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所谈的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有关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等问题。文章认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是必然和必须的,一方面,我们应尽可能还原古代文学生成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站在今天可能达到的思想认识高度,对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做出符合科学精神和艺术规律的阐释及评价。古代文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在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2.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文学现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本文主要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大团圆"形态为切入点,从文学作品产生的环境和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基础以及文化心理特征等三个方面来探究形成"大团圆"结局的原因,分析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独特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传承的知识非常深远。当前,我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正在深化改革,在改革中必须注意不同专业课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授课能力、协调处理史和作品之间的讲授关系,并加强应用情境教学法,只有注重这四个方面问题,才能推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文史关系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命题,中国现代诸多史家对此作了多角度和层面的继承与发展。翦伯赞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原因,并大量引用文学作品来论证和阐释历史,开拓了"引文入史"的治史新径。他发扬"文史合一"的历史书写传统,强调历史书写的文学性,写出许多文采飞扬和饱含激情的经典史作与历史散文。同中国现代其它史家相比,翦伯赞所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色鲜明,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需要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观念。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要求教师自身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出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揭示作品的历史意义,寻找古代文学作品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实现课内、课外的双向互动。古代文学教学要学生将"创新"观念与"求实"精神、"守正"学风结合起来,并打好与学科相关的各种基础,使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使其自觉肩负起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却并不明显。其主要表现为:(一)知识本位,对古代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性缺乏重视;(二)专业本位,不重视文学创作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三)历史本位,缺乏以古代文学教学服务现实的自觉;(四)国学本位,缺乏与西方文化的对话、碰撞与交感意识;(五)教师本位,对学生的主体性角色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一、古代文学是非功利的"为己之学",其价值体现在"立人",而不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古代文学的"传道"应该走出贵古贱今的信仰误区,与开放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古为今用;三、古代文学的知识目标,不仅是记诵文学常识,更是思辨能力训练与提高;四、古代文学的讲授必须抛弃狭隘的纯文学观念,打通文史哲,最有效地体现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白话小说集,由于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学术界历来对"三言"中的人物形象研究颇多,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形象、商人形象、士人形象、盗寇形象等,而对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官吏形象则鲜有涉及。本文试图以"三言"中的官吏形象为研究对象,在对作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释作品中官吏形象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一、古代文学是非功利的"为己之学",其价值体现在"立人",而不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古代文学的"传道"应该走出贵古贱今的信仰误区,与开放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古为今用;三、古代文学的知识目标,不仅是记诵文学常识,更是思辨能力训练与提高;四、古代文学的讲授必须抛弃狭隘的纯文学观念,打通文史哲,最有效地体现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学作品凝结着古代人民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是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节日的传承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和借鉴价值,从教师素质专业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试析《在路上》作品中“垮掉一代”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场文学、文化、社会运动。本文通过分析"垮掉一代"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路上》,来试图阐释"垮掉一代"在疯狂外表下的真实精神追求,并探究它所与美国历史上追求个人价值和个性自由这一精神传统的一脉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维系历史,还是滋养当代,中华优秀的茶文化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本研究在充分挖掘茶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维度来阐释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内涵,并从创设浓郁的幼儿园茶文化环境;精心研发茶文化主题活动课程;带领幼儿走近真实的茶叶之乡等三个方面来落实幼儿园茶文化教育,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时代精神的儿童。  相似文献   

13.
严强 《语文天地》2011,(21):20-21
"南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词,其使用通常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个是南侧的水浦或具体地名。第二个是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其意蕴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情感倾向:送别之地,饱含离愁别情;自然  相似文献   

14.
"互文性"是传记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确保传记真实性的有效手段.作为一部由美国学者写就的国人传记,金介甫的《沈从文传》兼具传记的史实性与文学性,在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试从跨文化摘译、跨文化批评、跨文化阐释三个方面来解读《从文自传》、沈从文作品、沈从文思想与《沈从文传》之间存在的互文性关系,阐释它们在传记叙事中的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学史教学第一位的工作应落实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阐释上来。通常采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阐释作家作品,这方法包含相互关联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美学原则、历史原则和具体分析原则。在运用一种方法阐释文学文本时,还可吸取其它新方法的优长。  相似文献   

16.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厚的精神内涵,结合文言文中考现状,就文言文忌讲成古汉语;文言文教学应突出爱国主题;文言文教学要讲出规律等方面阐释了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金庸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创作大师,他的作品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法充分展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形象虽然个个特点鲜明,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真正的英雄必须是为国为民的大侠.所以,对金庸先生笔下的英雄形象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和讨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命意识是人的基本精神属性,作为文化和诗学的文学性主题,表现为生和死的精神想象和文学表述。本文运用文化诗学、比较文学的研究理念与方法,比较分析古代中国与埃及生命意识之不同,阐释其对于中国与西方古代文学主题、诗学审关意识的深刻影响,分析其对中西文学审美精神及人生悲剧性的建构,比较中西文学悲剧意识之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金庸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创作大师,他的作品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法充分展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形象虽然个个特点鲜明,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真正的英雄必须是为国为民的大侠。所以,对全庸先生笔下的英雄形象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和讨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26-227
《怪物史莱克》是美国知名好莱坞导演安德鲁·亚当森及艾伦·华纳指导的动画作品,这部改编自同名漫画作品的影片自上映以来便受到广大青少年甚至大人们的喜爱,并随后创作出了三部续集作品,获得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本文旨在从文学批评理论中的解构主义及乌托邦精神理论两个维度对影片《怪物史莱克》的故事模式和故事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文学性阐释和解读,并试图分析影片背后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