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产业行业对人才需要大变革的背景下,结合新工科建设对工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为加快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以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类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构架等方面着手,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模式与路径,以便为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其特殊的行业特点,要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等进行改革.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改革思路并进行实践,进一步探索培养地矿类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经济下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原有矿业类优势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也面临着升级改造的需要。为此,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校内强化基础实验、校外强化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内涵建设为抓手,进行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育人的专业升级改造,以满足新时代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引领国内同类工科专业。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毕业(培养)要求、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结合新工科建设及最新海事规则,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契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海运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应用型航运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当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对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构建了满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新经济、新兴产业对计算机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式,以盐城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一个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师资培养、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与具体做法。初步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可增加学生面向就业的实际项目经验,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与就业质量,是计算机类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法运用、人才培养评价。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产业需求与发展为导向,拟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为例,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融入工程专业教学新理念、拓展专业建设新内涵并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打造专业教学新队伍、增建专业实验新平台和实习新基地、塑造学生学科技能竞赛新课堂的专业综合改革具体措施,通过改革实践让相关学生、教师、学校、企业以及社会最大化受益。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针对河南理工大学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贡献不足等诸多问题,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要求,依托地理学专业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融合学校的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利用这些学科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村镇规划、土地整治等涉农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对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地理学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农业的新兴特色涉农专业,培养新型的、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新型农业高科技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措施,在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工程专业的实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要从新时代人才培养和新工科建设需求出发,依靠强大的交叉学科课程和实践建设平台,厘清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营造新工科创新氛围,采用国内外视角及举措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1.
工程哲学是最近十来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从工程哲学的几个主要范畴--工程问题、工程理性、工程知识、工程实践和工程伦理出发,分别探讨了它们与工程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以《过程装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现代工程训练课程已从工程实践教学迈入工程实践教育的大领域,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工程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的重要教学要素之一。通过对工程素质、教育素质研究分析,认为工程实践教师工程化必须将自身培养成工程师和教育者,即提高自身工程修养,特别是工程思维习惯和工程思维能力的养成,同时建立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认为工程博士教育处于高等工程教育的最高层,担负着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重任,是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的主渠道,强调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培养工程博士提供了重要依据。指出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探讨工程博士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将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培养成为具有跨学科的专门知识、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较宽的工程背景,善于把握工程技术的新进展,用全面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具有卓越领导力,引领工程技术实现跨越式进步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6.
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工程的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创新素质培养的问题以培养满足工程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紧紧抓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形成了一套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对独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推进、校内实验基地与工厂实验基地相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平台与情景教育平台互相融合、产学合作、教育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教育"三分天下有其一",地位举足轻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工程教育变革创新是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共同话题。今天想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怎么看高等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二是新工科建设的中国探索与经验;三是对未来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大工程背景下,对《电力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方式、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将同化理论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到《电力工程基础》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工程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化工原理实验来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系统地阐述了化工原理实验从按部就班的实验模式到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引入仿真实验、数据处理工程化、单元流程化、报告论文化.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大工程意识指导工程训练教学基地建设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近些年,许多院校参照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经验和模式,利用世行贷款、211工程或自筹资金建设了各具特色的工程训练中心。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工程训练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中以大工程意识为指导,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为以金工实习为主,相关课程实验、大学生创新制作和科技竞赛、地区性职业培训和工程认证、新产品孵化和中试等为辅的综合性训练基地,并为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