广告植入。以往春晚备受关注的广告形式一般有三点:一是晚会开始前  相似文献   

6.
侯志辉 《声屏世界》2011,(2):97-100
2011年开年以来最大的广告事件,是央视春晚宣布"绝不植入广告",总导演陈临春一再肯定的强调:"兔年春晚绝对没有植入广告!"后来澄清为"语言类"。但是,这样就能取得大家好感么?正如有一个网友说:不植入广告就一定不会受到批评么?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春晚并不陌生,春晚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媒体趋势的到来,央视晚会中也开始加入了大量宣传企业产品的广告,这种新的广告方式被称为植入式广告,本文共使用了访谈、调查问卷及分析三种方法,分析了各种春晚植入广告的形式,并对它们的存在问题进行了相关探析,其中也涉及到了影响因素及关注度等问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大众对植入广告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带来更多企业对植入广告的成果研究,除此之外,本文所提及的植入式广告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模式,对诸多学者也同样具有相关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已经多年不看电视,也不看"春晚"。听人说,今年的央视"春晚"是第一个没有广告植入的"春晚",还是很吃惊。我原来以为,"春晚"作为一个让全国人民除夕娱乐的节目,本来就不该有广告,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很幼稚,很无知:假如是这样,该耽误多少商家赚钱,该贻误多少宝贵的商机。  相似文献   

9.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2,(4):25
关于央视春晚,本刊的调查显示,有近3成的人收看了央视春晚3/4左右的节目,对其取消植入广告表示赞赏。有一半多的人认为地方卫视春晚和网络春晚会对央视春晚构成威胁,参与调查者希望明年  相似文献   

10.
虽然虎年央视春晚已经尘埃落定,但似乎热度不减,网上关于春晚的讨论也始终没有降温,刘谦的魔术、赵本山的小品、到底是春晚插播广告还是广告插播春晚成为今年春晚的焦点话题。说实话,这届虎年春晚质量远不如春晚初入江湖之时,甚至也比不上去年的牛年春晚,其程序衔接不够、节目亮点不多成为广为陈诉的弊端。这也一再印证了春晚今非昔比的评价,成为老百姓一年一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大餐。尤其是赤裸的广告植入,使其令人反感的程度更是过于往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广告风起云涌。从春晚到热门电影、电视剧,赞助商的急功近利、制片人的唯利是图、导演者的鱼目混珠,让繁芜的植入广告挤入影视作品,登上荧屏。而受众的各种不满与抵触,也开始在新闻媒体对广告无序植入的不断揭露与批判中潜滋暗长,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央视春晚在观众见仁见智的评价当中锐意改革,直面批评,推陈出新,从节目形式到舞台架构无不有大动作,在观众较为排斥的广告方面,亦取消了冠名、植入、插播等形式。然而,蛇年春晚中一个插播于节目间隙的广告,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以及舆论的持续关注和广泛赞誉。这个名为《迟来的新衣》的广告是央视《春节回家篇》系列公益广告之一,出现在反映农民工题材的小  相似文献   

13.
临近年关,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再次成为舆论热点。早前的11月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兔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在央视广告招标发布会上郑重承诺:2011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绝对不会有植入式广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视传媒中出现了很多怀旧内容。最有轰动效应的,莫过于2010年春晚小虎队与王菲的出现。影视娱乐的传播中,正确植入怀旧情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5.
眼下,影响作品中的植入广告正在争论声中步步为营。植入广告的形式也接连升级.由单纯的冠名和植入式发展到全资金定制。然后。无论是在具体操作还是法律监管方面.植入广告的规范问题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6.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7.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8.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9.
张媛 《新闻前哨》2010,(8):87-89
植入式广告诞生于网络,却集中投弹到了今年春晚。从刘谦忍不住还是喊出“汇源”二字,到赵本山小品里一箭三雕的广告组合,再到被郭迭反复念叨的几颗被疑似“土豆网”的杰作小土豆,植入式广告可谓时下热点。有人说这类软广告保持了春晚的连续性,不用再忍受以往的广告插播,有润物无声之效。确是“润物无声”吗?在电视采访和网上投票的结果中,许多人对今年春晚的广告搭售怨言颇多。本文对我国植入式广告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1,(1):4-4
影片植入广告嚣张不起来了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近日发表言论,对于国产影片中日益嚣张的植入广告以及映前广告,接下来会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规范.解决观众和媒体反映强烈的植入广告过多、映前广告过滥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