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洪 《新闻采编》2005,(3):45-46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为加强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对解决当前新闻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4月8日,湖北省召开学习贯彻《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座谈会,切实规范采编人员的行为,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促进我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与会新闻单位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公布这一规定,是进一步规范新闻从业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规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采编  相似文献   

3.
3月下旬,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布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树立新闻媒体良好形象、促进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全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规定》,全面贯彻《规定》,做执行《规定》的表率。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编》2005,(3):48-48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3月22日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5,(11):28-29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这是我国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早在200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曾发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为规范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编》2005,(4):17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制止虚假新闻座谈会和山西省新闻工作会议精神,维护党报集团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于6月28日出台了《关于杜绝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规定》,从采访、编辑、审核把关等方面规范采编行为,坚决制止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7.
山西长治日报社编委会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当好喉舌、点亮明灯”为目标,以“严格自律、规范办报”为要求,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规定》的各项要求,努力做到“十有十无”,进一步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今年新闻出版总署将有一系列规定、条例陆续出台,以加强对新闻队伍、新闻采编活动的监管。据了解,新闻出版部署在今年力争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报刊采编人员的准入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9.
王伟亮 《网络传播》2005,(11):34-35
1新闻信息的界定 新《规定》第二条对“新闻信息”进行了界定,这是《暂行规定》所没有的。按照其规定,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冶、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而新“规定》对“新闻信息服务”的界定则突破了《暂行规定》单纯“登载新闻”的范畴,按照目前互联网站已存在的形式。分为“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规定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5,(5):1-1
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近日正式公布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对我国新闻采编人员的管理提出了全面、科学、严格的要求.对新闻采编人员从业应当和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其思想性、政策性很强,针对性、可操作性也很强。这一《规定》的公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治本之策,是维护新闻工作良好形象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  相似文献   

13.
新闻职业道德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公布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这是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规定,是新闻战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的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3月22日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规定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支持改革…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一旦离开了真实性,那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新闻必须真实.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样,实属常识,属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规定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唐燕 《报刊之友》2012,(2):58-5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同时《规定》中的一些要求也重新引发了我们对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冲突的处理与应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唐燕 《今传媒》2012,(2):58-5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同时《规定》中的一些要求也重新引发了我们对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冲突的处理与应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应该说,订阅《新闻与写作》,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新闻方面的信息.消除自己在新闻写作方面的误区。因此.贵刊中的采编提示这个专栏.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不少业余作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20.
长治日报编委会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当好喉舌、点亮明灯"为目标,以"严格自律、规范办报"为要求,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规定>的各项要求,努力做到"十有十无",进一步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