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以往的研究成果[1-3]表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学习成绩、心理健康、个性创造力及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2.
家庭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关系及性格、家庭的文化氛围几个方面探讨了家庭影响与大学生犯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成员数量增加,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改变。良好同胞关系可以使儿童迁移相关经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准备,而不良同胞关系会造成儿童社会适应困难;亲子关系在新家庭环境下可能产生隔阂,这不利于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发挥;祖辈参与抚养的家庭中,祖辈生活习惯、个性品质和育儿观念也会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文章从直接和间接关系变化的角度出发,阐述由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所形成的家庭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学变量,对长子女的社会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出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紧密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显得更重要,而家庭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一、认识家庭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家庭意识,它反映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从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标准,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意识包括家庭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加强家庭道德环境的审美构建是新时期弘扬家庭美德的必然要求。从伦理道德角度,认真分析了当前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的新变化,阐述了家庭环境的审美要求、家庭职能的道德要求和家庭道德环境的审美构建。  相似文献   

7.
【和谐家庭关系的含义】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儿童赖以成长的家庭,主要由父母、祖辈、儿童自身、儿童的兄弟姐妹和其他有关人员等家庭成员组成。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关系的状态,影响着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和速度。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保证。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家庭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蔡君 《家庭教育》2000,(11):17-17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何在家庭中建立民主氛围,培养家庭成员民主意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建立家庭中的民主气氛,培养家庭成员的民主意识,首先要正确处理民主气氛和父母的威信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正确理解父母的成  相似文献   

9.
家庭环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人际环境,二是由家庭的室内装饰及布置所形成的物化环境。人际环境,诸如家庭关系的和谐、亲切融洽的情感与温馨的气氛等等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大家都已有一定的认  相似文献   

10.
家庭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者必须关注被教育者的家庭环境。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家庭成员间的格局、态度及处事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趋于小型化的家庭,其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利用大学生家庭的影响力加强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学习等第学生家庭环境变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的提出学习困难学生(本文界定的学习困难学生,指智力正常,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要求的学生,以下简称“差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家庭环境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家庭环境包含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类变量(见马和民:“家庭环境与学业成绩”,《教育研究》,1990年第2期)。主观性变量指家庭教育中与家长本人的观念、意志、行为等相联系的因素,如教育期望、教育方式、家庭成员间的交往等等;客观性变量指与家长本人身份、社会地位等家庭各种客观条件相联系的因素,如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等等。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一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和进步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日益重视 ,离婚率在不断的上升。好多的家庭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地震。与此同时 ,由于离异而造成的子女在心理、道德、行为上的变异与教育问题 ,却不容乐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课堂。社会的 ,时代的要求往往通过家庭环境 ,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言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 :“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的确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重大。目前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在现实生…  相似文献   

13.
婆媳关系是复杂、微妙、难处的家庭成员关系,因而在家庭关系中,从古至今婆媳间的冲突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永久话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而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最关键的是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的家庭关系既是和谐家庭建构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形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婆媳之间的各项差异和婆媳家庭角色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使婆媳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在古代婆媳关系的研究中,婆媳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家庭关系发展的隐患,婆媳关系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本身的中介性和自然情感上的排斥性,婆媳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影响到家庭与社会的稳定,所以当前社会急需要缓解家庭关系中的婆媳矛盾。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给社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渠道。本文通过对现代婆媳关系的研究,描述我国婆媳关系的现状,分析婆媳关系的问题,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婆媳关系中,提出合理的应对办法,协调家庭架构,努力构建和谐家庭。  相似文献   

14.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重组家庭的增多,重组家庭幼儿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的棘手问题。为了让这些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寻找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个新的家庭,我们称此类家庭为重组家庭。重组家庭最主要的特点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而且相对来说,家庭成员也过于敏感。因此,重组家庭中的幼儿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庭环境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无疑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当今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为研究我国家庭环境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独生子女比例上升,优生、优育、优教“三优”工程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使家庭环境与十年之前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之一:家庭居室独门户化由于政府重视住宅建设,成千上万户家庭居住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家庭关系也出现多元化结构,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家庭、暴力家庭等等。家庭环境不同,子女的心理发展、性格特征、学习动力也会发生变化。结合三个案例阐述家庭关系对高职女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尤其是恋爱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细胞,对家庭结构的入微解析,便是对社会群体的解析。《空中庭园》从位于东京郊区某住宅区的普通四口之家入手,用不紧不慢、细腻逼真的笔触描绘了寻常家庭成员间的爱情与亲情、依赖与信任、隐瞒与猜疑,提出了对传统家庭的质疑。家庭成员关系的异化现象反映了家庭伦理和现代社会下人性的真实与人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既重要又复杂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缺陷以及家庭生活环境.本文从这个四个方面阐述家庭环境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一个人自出生起,便处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气氛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十分重要。它通过家庭成员日常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环境。 家庭气氛的分类,除了冷、热之分外,还有诸如进取氛围、团结氛围、敬老氛围、书香氛围;好、一般、差;和睦型家庭气氛、紧张型家庭气氛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