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特的建筑、深厚的历史底蕴、现代化的演艺中心、时尚的潮流汇集地,1933老场坊已成为上海集文化、休闲、时尚、品味于一体,经典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创意新地标  相似文献   

2.
"向自然学习、跟自然借鉴,从自然中获得灵感来发展我们的思想和想法。"如果说灵感是思想的火花,那么,北京大学谭营教授在智能科学研究中的灵感多来自于自然。  相似文献   

3.
时尚和艺术之间,永远充满着暖昧与激情。他们互相汲取着创作的灵感,而向世人展示着一件件充满诱惑和思考的作品。深秋时节,16位中国活跃的艺术家、设计师在北京798别处空间完成了这次充满乐趣与惊喜的碰撞,给我们带来到一场全新的跨界艺术盛宴。  相似文献   

4.
胡翠云 《科教文汇》2013,(17):168-169
本色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倡导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童言表达童心,呵护童真,激发童趣,释放童语,解放童心。归根结底,本色作文应该是学生悟性与个性的自我展现,它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而本色作文教学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无忧无虑的绿色教育环境中萌发,也让学生的灵感在自由奔放的激情中喷发出灿烂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设计.是生活中的寻常细微事.却也是将小国芬兰造就成设计大国、让世界看见的力量!来自极地芬兰清透澄澈的冰雪灵感.强调创意根植于人性,并与生活.文化及大自然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旖旎的武进教育的长卷中,有这样一处景致:优雅的校园让人心情舒畅,进取的校风让学生昂扬奋发,多彩的文化让农家子弟快乐成长。她,就是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在这里,"和谐"与"文化"在校园中激情碰撞,完美融合,迸发出炽烈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7.
温泉 《科教文汇》2023,(19):18-24
现代化不断重塑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在物质的重重“围困”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甚至对立。人类已经意识到自己被亲手创造的文明所绑架,异化为单向度的人,与自由全面发展的初衷南辕北辙。先哲们对此痛心疾首,奔走呼告,并不断阐释关于“自然”的概念,彰显“自然”精神,回归本原探寻人的自然本性,以期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该文通过对“自然”概念的追溯,梳理总结“自然”概念的真谛和演化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辨析自然教育产生发展的脉络、主要理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最后从生产方式、自然观的演变和现实挑战三个维度分析了自然教育概念产生和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丹麦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时尚设计盛会,10月15日在中国上海创意产业时尚周上开幕。本次会展将重点关注时尚、设计以及社会和环境责任。期间,丹麦首相也在访华期间参观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9.
正艾伦B雅各布斯认为,城市应该是一个给人提供生活空间的美丽而充满魅力的地方,是社会集体成就的最终体现。在这里,人们可以恣意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自由、爱、创意、激情、平静和欢乐等不同元素在这里交织。雅各布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之一,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名。《美好城市:沉  相似文献   

10.
邓潇 《知识窗》2024,(1):51-53
文章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从汤显祖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其元素融入视听编导与创意课程教学,寻找汤显祖文化在地方高校校本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并与现代影像技术和传统文化创意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无数具有创意的灵感表达正在涌现。当中国为世界领先的建筑师、表演者和设计师提供舞台时,她的人民也在以令人惊讶的迥异方式表达自我。”印度人辛默在刚刚出版的《谁说中国没创意》一书的开篇中,对中国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创意自古有之,而当前中国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正在用行动诠释着对创意的无限热情,一场全民创意的热潮正在掀起。  相似文献   

12.
第一链接     
大脑研究新发现在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中“,经济选择”是指动物个体基于其对利益的主观估量在很多选项之间做出的选择。人们早就知道,大脑不同部位中的神经元分别对如数量、颜色和味道等做出反应。现在有研究发现,大脑前额部皮质(OFC)与经济选择中的价值判断有关。这个结论是由短尾猴试验得出的。试验中短尾猴需要对喝水还是喝不同种类的果汁做出选择,它们的OFC中的神经元放电率略有改变,反映其对饮料的评价不同。对人类而言,已知OFC受损会导致饮食失调、强迫性嗜赌和其他涉及“选择缺陷”的症状,还与吸毒有关。摘自《自然》2006年5月11日…  相似文献   

13.
创意图形的表现,是通过对创意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这是创意的最后环节人的思维是一个由认识表象开始,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后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从而是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  相似文献   

14.
正青少年科普微视频及科普征文创意大赛她,已存在四十五亿多年,深爱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她,毫无保留地馈赠给我们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她,四季更替,展示着春的活力、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羞涩。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母亲。"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大自然母亲用她那一双鬼斧神工的手,凿出世间最美妙的模样!你眼中的大自然是怎样的呢?如果你爱自然、爱科学、爱分享,那就快来参加"我眼中的大自然"青少年科普微视频及科普征文创意大赛吧,通过微视频或者文章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发现》月刊5月号发表文章,谈科学家在破解爱情的秘密时取得重大突破,得出爱情来自大脑中的催产素的结论。 生理学告诉我们,像所有情感一样,爱源于大脑。我们感受到爱的激情,是因为大脑中特定的神经化学体系让我们产生这些情感。与其说心灵与头脑的矛盾折磨着我们,不如说头脑中的不同部分让我们左右为难——这些部分有的是理智思考的基础,有的则让我们情感丰富。  相似文献   

16.
正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也是人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在坚硬的颅骨下包裹着像豆腐一样又软又脆的脑组织,这里细胞密集、血管丰富,不同的细胞聚集成一个一个的核团,严密地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在这里进行的每一个活动都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与存亡。神经科学被誉为新世纪最有前途和希望的学科之一,随着全球"脑的十年""脑计划"等项目的开展,我国神经科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脑计划"研究即将推行。探索大脑未知的领域,勇气、能力、创新、  相似文献   

17.
黄晓萍 《科教文汇》2008,(3):137-138
本文通过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探讨了她的诗歌内容——自然、死亡和永生。她的诗歌特点——形式自由,句型准确、直接简明,诗笔婉约。  相似文献   

18.
正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交织着无数细密的血管和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一旦脑疾病发生,神经元死亡后便很难再生,大脑功能也由此受损。脑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脑中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症等都属于脑疾病的范畴。在中国,有几千万病人正承受着脑疾病带来的痛苦,而全世界的患者数量,已达到数亿。然而,即便现代医学水平发展至今,疗效显著的药物却寥寥无几。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教授陈功带领团队研发的革命性新技术——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为脑疾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此项技术是人类攻克脑损伤与脑疾病征途的一个重大突破,其将大脑内应激型胶质细胞,在原位直接转化为功能性神经元,从而恢复患者的行为能力,有望治疗脑损伤、脑中风、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9.
阎岩 《世界发明》2010,(9):94-94
Diesel的广告定位是关注社会问题与社会文化,经常从日常的生活和街头文化找到创意的灵感,它关注所有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它独特的品牌解读影响着音乐、运动,甚至是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20.
一、创意的涵义及其与创新的关系创意的“创”是创始、创新和首创的“创”;创意的“意”呢,是意境、意念和新意的“意”。综述之,创意的涵义是指通过创新思维,构思出新的设想方案的过程。它往往与灵机一动相联系,灵机一动中的一闪念,就是创意的开端。再把这种突发念头构思成可能实现的创意设想,并将其细化设计为行动方案,便是创意。创意一词中的“创”字与“意”字都和“新”字结有良缘,创意与创新具有通意。创意原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为表现文学艺术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境界,说明创意是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