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深化博士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采用"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申请-考核"制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申请-考核"制入学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能力与通用能力提升更高,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消除了样本自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个体努力程度在申请考核生的学术能力与通用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申请-考核"制不仅挑选出更加具有学术能力和通用能力潜质的申请人,也挑选出更加努力的申请人.为此,我国应充分发挥"申请-考核"制在选拔高素质博士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申请-考核"制的内部信度,探索建立申请材料结构化数据的核验与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是解决当前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顺应国际上博士生招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传统的统一招考模式相比,该模式在招生计划的制定、资格审查和综合考核录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实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要做到实施严格的招生监督制度和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进一步完善导师负责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国内博士研究生招考工作中人才的选拔实施现状与问题,希望通过借鉴国外"申请审核"方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申请考核"制博士生选拔方式,以创新能力考查和科研潜力预测为核心改革博士生选拔办法,提升导师选才能力,强化导师自主性与自律性的平衡,完善后续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监督考核,以形成良性循环的招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率先全面实施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申请—考核"制,逐步构建了招生全流程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高效、科学、公平治理体系和综合考核、侧重志趣的人才选拔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选拔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  相似文献   

5.
"申请-考核"制作为我国新型博士生招生方式,体现了研究生招考方式多样化改革动向.这一招考方式源自西方国家,在我国实践中出现了传统笔试统考的路径依赖、名校出身的招考资格歧视、半公开下的导师权力失范等问题.西方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经历了制度塑型、制度构型、制度转型三个阶段,呈现师徒角色社团化、教育分流双轨化、招生选拔标准化等特征,反映出这一制度安排在西方社会的自洽性.中西方在社会关系结构下的招考文化、社会分层结构下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下的导师权责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我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需要挖掘笔试统考优势,建构考核兼容模式;打破名校身份限制,推行二轨并行体制;建立权力协管机制,划定导师权力范围,继续深化本土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积极开展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探索,各种制度性建设推陈出新,但是关于博士招生改革中具体实现科学选才的改进措施尚不明确。因此,文章试图借鉴管理学人才测评理论中"岗位胜任"的概念,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要求"和"个人潜能因素"设计博士生人才选拔的科研胜任力指标体系,以形成适合"申请-考核"制的人才选拔标准来精准选拔优秀博士生。  相似文献   

7.
陈亮 《辽宁教育研究》2014,(12):107-111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试行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当下,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制度中的价值取向与程序正义。基于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内容拷问,以公平正义的视角审视其出现的利益纠葛,从完善制度的准入制标准、合理规约导师招生权、拓宽招考监督与申诉路径及创建多元利益主体的正义程序四个方面来跨越与突破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8.
“申请‐考核”制是国际上博士生招生的通用方式,也是我国博士生招生改革的明确要求。本文从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的国内外现状、基本模式的思考与构建和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以期能为有关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申请‐考核”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公平性困境,设计出一套促进博士招生公平的制度,即准入制度:基于院系所的博士生招生积分制;匹配制度:同行专家外审+导师审核+招生委员会面试三级考核制;保障制度:博士生质量的监测评估制和导师负责制。认为招生单位应以基于院系所的积分制为准入前提、以三级考核匹配制为重点、以博士生质量监测评估和导师负责制为保障,促进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试行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是深化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在简要回顾“申请考核”招生制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从报考资格、外语水平、材料审核、学科考核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项制度的实施流程,并通过分析2012年-2015年录取数据,总结了该项制度的实施成效。在借鉴国外院校博士生招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该项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措施,以期为有关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申请考核”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5年-2010年“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85工程”大学录取新生的高考分数可以用来分析新生入学质量.2005年-2010年的招生统计数据表明,“985工程”大学招生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生源质量与大学的区域分布有关,优质生源青睐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大学在属地获得的生源不一定最优;生源质量与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有一定相关性,学校综合实力排名与生源质量不完全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以2019年东、中、西和东北部地区14所双一流高校的293份博士生招生简章作为研究样本,从申请条件、选拔方式、选拔标准、考核评分、保障机制和信息咨询六个方面构建指标观测体系。结果显示,总体上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表现为申请条件偏重综合能力考察,但存在考生出身限制;选拔方式偏重主观选拔方式,客观选拔方式相对弱化;选拔和评分标准模糊,招生自由裁量权过大;保障机制不健全,招生透明度有待提高。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重门槛轻考核;中部地区重考核轻门槛;西部地区重门槛和考核轻保障;东北部地区重考核和保障轻处罚公开。基于此,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要有自身特点与优势,"理论知识面宽泛、专业技能突出"应该是其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阐述建构"331"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要切实强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立足学以致用,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个性化培养,注重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14.
天津大学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作为教育部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历史性要求,建立"纵向+横向"系统网格化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入校始,即"纵向"为每位博士生建立个人培养学术档案,将入学至毕业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此外"横向"将所有博士生培养过程进行汇总,掌握整体情况,同时也可将某位博士生的进展情况在院内进行较为精准的定位,以确定继续扶持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或者启动预警机制.该方法既实现了博士生培养过程的个性化管理,又能帮助导师和学院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业动态,为院级单位博士生培养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多伦多大学与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顶尖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其卓越高效的招生考试制度得益于良性的制度环境,即软联邦制的政治环境、多元文化主义的文化环境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招考制度运作中,两所顶尖大学采用"和而不同"的申请模式、"分类引流"的招生模式和"多元一体"的录取模式,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对我国双一流大学招生考试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加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在确保学术筛选公平性的基础上确保生源的多样性,注重纳入学生课内成绩和社会化考试成绩,推动一流大学内部生源的校际流动。  相似文献   

16.
导学关系的构建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招生是导学关系构建的起点。近年来在国内推广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从源头上为良好导学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首批"申请—考核"制试点院校已逐步实现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全覆盖。通过对经历过该招生制度的师生一对一访谈调研,进一步了解这一新型招生方式对导学关系构建的影响,探讨"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在导学关系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分别承担学生学业和德育建设任务,是高校人才培养核心的两个管理服务部门。两个部门应紧密围绕学业学风建设,注重工作交融,形成整体合力,一体化培养学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博士生的生源质量决定其未来培养的潜力与后劲,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保障。如何创新研究生招考机制,突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成为摆在研究型大学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博士生选拔机制上的实践与探索,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博士生培养现状——基于四所高等学校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所研究型大学1436位在读博士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从博士生的个体特征、博士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导师指导、现行培养制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博士培养的现状,发现当前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培养经费投入不足、博士生生活待遇偏低、导师指导的方式较为单一、入学方式和学制不够灵活。因此,博士生培养应作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