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极拳是中国武苑中的奇葩异卉,太极文化是一种深邃的文化现象。目前太极拳在世界上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作为一项产业和其他优秀的体育项目相比其产业化程度远远不够,还没有形成极大的产业市场。通过分析找出制约太极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提升太极文化产业化走向世界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论太极文化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太极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并指出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太极文化必将发挥其特殊的社会的功能和意义,同时和谐社会也必将会给太极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得人类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再次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太极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开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推进太极柔力球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开展为研究对象,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优势、作用及其开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适合不同年龄、体质、阶层的人进行锻炼,是一项融快乐于体育锻炼之中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健身、娱乐、观赏、教育等作用;同时提出加强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学校的推广与传播,加强太极柔力球的师资培训,加强对太极柔力球运动重视,以活动促竞赛等措施来促进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开展。  相似文献   

4.
太极文化和瑜伽文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和瑜伽共同作为东方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东方文明的经典和浓缩。通过二者文化的对比,于异同之处进一步认识太极和瑜伽,更进而了解和触摸到中国和印度的传统文化,目的在于通过对太极文化和瑜伽文化的内涵思想的深入分析,全面认识这两种文化。以期能为其传承、发展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开发河南省太极拳文化产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原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河南太极文化却因业内骨干大量外流;宣传不到位、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各异、政府相关部门对太极文化的定位缺乏高度;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以及复合型管理人才的欠缺致使其开发落后。鉴于此,科学开发河南太极文化产业,必须科学确立太极文化地位、合理规划产业蓝图;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引进人才;大力宣传,招商引资,完善产业意识;走国际化的道路,开拓太极文化产业新市场。  相似文献   

6.
《少林与太极》2014,(9):11-14
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的文化品牌和中华武术的瑰宝,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温县、焦作乃至河南的一张名片,是河南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太极文化传播手段以及动漫技术特点的分析,找出太极文化与动漫传播方式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漫技术的太极文化推广系统,该系统利用动漫技术、影视后期合成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太极拳的各种招式进行模拟展示,并涵盖了太极文化以及太极相关新闻、太极论坛、太极拳视频、各式太极拳等多方面内容的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7.
太极无非"圆"与"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与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即与这个民族作为对世界认识的根本观点的哲学紧密联系。太极图所展示的太极哲理深深渗透于民族文化之中,太极图和太极哲理广泛表现于种种文化形态。武术的拳剑刀枪也始终闪耀着太极图的辉光,并无处不体现着太极的微妙:“圆”与“变”。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学角度看太极运动对大学生身心修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这种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对太极运动文化学功能的研究,为太极运动本身的发展提供一个文化参照系,并且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修为,从而弘扬太极运动的文化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太极推手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进行了研究。研究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对'推手'一词的译介、推手的基本技术、推手中的'劲'以及推手的战术指导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太极推手的世界传播,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0.
张忠 《体育世界》2011,(8):62-63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自身特点及其对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在中老年人群中推广和普及太极柔力球运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被世人所认同,而体现其技击项目的推手是让人体验太极的魅力所在。推手是展示太极拳攻防技击的重要演示项目,如何在推手中战胜对手处于优势,本文通过一些实战现例和"中正"的作用对"中正"在太极推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太极拳的传统文化特征与精神的表现。很显然,目前的太极拳竞赛模式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要改变审视的角度,要正确认识把握好太极拳的劲力特色,要指出目前人们对太极拳精神与意识的认识处于僵化。只有采取一种即兴发挥的套路比赛方式,摆脱目前固定的套路比赛形式,才适应时宜。这种即兴的表演其实正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悟性思维、直觉思维,也更突出了练太极拳对心灵的修炼。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建构河南省高等院校地方太极拳课程体系进行客观的逻辑论证与理性分析。结论表明:在河南省高校开发实施地方太极拳课程既必要也可行;目前河南省高校地方太极拳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严重落后于实践需要。建议加强对"河南省高校地方太极拳课程"的研究,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支撑河南省高校地方太极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型体育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已经成立太极柔力球协会,并已经招收了几届学员。同时针对武术专业的学生,拟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摸索,已经在太极柔力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在实践基础上对这些资源进行系统性、客观性整理、挖掘与提炼,以期更好地构建太极柔力球课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高等院校地方太极拳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现状进行客观的逻辑论证与分析。结论认为:(1)在河南省高等院校开发地方太极拳课程的基础牢靠,时机业已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在河南省高等院校开发地方太极拳课程既必要也可行;(2)目前河南省高校地方太极拳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严重落后于实践需要,河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对"太极拳课程研究、开发及实施"的政策导向与经费支持,更缺乏宏观管理、科学指导和实施介入;(3)河南省高等院校地方太极拳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设置与操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实施过程不够严谨。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优秀拳种,蕴涵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哲理。和式太极拳是和兆元在继承陈清平拳架的基础上创造的"带理架"太极拳,历经数代传人的发展,已成为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不仅具有"理技相合"与"耍拳"的理论特色;而且体现出和顺中平、轻柔圆活的技术特点。文章在阐述和式太极拳概貌的基础上,进而对太极拳的理论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瑰宝,不但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东方哲理,而且以其优雅的运动形式及独特的运动拳理,集养生学、美学于一体,在促进人的身心,特别是身心健康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文章主要论述太极拳运动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情感及情绪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太极拳运动对膝关节损伤影响的研究现状,进一步阐述与膝关节健康的相关因素,旨在为研究与太极拳有关的膝关节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太极拳运动强度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实验法,探讨不同太极拳运动强度在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过程中体现的自身特点,为防治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经过12周的太极拳运动,中强度与小强度太极拳运动对于研究对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显著影响。小强度与中强度太极拳运动对于身体形态均有显著的影响。中等强度对于腰围、臀围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建议体质较弱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采用小强度的太极拳运动进行防治。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中强度的太极拳运动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易筋经与传统太极拳对大学生情志调节的作用,将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的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随机分为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每组各36人。于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采用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HAMD得分分别是21.67±5.32和21.55±6.01,练习后分别为16.51±5.5和16.43±5.19,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SDS得分分别是59.13±12.21和58.21±13.02,练习后分别为48.37±11.99和47.49±11.54,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和SDS,组间比较,无论治疗前或治疗后,都无明显差异(P〉0.05)。坚持太极拳与易筋经练习,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