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衢州,文化积淀之深厚,亦体现在家乘谱牒的修纂中。文章概述衢州谱牒的修纂与收藏,重点介绍国家级珍贵档案(清同治版)《清漾毛氏族谱》,并择要论述衢州谱牒在志书编纂、学术研究和名胜古迹保护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衢州谱牒的修纂与收藏,重点介绍国家级珍贵档案《清漾毛氏族谱》,着重论述衢州谱牒在志书编纂、学术研究和名胜古迹保护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谱牒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史学、社会人类学和图书馆学界,而实际上谱牒应归属于档案范畴,谱牒的性质与功能符合档案的定义。明确谱牒归属于档案范畴有助于推动谱牒档案的开发利用,也有助于档案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谱牒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应从树立谱牒档案保护意识做起,同时,应摸清家底,为谱牒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奠定基础;遴选技术,为谱牒档案抢救与保护提供方法支持;多方筹措,保证谱牒档案抢救与保护的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5.
古壮民族尊祖重本观缺失,没有谱牒文化。壮族谱牒起源于土官谱牒。土官谱牒发端于明,盛于清和民国,并在壮族谱牒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壮族谱牒很有分量部分和最早形态。通过探究土官谱牒起因,分析壮族谱牒特点,反映壮族社会群体不断接受、认同汉文化的进程,是壮族社会历史发展必然。  相似文献   

6.
徽州素有"谱牒之海"的美誉。谱牒作为原始资料,可以反映社会历史实态。学界逐渐从不同角度研究徽州谱牒档案,既有对传统领域的承继,也有对新兴领域的探索,出现了对徽商、徽州教育、徽州宗族、徽州文化、家谱理论五大领域的研究。还有诸多领域尚未开垦,要加强分科研究,将谱牒档案数据化、数字化,使学科研究系统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谱牒的概念与起源,结合平顶山市图书馆谱牒收藏的缘起与收藏情况,阐明了收集整理、开发利用谱牒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图所藏《仙源类谱》与《宗藩庆系录》皆为赵宋王朝的皇室宗谱,传世孤本,至为贵宝,惜乎皆为残帙.本文在探研两书内容、特点以及宋代皇族谱牒修纂制度的基础上,考索出其编修者及成书时间,并指正目前两书在著录及装函上的不当之处.进而提出馆藏《仙源类谱》或析分为两种书,《宗藩庆系录》析分为三种书,才更接近历史的本真面貌.  相似文献   

9.
石梅 《图书馆》2006,(2):97-99
介绍谱牒文献的源流、特点及其在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论述谱牒文献的意义及其局限性,认为应秉持“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治学态度,充分挖掘谱牒文献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谱牒研究在大陆重新成为文化研究热点,进一步开发利用谱牒成为收藏机构和有关研究者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就当前该项工作应如何开展,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陈文革 《图书馆学刊》2007,29(4):117-119
谱牒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蕴藏着大量有关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宗教史、地方志、人物志等资料。大量的谱牒资料印证了闽台两岸缘: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形式文化成果,谱牒档案记录了我国姓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为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开发素材.姓氏文化产业的壮大在丰富谱牒档案体系的同时,也赋予了谱牒档案新的属性.在当今经济环境下,随着谱牒档案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深入,姓氏文化产业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张程 《兰台世界》2010,(4):27-28
谱牒,是古代记述家族、氏族、宗族世系的档案史料。本文在对谱牒生存过程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谱牒应归属于档案范畴。目前研究谱牒的人士主要集中在史学、社会人类学和图书馆学界,档案界在这个领域并无话语权。档案界应该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更多地参与到这个话语圈中来,以完善自己的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5.
谱牒,是古代记述家族、氏族、宗族世系的档案史料.本文在对谱牒生存过程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随着谱牒研究重新成为文化研究热点,搞好谱牒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而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谱牒资料的价值则是开发利用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文章分别从社会意义、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分析了谱牒资料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明代文集的渊薮--"四库"系列书中存在着大量的谱牒序跋;但因其庞杂、芜乱而乏人整理.作者详细稽考其同的明人谱牒序跋,共辑录、确认1595篇,这些篇目主要出自明代南方文人之手,江西籍文人尤其热衷于为谱牒写序作跋.文章从布政司、府、县三个层级对所录谱牒序跋的地域分布分析,指出长江下游流域及以南地区是谱牒序跋分布的密集地,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昌盛的人文、完备的家族制度以及发达的经济是造就"谱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口传"与"结绳"谱牒作为文字产生前的记忆性档案资料,它们所承载和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部族、家族的历史变迁,而且是家族世系相传的有力证据。作为少数民族文字谱前形式,"口传"与"结绳"记忆方式同样具有谱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谱牒作为记录性历史档案资料,以其丰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家族世代族系的繁衍、变迁的历史经过。满族谱牒形制问题研究是满族谱牒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满族谱牒的历史演进中"索罗条子"谱的分析,来确定其谱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钱云祥  李瑛  黄萍 《浙江档案》2003,(10):25-25
谱牒亦称宗谱、家谱、世谱、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谱牒历史悠久,自西周始有《世本》,后绵亘数千年不衰,至清时,臻于鼎盛。据对图书馆、博物馆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存世的谱牒有五万部,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方志学的兴起,民间谱牒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几近湮没的民间谱牒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同时,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民间谱牒学向各行业、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