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中国近现代的新歌曲创作,发端于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当时,在废除科举的热潮中建立起来的新式学堂开设了唱歌课,学堂乐歌应运而生,但绝大部分是音乐教师采用日本或西洋的歌词填词而成。只有少数几首词曲是新作。“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肖友梅、赵元任等人创作了一些艺术歌曲,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在艺术上也有一些新的创造。1920年,当肖友梅的艺术歌曲《问》,被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博大精深,要想演唱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底蕴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古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本文以中国古诗词《渔翁》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唱探究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不断的被引进,众多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在这股浪潮中散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美声唱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在中国展开了新的旅程。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众多,戏曲腔调多样,诗词意境深远,美声唱法在具体"本土化"中,有众多难点和突破点,如今美声唱法在各大音乐院校都是以意大利语五个元音字母为发声基础、意大利语歌曲为演唱基础,而在语言文字的发音和吐字方面,中国与意大利语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歌词意境上的描绘。如何以"美声唱法"来演绎中国古代诗词艺术歌曲、白话诗词艺术歌曲等方面,值得深究。现以美声唱法在中国古代诗词、白话诗词等两个方面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本土化"经验进行总结,为有关美声唱法本土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西洋作曲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中国近现代的艺术歌曲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也为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注入了新思维。此曲旋律优美动听,伴奏严谨舒畅,它除了是歌唱家们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也大量地在声乐教学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5.
谭小麟先生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巧妙地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定基础.本文采用白描手法、双关手法、反复叙事修辞手法对谭小麟先生的《正气歌》、《春雨春风》和《别离》三首作品进行诗化研究,从中归纳出他艺术歌曲创作的独特风格和特点,深刻领悟作品中的"情"与"理",从而彰显出谭先生作品中"诗化的感性与理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指20世纪20-40年代的艺术歌曲.在这个阶段内中国艺术歌曲经历了产生、发展、到相对成熟的几个阶段,并迅速发展成为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近代中国音乐史上有着开创性意义,是艺术品味较高的歌曲形式其演唱具有强调歌词的歌唱性及和钢琴伴奏的一体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艺术歌曲在西方音乐文化中的概念有着特定的含义与内涵。在中国音乐文化中,"艺术歌曲"则泛指那些艺术性很高且思想深刻的"歌曲",因而相较于西方音乐中的"艺术歌曲",这个概念在中国音乐语境中其含义本身就富有很大的包容性和不确定性,一般人们讲到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艺术歌曲",则特指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受外来音乐文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为中心的学院派作曲家创作的声乐作品。艺术歌曲,在新文化中不仅是某些特殊气质的歌曲类型,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中起着文化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艺术歌曲作为重要的声乐体裁,在现当代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百年前驳来的词汇,"艺术歌曲"虽然依旧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当其嫁接到中国之后,毫无疑问会汲取传统音乐元素的营养。那么从广义来说,深具文化底蕴的古风,无疑就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源头。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则是新瓶装旧酒,用驳来的乐曲配上传统之词,成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直接来源。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溯源,无疑有助于梳理其本土化过程中的经验来源,对中国化艺术歌曲的定义,无疑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巨匠"的舒伯特,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艺术歌曲具有非常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他的艺术歌曲朴实自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用歌曲来抒发对生活与自然的无限情感,因此他的艺术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他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许多钢琴曲和交响曲等。因此我想用我的理解浅谈一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0.
艺术歌曲是随着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热而兴起的一种歌曲体裁,中国艺术歌曲产生于民国初期,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以《大江东去》为例,从创作背景、调式调性、旋律风格、歌词、伴奏音乐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旨在帮助我们在欣赏、演唱此类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时候,能够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类艺术歌曲的风格和审美价值,对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艺术歌曲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以作曲家舒伯特为代表的德奥艺术歌曲以其完美和丰富,在欧洲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高起点地开始,并在30年代形成"极一时之盛"的繁荣期.在创作上不仅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诗、歌声和钢琴三位一体的基本特点,更具有其显著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黄自是近现代中国音乐舞台上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身为"学院派"的领军人物,培育出一批改写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的优秀弟子。其创作领域包括合唱、电影歌曲、器乐作品、艺术歌曲等。本文以《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为例分析,来探究黄自艺术歌曲的独特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正式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陆在易是我国当代在艺术歌曲的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其相关作品代表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声乐创作的发展路向和基本风格。本文旨在针对《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收录的七首艺术歌曲之一《桥》这首作品,通过对其曲式结构、和声功能、钢琴伴奏部分的初步分析,来观察陆在易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艺术歌曲是众多音乐形式中最具有人文气质的艺术体裁。它直接、生动地记录着中国历史上最具时代性、最特色的社会生活,在中国的社会主义艺术发展道路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从崭新的角度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进行审视,梳理出其具有的几点审美特征,从中窥出中国艺术歌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的鲜明特色的的价值,使喜爱和从事创作艺术歌曲的人士重新认识其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萌芽期 学堂乐歌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基础.晚清"戊戌"变法失败后,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更加强调音乐对思想启蒙和国民改造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艺术歌曲的中国化呼唤 18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到19世纪初,以舒伯特的作品为标志,出现了艺术歌曲(Art Song)的新品种,并与民歌(Folk Song)区别开来。舒伯特十分重视音乐与文学经典的结合,大量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诗歌作为歌词,仅用歌德诗歌谱曲的就有72首。艺术歌曲在舒伯特的600多首作品中,初步形成了文学经典、音乐灵感、钢琴伴奏三者合一的体裁特征,获得了类型上的独立性。1920年,青主在德国留学时写成《大江东去》,从此开启了中国的艺术歌曲之路。  相似文献   

17.
青主是我国三十年代初对当时乐坛有着较深刻影响、积极宣传"为艺术而艺术"的代表人物。青主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他以为动人的音乐往往是一首首音诗,音乐家也首先是音乐的诗人,其美学思想、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的音乐教育。此外,青主将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还体现在《大江东去》等艺术歌曲创作中,尤其《大江东去》堪称为我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这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尝试、探索与创新,拓展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语言,而且首开和创造了中国音乐新语境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刘刚 《考试周刊》2009,(48):45-47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根据诗人、文学家的杰出诗篇而创作的音乐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的伴奏从古代的《史记》中记载到中国近代的音乐作品,从西方的中世纪世俗音乐到浪漫派的接触作曲家的优秀艺术歌曲.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盖塔诺&#183;多尼采蒂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在十九世纪的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声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眼泪》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和声语言以及织体层次都颇具特色,对其进行探究,可以对作曲家乃至当时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音乐思想、和声构建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璐 《文教资料》2007,(11):88-90
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艺术歌曲的典范。本文从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分类及演唱时应注意把握的细节,谈到自身演唱黄自艺术歌曲的体会,其中以《玫瑰三愿》为例,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