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地区第一线培养创造型、能力型、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专业设计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专业设计课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导师负责的工作室制 ;设计课题要结合实际 ,面向社会实践 ;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评价方式 ,让校内外各方人士评价 ,接受社会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付晓莉 《大学教育》2013,(12):43-44
文章分析了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现状,提出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设计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通过介绍中原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在产学研合作、学生工作室、学生赛事、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以设计课题实作为中心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提出、工作室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培养高等艺术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作用等方面,对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一、国内"微工作室"教学模式现状分析通过中国知网等查询,高职院校有关"微工作室"教学成果的文章不多。郑莉珍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微工作室"创新教学模式探究》一文,从设计专业教育理念的核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角度出发,对包豪斯的创建者格罗皮乌斯的"工作坊"到"现代工作室",在近几年职业教学中因学生多而指导教师少,往往使教师指导力不从心,同时不能让每位学生享受工作室带来的真正情境化实战过程,  相似文献   

5.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与实践相融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开设的课程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教学改革创新,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方能更好地体现其教学优势,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本文以苏州科技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站交互设计》课程为例,阐述工作室教学模式下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实践,借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设计不断发展及其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全能型设计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室内工作室"教学模式为例,适应于"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意在说明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设计专业能力与就业岗位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环境艺术专业是目前高校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涉及了环境心理学、园艺、美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学习时会在繁多的课程中迷失方向。而工作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能力与社会实际脱轨的问题。本文就工作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环艺设计与技术实践的结合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滁州学院为例,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办学定位、多元融合的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及课程体系建设等几个角度,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时洁 《文教资料》2021,(2):174-175,133
校企联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新兴模式,不仅有助于校企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还可持续拓展学生设计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该模式在实践中存在教学主体单一、资源配比不当、校企合而不深等弊端,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工作室制的“1+N”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为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工作室模式教学已被引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设计项目一直是工作室教学模式展开的关键。本文从城市VIS设计项目出发,以阜阳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工作室,在教学流程的推进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完成设计任务。探索了以城市视觉形象塑造为主导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