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德芳 《教书育人》2011,(11):23-24
面向2020年的学校德育,班主任要更新观念,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活动的特征,积极发挥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生活经验和真切体验,不断学会认知,将活动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面向2020年的学校德育,班主任要更新观念,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活动的特征,积极发挥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生活经验和真切体验,不断学会认知,将活动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班级活动只有立足儿童立场,才能给儿童带来真切的成长体验,才能让儿童成长为自己。班级活动中的儿童立场,从根本上来讲,不是儿童自发的立场,而是教育者科学对待儿童的立场。评价班级活动是否具有科学的儿童立场,要建立三个维度的参照,即儿童此在的需要、学校的教育追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困惑,北京科技大学进行统筹规划和精心设计,通过参观体验心理中心、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主题报告和课堂教学等举措,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受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指标,单元教学是落实学科素养的重要路径。聚焦学科领域,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强调真实活动、重视问题意识、关注社会参与、聚焦真实体验,这与真实性学习“真实情境、真实体验、真实问题、高阶思维”的特性相契合,在明晰小学英语真实性学习单元教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单元教学设计的五维度,建立了小学英语真实性学习单元教学的程式,为建构适宜教育改革背景的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视域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边缘人"或"局外人",这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游离于班级活动之外。教师要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上,研究这些学生的行为对其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和价值,并考虑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等对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教师或者思考对策,引导其积极转变;或者顺其自然,尊重其选择,从而促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创造积极的童年价值。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的这些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构成了其特有功用价值——驱使全体师生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形成定向性的合力。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给班主任老师“减负”,是为学生聘请一位最权威的导师。是学生行事的指南针。它可以调动班级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抵制部分消极因素.可以调动学生一次次的情感波动,使之珍惜每一次成长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     
<正>主持人语:家校合作共育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班主任应当深刻关注班级学生在家校之间的真实生活,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立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展适合班级学生终生发展的一系列有规划、可进阶的教育活动。家校合作共育活动只有实现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班级日常的教育教学、交往等活动中形成的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然而,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表层性、竞争性和去个人化等问题对于班级成员的发展极为不利。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获得"积极体验"的物质文化建设,激发"潜能"的活动文化建设,促进"支持"的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特质"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改善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班级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班级心理辅导不是靠教育灌输和说教,而是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实现“助人自助”的有效载体是设计和实施学生活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应了解学生实际,使活动方案得到认同。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调整认识,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成长的目标,即“参与活动→情感体验→调整认识→行为外显”。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私心较重,团结合作意识较差;依赖心理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因此想通过本次活动融洽班级气氛,增强集体观念;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成长的旅程,增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决心。【活动目的】1.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2.融洽班级气氛,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创新的肥沃土壤,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是一株株嫩绿的禾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沃土.我积极开展了“手拉手”、“新世纪我能行”、“绿色的呼唤”、“向科技进军”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50):167-168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也采取有效的改革。自"九五"以来,"体验成功、体验成长、体验快乐"成为主要课程理念,在不断开发体验学习的课程中又构建了多元化体验学习方案。为保证幼儿园的持续发展,通过研究班级文化,在4621背景下建设特色文化活动。在做好分区、分柜、分层管理中构建区角活动,从而实现管理。做好6S管理,实施环境设施建设成为幼儿园特色文化活动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5.
樊健 《江苏教育》2023,(34):57-59
班华先生的实践德育、整体育人思想引领着一线班主任创新班级教育、做自觉道德教育者、享受道德人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多维体验中自主建构道德生活,实现自觉成长;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建设班级教育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班级教育合力;进行“融和德育”的实践探索,有利于优化班级教育生态,帮助师生共享道德人生。  相似文献   

16.
在班级生活中,很多儿童看似事事参与,处处存在,实则没有完全融入,找不到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归属感"的缺失,是儿童与班级生活精神层面的格格不入,与儿童的自我认识、教师的班级管理方式以及师生、生生相互沟通有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儿童的身份认同意识和参与活动意识,引导儿童在体验感悟中寻找班级生活的精神寄托,建构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生活。  相似文献   

17.
"微社区"是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在贯彻儿童生命成长"体验式教育"理念下创设的真实生活体验实习场,其以社会职业角色的多元智能体验活动为主线,将家庭与学校、教育与生活进行有机联结,从而构建出一个与个体生命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分工结构相一致的教育情境,让每个幼儿在活动参与中幸福快乐地体验与享受成长,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  相似文献   

18.
<正>【班会背景】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学生能共同成长、互相扶持。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发展友谊,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凝聚力。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学会辨别信任关系中的风险因素,并在互动中体验到互相信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支持的班级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刘霞 《河南教育》2020,(1):6-11
幼儿园班级课程计划制定得合理与否对于防范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搜集众多幼儿园的班级课程计划表并进行整理发现,大多幼儿园班级课程计划存在以集中教学活动为中心、计划内容不具体、活动计划与真实的保教活动割裂等问题。这主要是由教师专业素养不足、表格形式的幼儿园课程计划与幼儿园活动模式不相宜所造成的。幼儿园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使用思维导图制定符合幼儿发展的班级课程计划,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20.
夏盛 《考试周刊》2014,(5):190-190
<正>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管理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孩子是重要的法宝。没有管理,班级里的孩子就像一盘散沙。那么,如何与孩子一起管理这个集体,让孩子在这个集体中成长、收获呢?一、多种体验,感受班级的美好幼儿园每学期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节日,这些都是快乐的节日,也是很富有意义的节日。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我们可结合这些节日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充分交流、互动,进一步加深对节日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