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从OBE教育理念驱动的个性化教学改革方案、OBE教育理念驱动的课程教学设计、OBE教育理念驱动的课程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课程个性化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江力  黄文艳 《科教导刊》2023,(10):26-28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持续推进,当前新工科建设和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现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业需要的应用型工程人才,文章以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为例,分析了当前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OBE理念提出了一系列产教融合改革措施,以期为应用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建设的迫切要求下,以Python语言的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师资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学习,以环境工程设备与应用课程为例,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在OBE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和改革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实践体系,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基于此,笔者结合网络工程专业特点和培养现状,提出从提升实践教学地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分阶段开展校外实践、打造卓越实践教师队伍等四个方面优化构建理论与实践互通、专业技能和工程能力互长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卓越网络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BE)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OBE理念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从以教学内容为驱动力转变为以学习效果为驱动力。文章分析了食品安全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OBE教育理念引入食品安全学课程,并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过程,以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适应新工科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课程建设中。文章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庆师范学院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从师资力量建设、教学大纲建设、教学方法建设、考核方式建设及实验教学建设5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设方案,为提高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是新工科背景下控制类专业的重要方向课程,传统的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教学过程存在理论与实践项目脱离、理论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法:以成果导向为目标,引入项目式、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及设计、改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实践验证,基于OBE理念的多元化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全面、客观、及时地评价大学课程学习成果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文章提出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设计实现一种以学习成果目标为导向的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型及其课程学习平台系统,其目标是解决传统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型存在的能力目标不突出、可操作性差、学习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实践应用表明,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型及其系统可有效支撑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学习成果评价工作的开展,对提升课程教学培养质量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国际接轨.以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总结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举措和成果;同时基于评估(认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从教学理念、教研教改、科研反哺教学、新工科教育与专业认证的融合等四个方面,提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思路.这对于同类工科专业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实践必修课。基于新工科建设下工程育人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带动了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及工艺的迅速发展.当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更新缓慢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建材试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实际的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新工科发展背景,融合OBE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创新举措:将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和实验技术与...  相似文献   

13.
林慧 《科教导刊》2023,(1):61-63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OBE(成果导向教育)是现今课程改革的重点。文章结合本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提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从学习成果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证明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性和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吉向敏 《大学教育》2023,(19):42-45
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组基于OBE理念,提出“一中心、双驱动、三融合”教学改革创新设计,开展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该课程立足学校冶金特色学科群建设,以地区特色案例为载体更新重构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PBL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的工程实践应用;结合课程网络资源,以线上线下闭环混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课程高阶性;精细化设计过程考核评价模式,提高过程考核占比,构建三位一体多维度考核方式。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新工科背景下的OBE理念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21,(2):127-131
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不仅要关注技术的创新,更要注重学生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出基于OBE的分段式教学,强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新技术转化成新思维。基于OBE的分段式线上教学模式,对原有"电机及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概括为"预习""交流""展示"和"检测"四个环节。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的实施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论述了“新林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林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要求,然后分析了“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最后从毕业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设计、课程思政设计、教学考核体系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林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作为实践性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OBE教育理念为当前教育改革主流理念,可弥补传统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OBE理念内涵,阐述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并从学科竞赛、项目化教学、企事业单位实习、集中实践、成果检验反馈机...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理念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对工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业英语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经教学实践,本次教学改革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显著提升。本次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探索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181-186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参与性和可重复性差、安全问题突出、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文章认为,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字化实验可实现与OBE理念的高度契合,具有较大的包容度,能够支撑传统实验,满足"新工科"建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文章基于OBE理念,提出了进行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相应的教学管理特色,并给出了单节课的教学设计实例,对国内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和实验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师变革理念、课程知识重构、授课模式转变及课程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探索了新工科研究型课程建设。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教学督导方法,为"新工科"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建设及督导机制和督导方法的发展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