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霞  任红丽 《新闻世界》2011,(11):123-124
本文通过对“百度贴吧”中关于日本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的研究,结合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网络评论作为抒发见解的平台,为网民提供了直抒胸臆、指点江山的空间.网络评论的对象很多,包括私人感情、产品质量、名人轶事、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等.网络评论能否反映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门槛的网络平台向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网络评论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评论,以影响网络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舆论引导面临的重要课题,舆论引导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话语权逐渐转移,"大众话筒"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网络舆论的特性及对主流媒体的影响和出现的问题,探讨"网络舆论把关人"功能强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是当下舆论的主要阵地之一,但由于参与讨论的网民群体构成复杂,且网络舆论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纪实性,因此对网络舆论的讨论从未停息。关于网络舆论是否代表主流民意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以经验学派的视角提出网络舆论不能代表主流民意,而后又从批判学派的视角对经验学派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后再举例论证网络舆论与主流民意之间并非能否代表的关系,而是一个存在交集的场域,且得益于媒介技术与媒介设施的发展,网络舆论与主流民意之间开始出现交融的局面。通过上述研究,作者试图探寻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应如何更辩证地看待网络舆论与主流民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话语表达,新闻评论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并具有生产性力量,推动着社会事件的发展,塑造着公众的舆论生态。本文从话语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分阶段的新闻评论类型及特点。从话语生产与社会事件演进机制结合日本地震分阶段的灾情特点,本文初步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新闻评论分为人道主义话语、启智话语、理性话语和危机话语四种新闻评论类型,四种话语评论类型纵向、动态地构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新闻评论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6.
王永淳 《新闻战线》2022,(6):115-118
当前网络舆论生态呈现“后真相”特征,观点表达和情绪宣泄充斥网络,情绪大于事实,主观先于客观。面对诸多挑战,主流媒体应该更加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建立有效的舆情管理监测机制,运用多元化、接地气的语言语态创新叙事内容,占领舆论高地先声夺人,利用“建设性新闻”强化舆论引导,助力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7.
最近的“苏丹红事件”、“网民签名反对日本‘入常’”等事件更是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之大。如今,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证明,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近年来引起网络舆论关注的三个个案,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认为网络舆论在监督司法时,存在用观点说话、讨论专业化和舆论的群体极化等特点。个案研究显示网络舆论影响了案件的发展。网络舆论过度介入司法可能妨碍独立审判,应该从司法本身的建设、形象的提升和提高公民法律素养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构建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9.
王建丽 《新闻窗》2013,(1):55-55
一、网络虚拟舆论场的概念以及形成 舆论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或区域范围内,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从而消除个人意见差异,符合集体意识,多数人有共同意见和想法,可以自由发表自己观点和想法的场所。而网络虚拟舆论场则是由具有共同话题及兴趣的人们所组成的的网络场所。网络中的成员在现实中散布于各地,他们可以进行交流使大部分人达成一致观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播的认知,其传播情境便利而复杂,呈现多样性特征。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也更加复杂和难于把握。分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对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在肯定网络舆论的积极建构价值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网络舆论在其四个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管理。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互联网应用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主流媒体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主流媒体要认清互联网发展大势,树立互联网思维,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方法,凝聚各方力量,形成舆论合力,不断增强主流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中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个舆论场叠加构成的传播场域中,主流媒体应在传播深层结构上起作用,为社会文化传播提供框架:发挥主流媒体专业优势,建设好重点新闻网站;以主流媒体职业道德和编辑模式规范网络新闻传播活动;把网络信息纳入主流媒体报道框架之内;通过做新媒介的内容和观点供应商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为网络舆论提供框架。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灾难,我国的新闻媒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网络媒体坚持及时、真实、公开的原则,满足了普通民众的信息知情权,发挥了团结稳定鼓劲、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作用,营造了积极、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正在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一只重要的中坚力量,伴随而生的网络舆论正在成为引导主流舆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播渠道、主要受众群和管制方式的差异.纸质媒体与网络产生两个不同的舆论场。对于党报集团来说,党报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和社会舆论的主导者,责无旁贷承担着引导网络舆论的责任。借助党报采编优势,通过视频论坛方式与网络互动是引导网络舆论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BBS论坛好像欧洲中世纪的咖啡馆和沙龙,好像中国古代的茶舍和酒楼,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传播信息,发布观点,展开讨论。强大的互动性使它吸引了无数的网友积极参与,并由此造就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的能力。可是,由于网友参与讨论并非都是真名实姓,因此,网上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民数量的激增,一种新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逐渐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辩证地分析了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两面性,并对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④网络舆论则是公众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一种舆论类型。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其中不少观点和意见迅速聚集、发酵并形成网上舆论,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可以说,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作为舆论的一种类型,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具备舆论的一般特点.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一般是由网络媒介发挥其特殊功能将个人反应机制进行汇集、有机融合并最终形成聚合效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立体化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BBS论坛好像欧洲中世纪的咖啡馆和沙龙,好像中国古代的茶舍和酒楼,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传播信息,发布观点,展开讨论。强大的互动性使它吸引了无数的网友积极参与,并由此造就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的能力。可是,由于网友参与讨论并非都是真名实姓,因此,网上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方向的重要信息源,网络舆论控制在引导、规范网络舆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网络舆论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认真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符合网络舆论规律的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