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五年制高职恋爱学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筛选出正在恋爱的3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36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八次团体心理辅导。相关测试与调查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和变化。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对五年制高职生进行恋爱指导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潜能论和发展性辅导的理念,把团体心理辅导、生涯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分析高职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高职新生生涯团体辅导训练实验方案。辅导训练对高职新生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况、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能力及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和改善;高职新生的发展与辅导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和周围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程度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整合性的心理拓展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湖北某高职院校新生中随机抽样选出了110名自愿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一学年56学时的心理课程,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使用自我接纳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干预前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差异显著;实验组在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管理能力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则呈现负向改变趋势。整合了拓展训练与团体辅导两者优势的心理拓展课程,能显著提升高职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实验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52名学生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SCL-90各维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在专业调剂生学习动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专业调剂生学习动机的干预效果。方法设置实验组、对照组大一专业调剂生各25名,对实验组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专业调剂生学习动机的2个维度。结果接受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后测中学习动机两个维度的分数显著高于前测,对照组在学习动机前后测的分数上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专业调剂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班级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校大二年级同专业两个班学生,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参加6次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另一班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前后测量表评估法和主观评估法检验班级团体辅导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CSICD)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的前后测比较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p<0.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两量表前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后测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p<0.001)。实验组对团体效果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结论:班级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生人际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高职护生护理教学中应用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将91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理论测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技能操作、临床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能提高护生的训练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心理训练营对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发展的影响.筛选大一新生40人,开展为期6周的心理训练活动,同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性心理训练营活动,并在训练前后对高职学生人格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心理训练活动对改善高职学生人格特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心理训练营对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发展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我管理是高职院校师生互利双赢的创新管理模式。高职学生自我管理主要有学生个体、正式团体、非正式团体三种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依靠团体的力量,并加强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养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我规范与自我控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王晴晴 《家教世界》2013,(4):206-207
团体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纠正心理偏差,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体凝聚力。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浅析团体辅导在高职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积极心理理论指导下的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效果。通过海报宣传招募、面谈、筛选,采用设计的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对13名大学生(实验组)进行7周团体训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后测比较。结果:1)实验组后测PEI得分与前测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后测与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积极心理团体训练期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升自信水平;2)团体心理辅导要考虑长期效果,注重后期生活中自信的锻炼与培养并进行追踪回访评估。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学生个体对自我心理和行为方式的把握和调节。高职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包括:认知管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行为管理等方面。本文对高职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方面进行论述,对影响策略选择及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自我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以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自愿报名的BMI指数异常高职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自我概念团体心理辅导,探索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对BMI指数异常高职生自我概念的促进作用,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BMI指数异常高职生自我概念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测验及访谈方法,挑选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社交焦虑量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团体活动反馈表和行为观察记录表进行效果评估.团辅活动后,实验组的社交焦虑得分和交流恐惧得分明显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团体成员反馈干预效果明显,人际交往得到改善.表明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阳农林学院选取32名被试,分成实验组(16人)和对照组(16人),对实验组被试开展为期8周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进行前后测,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在人际交往能力的多个维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性提高,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3)存在非常显著的组别主效应和辅导主效应,组别和辅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性与恋爱心理困扰团体辅导方法与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学生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本科大学生中筛选有明显的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2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2名同质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用设计的"排解爱与性的困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了干预.结果:相关测试与调查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和变化.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排解爱与性的困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方法: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设计了提高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体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实施程序,并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16名高职学生进行了训练,并对其在辅导前后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高职学生在适宜的团体中,形成新的人际交往状态,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总分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结论: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于高职学生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调查了高职生心理复原力现状并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表明:(1)高职生心理复原力总体良好。(2)高职生复原力强型占13.6%,复原力中间型I类占72.7%,复原力中间型II类占12.9%,复原力弱型占0.8%。(3)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复原力具有可行性。(4)本研究的团体辅导方案有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提高高职生心理复原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护理专业性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高高职高专实习护生的自我价值感。方法:将自我价值感偏差的护生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辅导和帮助,实验组采用护理专业性团体干预手段。结果:护生的自我价值感得以提高。结论:两组干预效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提高高职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自信心,增强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正面信息源,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在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中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在职业角色中合理过渡,从而有效提升高职生的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