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与课文规范语言不断接触中形成和提高的,因而语文教学应特别关注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以使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就是能力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把"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这就更迫切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结合近些年来的经验,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是语文改革的一种新理念。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应关注表达的呼声已久,不少教师也逐步跳出了内容分析的老路,关注表达形式,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关注表达等同于总结写法,致力于分析文章写得好在哪儿,仅仅把语文知识、语言规律的传授作为目标,忽视了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运用,影响了教学效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进一步明晰了"关注表达实践"是语文课程的必由路径。语文实践无外乎听、说、读、写。其中,"写"是实现方法迁移,促进能力习得的极其有效的手段。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好教材的例子功能。以读促写,就要防止两个"脱离"。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越来越突出。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文化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也有语文教育内部的原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与目标的模糊表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只有在坚持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的智德,才能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王爱书 《快乐阅读》2013,(10):15-15
新课程坚持素质化发展为根本,突出强调在尊重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和关注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它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习作教学并成为两大"重头戏",而且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首要和关键,也是学科能力检测和语文素养反映的重要方面之一。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杨帆 《教学月刊》2014,(11):42-44
一、"语用型"教学实施的难点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中更是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意在指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 "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运用"以读、疑、议代讲"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昭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探究性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探究性资源,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关注学生阅读体验生成的有效性,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黄金炳 《教师》2011,(3):52-5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重要的高中语文课程理念加以强调,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更看重它的人文性"。写作是最能反映语文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因而,写作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更要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启迪、价值的塑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生活积累、真实写作、敢于创新和教师评语四个方面,对作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很显然,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关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我们知道,文本中作者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各种语言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先后多次提到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和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注  相似文献   

17.
汪龙成 《教师》2012,(7):48-48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文学是美的集中体现",蕴涵着大量美的因素。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通过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广大学生的问题,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够实质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语文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本文主要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借鉴前人的有效教学理念,浅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兰星  黄雪梅 《广西教育》2005,(7B):66-67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规定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感受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基础上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只有孜孜不倦的学习及培养,方能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才体现了语文在教学培养中得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弘扬人文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开展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