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有两名教授,每人所带的研究生都在30人以上,学生想见导师一面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向导师请教问题了。其实,这还不是最多的。据我了解的情况,另一所学校的一名博导竟带了48个博士生。  相似文献   

2.
地方     
《教育》2013,(26):13
四川:博导、硕导招收学生有数额限制为规范研究生招生管理,四川省教育厅日前出台了《关于科学核定研究生指导教师招收、培养研究生数量的试行意见》,要求各省属学位授予单位科学核定导师的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量。其中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四川省属学位授予单位的每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届招收博士生一般不超过2人,每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届招收硕士生一般不超过4人。首次独立指导研究生的新增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限在一个一级学科内招收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对于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四川经济建设急需学科、承担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有充足科研经费的导师,可适当增加招生数量,但年度招收博士生最多不超过4名,硕士生不超过6名。导师多招收的研究生计划须报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批准。导师原则上在不超过两个一级学科内招收培养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导师要将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培养成有科研能力、能服务社会、有所创新的人才。这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导师上课、学校规范、课题研究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导师的言传身教慢慢养成的。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就像齿轮链条一样,起点施力,整个齿轮系统就连动起来。导师就是起点的源动力,就是那棵树、那朵云,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在三年中与导师朝夕相处,导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影响学生,欲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必须从导师本身做起,身教重于言教。政治表现不仅表现在口头上拥护党,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要看行动,要贯穿于一切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以下先谈谈我所带的研究生的政治情况,然后谈谈我怎样注重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考研成了一个“时髦”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蔚为壮观的考研大军之中。各种考研辅导班风靡一时,各种考研复习资料铺天盖地。也一度出现了像“考研保姆”这样的职业。而研究生导师也由以前只带1、2个学生发展到现在带4、5个学生,更有甚者,一个计算机研究生导师竟然带了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越来越普及,然而真正持有提高自身素质目的的研究生比例却是越来越少,因此,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到导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耳闻目睹了很多导师带教研究生的好的经验。本文从生活、学习与科研三个方面总结了他们的带教方法,希望能够对于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改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因自身发展需要,与高等院校合作进行产品研发,这样与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项目课题一起形成纵横向课题项目。与此同时,高等院校教育与科研改革需要,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纷纷要求研究生导师要有不同量的科研项目。于是导师与所带的研究生自然形成了科研项目大小不一的团队,高等院校近80%的课题都是不同专业导师所带的研究生做出来的,从某种角度上说,研究生是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论坛》2005,(9):80-8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中科院院士杨卫透露,中国平均每个博导要带5.77个博士生,远远高于美国每名导师带二至三个学生的比例。一些研究性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生阶段;而研究生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博士生的教育上。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如何解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在校人数短时期内急剧增加,有些专业一下子就增加了不少硕导、博导,没办法增加的就让一个导师多带几个学生。就学生而言,考研之初,只想进入研究生圈子,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以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但进来后发现,所设想的与所面对并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们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 1.掌习压力 考研的目的或有不同,但进入研究生阶段,最主要的是学习。大多数研究生都想把专业学好,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每位学员在专业、兴趣特长及薄弱环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基地大胆创新学员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学员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真正落实因需施教。基地充分借鉴和吸收高校教授带研究生的导师制模式,为每个学员配备了导师。导师根据每一个学员的学科特点和培训  相似文献   

11.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发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的异质性和师生关系多样性影响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要理性看待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是明确导师的职责,二是加强导师培训,提供交流平台,三是科学确定导师带研究生数量,四是建立竞争机制,避免导师对研究生的"放羊式"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教师讲授课时较多,学生自学、讨论较少;教什么考什么,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师生之间较亲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教师在做课题时往往忽略或"看不上"研究生的能力和作用,致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改进措施是:适当压缩讲授课时,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查资料、做论文;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调整各项成绩的分值,增加考试的难度;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导师要对自己所带的学生严格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11,(3):74-74
针对每位学员在专业、兴趣特长及薄弱环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基地大胆创新学员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学员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真正落实"因需施教"。基地充分借鉴和吸收高校教授带研究生的导师制模式,为每个学员配备了导师。导师根据每一个学员的学科特点和培训  相似文献   

14.
总结这几年我台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在一个导师队伍还不够强大的研究所,应提倡集体培养研究生。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发挥各位导师的知识优势和特长一般来说导师都具备自已所从事的专业方面的雄厚基础,具有在此基础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特长。同时我们又要看到,每位导师在自己所有的专业特长以外,其他相近的学科不可能样样出色。随着知识不断向纵深发展,相近学科的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网络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趋势,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研究生教育网络化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在研究生教育网络化管理过程中,体育专业硕导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导师没有根据要求制定适合所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论文缺乏具体审核意见;导师对研究生中期考核、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等缺乏审核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实行的是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对研究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选择课程,通过传、帮、带,逐步培养研究生自主科研的能力。因此,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术指导的作用。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强化研究生培养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导师和研究生的责任意识,上海交大试点建立导师资助制,规定每位博士生导师至少, 提供所指导博士生每人每月500元经费。徐敏等在8月27日《解 放日报》介绍,交大负责人认为这一举措的实行,其主要目的就是 想给导师一定压力,提高他们招收博士生的经济成本,让他们在挑 选博士生时“睁大眼”,促使他们去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和经费,也让, 那些能力差的导师自动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和导师息息相关,良好的道德意识、深厚的个人修养、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是研究生导师人格魅力的折射,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研究生导师应从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素质的培养、学术道德修养的加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四个方面培养研究生素质,使得研究生教育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以科研项目带学生"培养模式的日渐增多,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逐渐发生着变化。研究生把导师称之为"老板",导师"老板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称呼变化的背后,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是,原本饱含深情的师生关系已经逐渐向简单的雇佣关系转变。正如我国首份《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所描述最近十年来高校的转变:"师生间促膝畅谈、齐头攻坚的情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研究生对导师的劳  相似文献   

20.
一、导师制起源及国外导师制状况导师制发端于14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是随着学院制的产生而产生的,直到今天仍是牛津、剑桥及许多大学教学过程的核心。最初,导师制由学生个人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注重陶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不注重罗列事实,具体而言:新生一入学,学院便为他们选派一位导师,每位导师所带学生少则3—5人,多则10人左右;学生每周见导师一次,导师或评论学生论文,或指导应读之书,或该听什么课,或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或在与学生的争辩、探讨、交流的过程中诱导学生思索,挖掘学生潜能,德智并重。美国哈佛大学建校后,因财政的限制虽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