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侃先生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以语言解释语言”,道出了训诂学的本质,划清了训诂学与邻近学科的界限。“无时地之限域”,使训诂学进入了广阔的天地,是训诂学的一大解放。就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都和训诂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只是各有自  相似文献   

2.
浏览了近十年有关文言文教学的论文,我发现内容大致都是关于这几方面:文言文教学的状况及价值、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出路、文言文教学的方法策略及改革等。原本希望从中觅得文言文教学的真经,从而提高自身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们既能在考试中得高分,又能心甘情愿地接触这充满文化文学味的古文。但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观点,比如教师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古板,教学重心偏移;提高教师素养,“乐教”引导“乐学”;对于教材注释欠当的地方,教师有责任进行必要的说明和引导。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训诂学修养,没有及时掌握训诂学的成果,教学时就可能捉襟见肘;“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被语文老师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3.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与中学的文言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很多训诂方法可以用来指导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训诂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决定了训诂学是一门全新的、现代的综合应用的学科。作为其研究成果之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体系也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字词、了解句式、背诵篇目等较低的教学层面上,而应以中学教材中文言单元篇目为基本素材,辅以一定量的课外古代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示研究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思路,进而训练学生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技能,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比照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力求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方面探索一条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三点启示:1.改进传统教学中接受学习的旧模式;2.引进体验学习的新模式;3.大胆采用体现个性和创新的发现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训诂学对继承先古文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训诂学的目的是对古籍文本的字进行追根溯源,澄清本义。字词解释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但当前中学文言文字词解释教学面临着:学生对古文兴趣欠缺、一词多义,多词一义,释义不断、教师肤浅理解,学生肤浅学习等问题。《大学》中:"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本源问题未理解未解决而先去处理旁枝末节未之有也。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充当的是"渔"的作用,是学习字词释义的根本之法,将训诂学方法原理融入文言文教学是解决教学中"老大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黄世春 《学语文》2008,(1):26-27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离考的热点。笔者在多年的文言文教学中做过一些探索.总结出的“六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现就文言文“六步教学法”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言”“文”并重 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探讨,走过了一个梗长的过程,受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文言文教学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在“工具说”一统天下的时期,文言文教学暴露出有“言”而无“文”的弊病;而当“人文性”成为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时.文言文教学又出现了有“文”而无“言”的倾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传统训诂学“以形说义”的训诂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工具和原始依据。并结合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说明如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文言文的字、词教学。同时,也指明了“以形说义”的条件和局限。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程中,中学生最难学、最怕学的就是文言文。因为:首先文言文毕竟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相差太远了;其次许多教师教学文言文功利性太强,主要从考试角度进行教学,讲究字词落实,句段落实,篇章落实,基本上都是采用训诂学的方式来教学文言文,且已经程式化:解题—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讲解课文—朗读背诵—巩固训练,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学生能不生厌吗?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文言文语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我们应该尝试文言文语感教学。这里的“语感”是指“一种迅速领悟语言的能力”,而文言文语感也就是一种迅速领悟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文言文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文言文语感教学与现行的文言文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中的“点释”与“比较”王学慧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同义、句子构造诸方面有许多差异,所以文言文教学又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即每学一篇新课时,通常需要先疏通词义句义,为学生...  相似文献   

13.
要做学者型或专家型语文教师,须有深厚的知识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语文教学从小学的识字、理解词语以至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许多教师不过是对教学参考的运用,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者寥寥,何谈做专家学者呢?以训诂学为例,师范类院校将训诂学设为专业课,不为做训诂学家,只为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但训诂学只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其实学中文应该学习训诂学,学生将来做语文教师会有助于教学。训诂学学习是对语言源头的认识,不仅仅有助于文言文教学,对现代汉语的掌握、理解与运用等都极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于特德 《语文天地》2013,(10):40-41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诸多先进理念的提出给一向沉寂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诸多弊端。第一,“讲”风太盛,教师的“讲”和“灌”充塞课堂,存在“一言堂”的现象;第二,片面渴求会考,尤其是高考的功利主义效应,忽视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三,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石登学 《广西教育》2014,(17):92-93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苦慢费差”的现象,即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教学进程慢,教学费时多,教学效果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历史文化背景与现代文相差较大,给学生一种“难且无用”的感觉;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矛盾;教师在教学时重言轻文,即注重教学古汉语知识,忽视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感悟;学生不喜欢文言文;等等。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除了改进教学方法,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左林霞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4-17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训诂学对中学语文字词教学特别是文言文字词教学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笔者经过多年的文言文教学探索,总结出的“引领自悟,巧妙点拨”,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因此,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然而,在语文教科研全面开花,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显得有点受冷落,文言文教学课堂现状让人担忧。作者从立足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创设文言文教学“语境”;课内外结合,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配合必要的作业练习,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的规范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言文教学在贯彻“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原则及加强思想教育方面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呢 ?  文言文的选文时间跨度很长,上自周秦,下至近代。文章内容覆盖面广,作者各有其观点、情感;创作背景也复杂,与现实生活距离很大。怎样才能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透过教材的叙事、议论、抒情、说明对文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有所感动,有所扬弃呢 ?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对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知能训练要抓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对文章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陈承炎 《现代语文》2008,(11):70-71
中学文言文教学要重点落实字词句知识,遵循孟子“以意逆志”的方法解读课文,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由于大部分文言文写作年代久远,词汇意义发展变化很大,这就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运用训诂学知识和方法,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