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网络舆论衍生于互联网,网络舆论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其产生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本文以"4·1"沪县太伏中学事件为例,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传播这一角度来研究,并探讨从传播主体、意见领袖、传播媒介、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来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论坛(BBS)中的"舆论领袖"是大学生网民中的"意见领袖",是网络舆论形成集传播的重要信息集合点.本研究在聚类分析得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以实证得方法,对"交大发展论坛"版面中的虚拟群体成员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舆论领袖",并对其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建立了"虚拟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3.
唐晶晶 《今传媒》2016,(7):43-44
2013~2015年,舆论反转这个新兴话题受到学界和网民的极大关注.网络受众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媒体从业者片面报道新闻事件等因素,导致在新闻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舆论出现倒戈,这种舆论反转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集体情绪的爆发,无论是“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还是“手术台自拍事件”等舆论反转的新闻都将如何避免谣言传播的问题摆在大众面前.本文以相关的文献研究和事例分析,对舆论反转现象的内容、原因、过程、引导方式等方面分析,归纳出同类事件的一些共有规律,总结出针对主流媒体、意见领袖、网络受众等不同主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环境产生巨大变革,传播渠道多样化、舆论形态多元化,致使舆论反转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并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老人在日碰瓷"事件为例,回顾舆论的演变过程,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产与传播机制,建议媒体、新闻从业者以及公众都应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赵秋慧 《视听》2018,(11):156-15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报道的门槛降低,自媒体等舆论领袖可以借助网络将普通的新闻消息变为公共事件。一方面,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报道有补充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不足,网络媒体也容易促使假新闻、反转新闻等产生和传播,为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本文以王凤雅事件为案例,借助克罗斯的谣言公式,从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和公众批判力三个角度探析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6.
"林松岭事件"从初始的新闻发源地,到舆论交锋的平台,网络社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网络社区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舆论的群体极化一方面使得各方对议题更加关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效应,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引导才能化解可能产生的危机。本文以近年来有关转基因的舆论极化事件为例,分析讨论了舆论极化给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活动带来的影响,并解构了参与网络互动的科研人员的网络关系结构。研究发现,在极化事件产生的一定时间内,科研人员对事件的关注和参与程度有所上升,尤其是在以研究人员为主体的小众媒体中;科研人员中的意见领袖大多存在于科学界内部的网络中,其对于引导大众舆论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和开发;从长远来看,事件的多次极化讨论可能会降低各方对相关议题的关注与参与程度,舆论场呈现出相对"沉默"的状态;最后,提出了促进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微博的传播特点为基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惠普"质量门"事件为个案,对"惠普"遭遇微博舆论危机事件的起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应对的信息策略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建立网络舆情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评估机制,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官方微博,建立员工危机信息策略培训制度对于企业应对微博舆论危机很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静 《今传媒》2016,(8):48-48
主持人语: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以来,舆论工作引起了全国意识形态领域及各媒体机构的高度重视,全国掀起了开展舆论工作和学习的热潮。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精密、精细、精深的工作,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传播风险就越大。媒体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中负面舆论引起的危机不容小觑,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风险防范和控制尤为重要。有效的风险传播能够快速提高人们应对、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意识和技能,消除无谓的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本期“风险研究”栏目选取的文章,重点论述在媒体事件中如何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及提高舆论引导力,以良性的舆论监督推动信息传播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着重探讨突发事件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面临的困境,从政府、新闻媒体、公众三个层面阐述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的对策,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如何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以推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在信息传播理论、基本社会服务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信息传播视阈下提高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水平的对策。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及对策,以期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最后结合“5W模式”分析微信H5传播模式的新特征,以促使H5传播模式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栏目研究组织传播、信用风险、危机管理,总结新闻传播风险防范及规避策略,以提醒人们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力争推动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毓 《新闻世界》2009,(12):141-142
韩寒和作协论战是2008年网络关注度较高的一次事件。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中一些有影响力的评论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新闻评论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评论文章中的舆论导向,并未使人们对这个事件态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自媒体高速发展,自媒体自身的特性和表达方式,极易导致媒体对某些事件过度解读,而两级传播中舆论领袖又容易使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差,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守"让事实说话"的原则。同时,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更应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志娟  王楠 《新闻前哨》2023,(15):17-19
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角色,其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对于网络舆情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在舆论引导方面,争取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认同感;在舆论事件中,指导网络意见领袖发表正向言论;搭建与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平台,畅通互动渠道三种途径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规范和引导,使他们在舆论导向方面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齐宏彪 《今传媒》2012,(6):144-145
微博是一个意见自由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平等的发言。在公共事件中,由微博舆论场自发形成的"意见领袖"成为事件传播的重要节点,这些"热点"影响着公共事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无形中引导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在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不同"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他们对议题的积极引导对公共事件的良性运行起到建设作用,但是微博的"开路"传播及其片段化的言说模式,也使"意见领袖"遭遇了危机。  相似文献   

14.
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个人、群众和组织,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倾向性一致的意见。新闻舆论是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一切舆论中,它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充当着舆论领袖的角色。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领袖角色作用,是新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那么,新闻舆论导向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在新闻舆论导向中要时刻牢记党性原则。 在社会主义国家,传媒是党的喉舌,担负着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传媒在新闻舆论的传播中,必须以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为首要任务,使新闻舆论在群众舆论和社团舆论等舆论中,始终起着领导和领袖的作用,而不能盲目地跟着其它舆论转。在群众舆论和社团舆论等其它舆论与党的方针政策相吻合时,要善于将这些舆论集中放大,造成更大的舆论威力,以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引导社会潮流朝  相似文献   

15.
田香宁  吴琼 《新闻世界》2014,(6):182-183
随着"东莞事件"中"东莞挺住"等言论的发出,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与作用引起业界与学界的关注。近年来,由于WEB2.0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增强,加之原有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网络意见领袖对舆论引导的作用在逐渐增强,特别是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网络大V,微博意见领袖在舆论形成与引导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其角色对网民在面对舆论时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胡静  ;黄传武 《新闻世界》2014,(8):152-154
马航失联事件作为突发、复杂的新闻事件,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在新浪微博上近两个月都是热点。在此期间,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意见领袖微博和普通草根微博等各方力量在新浪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交锋,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这三种力量在引导、助推网络舆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突发事件中新浪微博的舆论场,总结不同类型微博的表达特征,为相关各方今后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提供微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晓来  李劭强 《传媒》2021,(5):77-79
应对包括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新闻舆论的"四力"构建是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的根基.其具体路径包括:在议程精确设置中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在事件深度报道中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在受众黏性增加中扩散新闻舆论传播力;在共识有效构建中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微博等新社交媒介的快速兴盛,网络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网络意见领袖逐渐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影响公共舆论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能否成长为网络社会这个拟态环境中理性表达与对话的中间力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着重探讨了当下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以期指明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网络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武汉水污染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从舆情传播路径的角度,发现网络舆论生成中的几个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新闻报道、网民讨论(包含意见领袖推动)、政府回应等,并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微博出现之前,BBS论坛、博客等虚拟社区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本文从传播角色、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信息的传播效果来比较微博意见领袖和BBS意见领袖的不同。相对于论坛舆论领袖的草根性,微博意见领袖更趋于精英化;论坛意见传播是内聚型,微博传播则是发散型;微博的信息传播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论坛的意见流通则局限于孤岛内部。通过这些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意见领袖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