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拟声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以前,我国语法学界一直没有注意到拟声词。最早注意拟声词的是《语法修辞讲话》和《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它们都把它归入“象声词”。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都把拟声词归入叹词,因为叹词和拟声词都是“象声的”。然而,叹词与拟声词无论从表达的内容上,还是从分布和功能上看,都是有区别的。有人把拟声词列为形容词的一种,但事实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拟声词的虚实问题,在语法学界仍存在着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顾名思义,它乃是一种模仿、描绘人或事物声音的词。有的语法书,在谈词的分类时,未涉及它;有的语法书,如《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将它列入叹词,而安师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将“拟声词”作为一类,称它为特殊的虚词,并把它分为“摹拟人的声音的拟声词”——叹词,“摹拟事物声音的拟声词”——象声词。看来,也是将象声词(拟声词)归入叹词。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语法知识词性辨析,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类);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虚词类)等12种词的分类,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划出词的意义单位,辨别词的性质。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实际当中运用最广,学生对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掌握不好,容易混淆。怎样能准确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呢?教学中发现动词和形容词有如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拟声词是汉语词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在现代汉语教材中,大都把它归入形容词,讲述一般也比较简单。如果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对这一类词进行分析的话,它们与一般的形容词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其特点和本身所蕴含的审美优势也就更为清晰了。  相似文献   

5.
韩东 《语文知识》2011,(2):78-80
本文主要对山西盂县方言中"圪"字进行研究。盂县方言中的"圪"字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词汇意义,主要起表音作用,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拟声词。"圪"作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拟声词词头时有其各自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语法教学的需要,利用暑假,比较细致地学习了一遍《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随手记下一些零散的体会和看法,谨和同行们商榷。一、叹词、拟声词大多表示实在的意义,也可单独作句子成分或单独成句,似划入实词更准确些。如:①啊!太好了。(叹词独立成非主谓句,表赞叹之情。)②“砰”的一声,敌人倒下了。(拟声词作定语,模拟枪声。)二、既然短语中已不再提“偏正、联合”等名称,那么分析短语的结构关系时也最好不再提及旧  相似文献   

7.
"上、里、后"等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很高,用法上也很有特点。语法学界对这些词的性质、命名和归属有不同看法,有的归入名词,有的看做介词,有的认为是助词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描写,指出其语法意义是表示方位,处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的"上、里、后"等,起位置化的作用;其命名以"方位词"为宜,可以单列为一类。  相似文献   

8.
汤欣 《语文知识》2013,(1):123-125
日语拟声拟态词均属副词类,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汇,拟态词是描写状态的词汇。而在汉语中,拟声词又叫象声词,归属特殊词类,拟态词则属形容词和副词。拟声词、拟态词多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本文提取川端康成的《雪国》里的这两类词,从词形构成、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静态的分析展示其使用特点,以及与汉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重叠是现代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皖北中原官话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的重叠,其重叠形式和重叠后的语法功能多样,但语法意义基本上表示增量。文章还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指出了皖北中原官话与秦晋方言在重叠形式及意义方面的相同之处,最后总结了皖北中原官话重叠形式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一般只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大致分为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兼词。正因为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在解决有关虚词的问题时,分析虚词的词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拟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拟声词。它们有着灵活的表达功能,能使文彩生动,形象感人。但在语言研究领域中,对拟声词的研究还很不够。近年来,学术界曾对拟声词展开过讨论,但在对其理解及词类归属问题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试从词义、语法功能、表达作用三个角度对拟声调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基础上多划分了一个词类——拟声词,并下了定义:摹拟事物的声音。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268页的《汉语知识》中,对拟声词下的定义却是:“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准确更严密呢?我以为,初中语文教材上的定义欠妥,“模拟人……的声音”这种说法很费解,并容易使人把拟声词与叹词相混淆。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汉语语法界对形容词的分类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单独成类的,有分为“谓词性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的,也有把“非谓形容词”归入区别词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谓词性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两者功能的比较,说明把“非谓形容词”归入区别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的词汇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十一小类。在学习文言文时,人们对此较为重视,而对词尾现象却不太注意,笔者有心一耕,以引起读者的关注。词尾不是一个词,它只是词的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意义,但它却可以表示词性,在句中有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常见的词尾有“然、  相似文献   

15.
越南语和汉语重叠式形容词在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均存在异同。相同的形式有AA式、AABB式、ABB式和BBA式,越南语中没有AXYZ和ABAB式;越南语形容词重叠后,有的意义加强,有的意义减弱,而汉语形容词重叠后往往含有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两种语言的重叠形容词都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补语,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同的是,越南语重叠形容词不能作状语,而汉语重叠形容词可以作状语。  相似文献   

16.
《湘南学院学报》2018,(6):89-92
从句法、语义、语音等方面研究叹词与相关词类的关系发现:叹词与拟声词、动词、代词、语气词虽在某方面有一定联系或相似性,但本质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汉语拟声词的内部分类、外部界限、语法功能、类别意义等角度论述了它不容忽视的独特的语法功能属性,探讨了拟声词的一些不大为人们注意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什么X不X"是个常见构式。本文从句法语义角度对"什么X不X"构式中的"X"作较为详尽的分析与阐述。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区别词和副词以及叹词和拟声词可充当"X"。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词类的划分,主要是以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为标准的。而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是划分词类的最重要的可靠的标准。所以,要对某个词进行归类,也就是要断判一个词的词性,主要应从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这两个方面去分析(有的词要看它们的重叠方式),找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以词的语法功能和词的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其中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包括句法标准、分布标准和语法意义标准三个方面.这本《现代汉语》教材的词类划分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把副词划入虚词一类,划分出状态词,把感叹词和拟声词归入特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