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作人的新文学源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文学之初,周作人在考察新文学是什么、将是什么时,对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在考察新文学的生成动因时,周作人更注重思考传统文学内部的变革动力对新文学的根本性催生作用,从而认定传统文学对新文学成长的塑造力也将是根本性的.周作人的新文学源流观是我们的新文学史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2.
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传播的主流,但它们在不同国家传播的情况不尽相同,一些二三流作品的传播有时超过了其在本土的影响,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小说域外传播带有随意性、偶然性以及名著文化含量高,传播难度大等原因造成的。中国古代小说对接受国的文学创作有所影响,其中被改编以适应接受国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而中国古代小说在译为外文时,除了文学翻译本身的限度,在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少误解与遗漏,这在非汉字文化圈表现得更明显。由于文化传统与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的解读,还产生了许多与本土不同的歧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从清朝末年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约1974—1936)香港的文学现象,探讨香港文学萌芽生发的过程。香港文学的萌芽生发时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晚清,华文学报纸出现,文学亦随之应运而生,它具有反帝反清的民族意识;民初,国粹派和一切旧文学、旧文化思想势力喧嚣攻击新文学运动,而新文学和新思潮却在这个小岛悄悄诞生;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学的影响下,在鲁迅先生的鼓舞下,香港新文学作者努力学习,在与旧文学势力、封建文化势力的斗争中,顽强奋斗,破土而出,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4.
"文革"结束后,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杂志《萌芽》于1981年复刊.由于原始材料有限,本文以1982年第3期至第12期的《萌芽》为讨论中心,以1982年《萌芽》的封面、插图、栏目设置以及编辑主张为切入点,分析复刊后的《萌芽》如何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时,通过作者群和读者群来分析《萌芽》如何以这种身份参与到杂志外部的"主流文学"空间,共同构建80年代初期的"主流文学".虽然《萌芽》将作者群与读者群定位在青年这一群体,试图创造出新文学,但80年代"主流文学"的特征依旧烙印在《萌芽》上,使《萌芽》成为一个新旧混合体.  相似文献   

5.
1930年代,当新文学在中国很多大学的文学学科中遭受冷遇之时,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却聘请了多位新文学家担任文学院教员。这些新文学家教员通过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以及演讲、社团、刊物等校园文化传播渠道,向学生介绍新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使山大形成了注重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文学学科特色。同时,前后两批来到山大的新文学家分别秉持了侧重文学的艺术价值和侧重文学的现实功用这两种不同的文学倾向,从而使得山大的文学教育形成了兼顾文学的审美和社会价值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学具用鲜明的功利性特征,这一特征深烙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印记。中国文人身上固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参与意识、中国文化中的教化传统以及古代文学的社会功利传统,使五四文学从一开始就是被当作思想启蒙的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工具。这种文学的功利价值观虽然被“纯文学”的要求排斥,但无疑又是新文学的强有力的共识。五四文学的独立性几乎就成为一个虚拟的存在,“为艺术而艺术”最终走向了对功利性的皈依。因而,文学的社会性特征才是五四文学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沿着文学媒介的技术演进轨迹,考察文学从孕育萌芽、生长繁荣,到出现转型直至发生新变的发展历史,明显可见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几次重大的传播技术革命,直接带来了文学表现媒介和文学传播媒介的变革,从而引起了文学形态的发展变化。在此意义上,一部文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学媒介演进史。充分认识文学发展的这一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可以为揭示当前文学研究范式由文化批评转向媒介批评的必然性和应然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陇中文学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新旧文化之间的冲击与交替成为陇中新文学和新文化因素传播与发展的主要背景。通过对民国时期陇中文学生态的考察,揭示出这一时期的陇中文学呈现了以旧文化为根本、遵循传统文学思想观念和创作形式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受到新文化因素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陇中文学也逐渐呈现出了新的主题和题材,并在四十年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的陇中文学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新旧文化之间的冲击与交替成为陇中新文学和新文化因素传播与发展的主要背景。通过对民国时期陇中文学生态的考察,揭示出这一时期的陇中文学呈现了以旧文化为根本、遵循传统文学思想观念和创作形式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受到新文化因素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陇中文学也逐渐呈现出了新的主题和题材,并在四十年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0.
