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新课:(课件,观看图像资料)师:这是农民以前种地的情景。现在用拖拉机耕地,联合收割机直接就把粮食运回家。你们看,现在农业发生了多大变化呀!今天,咱们一起学习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完后,全体读)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师:看到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生:我想知道农业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师:要想弄懂这些问题,咱们得好好读课文。师:我很喜欢这篇课文,老师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老师读完了,你们现在想做点什么?生:老师我给您提个意见,我觉得您读得太快了。师:谢谢你,我一定接受你的…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案例一位教师教学《雨中》,在培养学生语感敏锐性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该教师是这样揭示课题的:师:今天我们学习《雨中》(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与什么有关?生:与雨有关。师: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生:该写清楚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得怎样,在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师:我们读这篇课文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呢?生:要搞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雨,雨下得怎样,事情与雨有什么关系。师:你看,读题时这么一想,不仅能对课文内容先猜一猜,而且能帮助我们初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这还不够,猜了以后,还要在阅读中进…  相似文献   

6.
【课堂实录】师:自然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课件播放各种声音)生1:我听到了鸟叫,想到了鸟在树上叫喳喳。生2:我听到风在呼呼地吹。生3:我还听到了小溪在哗哗地流淌。师: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如同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音乐厅。就让我们一起在这广阔的音乐厅里听一听秋的声音吧。(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师:打开课文,听老师读课文,感受一下秋天有哪些美妙的声音?(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这篇课文吗?生(齐):想。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和同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片段一:据题生疑,激趣助读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黑板”跑了》(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黑版”前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生2:黑板是没有长腿的,怎么会跑了呢?师:同学们,老师刚读课题时也为这两个问题而纳闷呢。这可是很  相似文献   

8.
<正>一、欣赏珍珠,激趣导入1.同学们,这是什么?2.ppt出示珍珠的图片。这是怎样的珍珠?3.这些又是什么呢?(PPT出示沙粒图片)这些沙粒看起来怎么样?4.这样一颗小小的沙粒,看起来那么平凡普通,但是最后却能变成珠光闪闪的珍珠,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5.生再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分清自然段1.师:"我们来读读课文好不好?"生:"好。"2.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99页,请听清楚要求(PPT出示):A.读的时候请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B.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读课文)3.师:大家都挺认真,那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这里要  相似文献   

9.
正出示学习目标师:(模仿小朋友的声音)小朋友好,只有小朋友的声音是最好听的。刚刚跟小朋友见了面,李老师很高兴,你们是几年级啊?生:二年级。师:看,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巧的事情!我在台湾教的也是二年级哦。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台湾的课文。你们读过了吗?生:读过了。师:课题叫什么?生:北极熊学游泳。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天40分钟里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呢?(课件出示四个学习目标)这是一个楼梯,希望这40分钟我们能够把楼梯爬完。第一,自己读书,自己提问与追问。第二,  相似文献   

10.
情景再现:第一次质疑:针对课题的质疑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块儿学习17课——生(全体学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1:地震是怎么回事?课文写的是哪里的地震?生2:课文写了父与子的什么事?生3:这对父与子最后怎么样了?这是一对怎样的父  相似文献   

11.
[案例]苏教版第十一册《山谷中的谜底》让学生用猜谜的形式乐读与激读,找到课文中的谜面和谜底后。师趁热打铁:谜面与谜底我们都知道了,课文也该结束了,行不行?生大声说:还不行!师微笑:哪我们还应该解决什么?把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生: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生;故事给了  相似文献   

12.
一自读,导说内容 师: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师:看老师今天跟昨天有什么不一样? 生:老师今天衣服换了. 师:发现老师换了衣服,说明你们在关注老师.有了关注,才会有关心,才会有关爱.生活中,正是这种关爱,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一件运动衫>.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课时(一)师: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必须”两个字用红笔写出)师:谁来读?(生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生:课文题目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话。题目中有一个双引号。师:你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生:“必须”两个字是用红笔写的。师: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生:是为了强调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师: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一般在“说”的后边加上冒号。(板书:)这是谁说的话?(爸爸)(板书:爸爸)师: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放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画画带有生字的词。让老师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努力。评:自然…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落了“这样”二字。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生:我叫×××,谢谢老师这么真诚。师:(补充“这样”二字)请同学们读课题。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师:这是你们三读课文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问号,代表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5.
师:小朋友,课文我们已经会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稍过片刻,有两三个学生举手) 生:为什么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呢?在海洋里睡觉行吗? 生:为什么不在小溪里奔跑呢? 师:对呀,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能互相交换吗? 生:老师,我知道,海洋里  相似文献   

16.
我执教“人民币的认识”一节课,离下课还有10分钟。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方法,懂得了怎样珍惜和爱护我们的人民币,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老师,我今天带了港币,您怎么不讲呢?师:今天学人民币,不学港币。生:你干吗带港币,不带人民币?生:港币有什么好学的。生:老师,您说这港币和人民币哪个值钱?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们认为哪种币更值线?生:港币值钱,有港币可以住阳光大酒店,喝早茶。生:人民币也可以住阳光大酒店,喝早茶呀。生:港币可以买股票。生:人民币也可以买股票呀。生:100元港币可以换到100…  相似文献   

17.
师: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我被课文讲的几件事深深地感动了。你们呢?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件事,为什么喜欢?仔细读一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说你的读书感受。生:(读文,同桌交流)师:谁愿意跟大家谈一谈?生:我喜欢第2自然段写的这件事。(读第二自然段)我感觉到作者的家长能告诉孩子实情,而不是欺骗他,说明他的父母很尊重孩子。这里的“欺骗”我认为是“哄骗”的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从题目可以知道《花钟》就是用花草做成的钟。生活中有人见过花钟吗?生:我在哈尔滨车站见过花钟,还在香港见过一种长方形的花钟。……师:你们非常留心观察生活。今天老师这里就有一座用“花草”做成的钟。(教师出示花钟教具,并挂在黑板上)我国和外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花钟,你看(课件出示南京、台北、哈尔滨、俄罗斯、日内瓦等城市的花钟。)这些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那么,课文中作者介绍的花钟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轻轻地把书打开,听老师读课文,你们也可以轻声地和…  相似文献   

19.
<正>一、借课题,读好反复句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生:雷锋叔叔。师: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让我们朝着远方呼唤——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师:如果我们急切地想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还可以把“你在哪里”重复读一遍。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师:听老师读,看看有什么发现。(范读)  相似文献   

20.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什么内容呢?(板书课题:照镜子)生:照镜子。师:你照过镜子吗?生:照过。师:对,每个人都照过。那么在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镜子里有什么呢?生:自己。师:那你把一个物体放在镜子前面呢?生:会看到那个物体。师: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物体或人物是真实的吗?生:不是。师:我们可以把在镜子里看到的物体或人物叫做“像”。(板书:像)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像镜子一样,照出物体的像呢?生:有水。师:什么样的水,老师杯子里的水吗?生:不是,是池塘里碧绿的水,可以映出人的像。师:哦,还有吗?生: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