印刷媒介的兴盛与新文人出版意识的觉醒,使征文成为新文学传播的普适模式。这些征文一方面打破了新文学同人刊物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又设置着新文学的中心议题。而征文活动中读者大众的凸显,弥补了其他文学传播模式的缺失,极大地推动了文学大众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散文,在历史的文化长廊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不管是“文以载道”的传统,还是“心灵抒发”的形式,散文总以它独特的魅力,活跃在文学的各个历史时期。散文发展到本世纪初期,有了一场大的变革,这是中国文化的变革。一场由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发动的新文化运动,改变了千年古国的文化形式。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道德。散文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中起到了先锋作用,先驱者们常常以散文形式作为抨击旧思想、旧道德的武器。白话散文便这样在“五四”时期兴盛起来,并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是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在经学文学化过程中,文学不断从传统经学中汲取养料,直接影响着文学创作;经学通过文学的生动表达,拓展了经学本身发展的文化空间。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大量引用《诗经》"二南"的诗句,直接影响着小说的主题思想、语言艺术以及小说伦理的特殊指涉等,使小说在创作上呈现出强烈的经学化倾向。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经学化的原因复杂,一方面,时代变革过程中经学裂变对文化进行自我选择;另一方面,人们用文学的心态观照经学,在文学召唤中对经学做出了应答。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西二元对立的文化逻辑中产生的中国新文学,当它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传统文学的遗产,全身心地拥抱西方文明的时候,一个根本性的焦虑就相伴而生:新文学的"主体性"何在?换句话说,新文学想要摆脱"姗姗学步"或者"牙牙学语"的状态,大踏步地向前,面向全世界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首要的是发展并完善自己的"新质"。这种新质既迥异于传统文学,又与他国文学有着本质差别。正是这种"新质"方能确立新文学的"主体性"。对这种"新质"的追寻、探求与创造,既是"五四"一代先贤们的焦虑,也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文学理想。这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的发展都是合力的结果。纵观纳吉布·马哈福兹各个时期作品的创作艺术,明显地表现出他对民族文学传统的继承,埃及性已无法从他的身上剥离。马哈福兹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走向世界的,但这一特色又经过域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学)的洗礼。在处理民族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影响的关系中,纳吉布·马哈福兹走的是一条继承传统——借鉴西方——回归传统——走向世界的道路,贯穿其中的是马哈福兹不断探索、追求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是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继承和双重超越中不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199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将研究的目光凝注于新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的发现与揭示上,彻底改变了学界长期偏重于外来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将异域话语和他者影响作为催生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唯一因素,却忽略民族文化与新文学关系研究的缺失,并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世纪以来,文化的现代化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目标,而当下随着世纪末的一步步逼近,时代的紧迫感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射到了这一课题上来。人们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文学等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讨论着现代性(或现代化)的问题,大家都试图找出我们究竟在哪些方面已实现了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哪些方面还未具有现代性以及如何才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而对于文学的研究来讲,也是如此。中国的新文学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文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毋庸置疑,中国文学现代性观念的确立是从“五四”开始的,正是“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文学是“汉语新文学”在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具有世界性品格的中国风,其代表作《永远的尹雪艳》是中国文化元素在特定的时空点上聚合而成的中国精灵的世界之舞。尹雪艳是神性时间对俗世时间超越而成的人神嫁接的精灵。在“汉语新文学”发展的新情境下,原有的文学格局主要受到两种强力影响而失衡:一为较之起于上古神话传说的中国古代文学和“自我弱化”想象中的世界文学,其短促的发展史产生的历史焦虑感化为向外“拓土开疆”的扩张力;二为以诺贝尔文学奖为旨归的各种文学评奖机制形成的感召力化为走向“世界文学”的冲击力。其合力打破了原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自给自足”的文学平衡,使得“汉语新文学”聚变出新的文学现象,裂变出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18.
老向创作的黄土情结和大众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平民教育”运动,催生了一位“农民文学家”———老向,是他将五四“平民文学”的倡导推入田野实践。抗战爆发后,他又率先进入通俗文学领域。一个自由派作家强烈的乡村意识和朴素的平民关怀,使他的文学创作直达民间和民众,较早搭建起新文学与读者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看,老向的创作又是40年代中国文学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前期实验”。老向的文学实践表明,新文学从“西学“到最终走向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运行轨道,这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文学家们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文学是在反对中国旧传统、学习西方现代文学的大趋势下成长起来的。但由于新文学作家大都熟悉旧文学传统,本身又习染旧文化,很难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中国新文学不自觉地就成为新旧交杂之下的产物。本文以小说为核心,分析旧文学传统中的史传型和说书型叙述文学,如何制约了新文学中的小说家,使他们不可能学习到西方现代小说的精髓。同时,也对产生中国传统叙述文学和西方现代小说的社会背景略加分析,以进一步说明新文学中的小说所以不能"神似"西方现代小说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为开创“五四”新文学的主力军和奠基者,浙东现代作家群为新文学的话语建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此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作为20世纪新一代启蒙知识分子,他们面临着文化语境变迁的困惑,中西文化的交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都使他们在个体心理上表现为双重质素的对垒,表现在创作中传达了一种以启蒙为主导的双声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