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立  刘蕾 《科教文汇》2010,(4):75-77
汶川地震是2008年受全国、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突发性事件。中国媒体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全面深入而细致的报道。中央媒体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地方媒体体现地方报道特色,突出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在新闻写作方法上,此次报道大量运用细节描写、数字化的表达等方式,体现了新闻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是2008年受全国、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突发性事件.中国媒体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全面深入而细致的报道.中央媒体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地方媒体体现地方报道特色,突出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在新闻写作方法上,此次报道大量运用细节描写,数字化的表过等方式,体现了新闻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日益增多,如何做好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同一突发性事件的不同报道,其背后隐藏的是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本文将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新闻价值取向的内涵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梳理了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多种因素,最后指出媒体面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其恰当的新闻价值取向就是要恰到好处的平衡多种新闻价值取向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方新闻过去的表现形式是电视媒体的地方报道和各地的报纸报道,互联网出现后,地方新闻又表现为各地的官方网站新闻报道。在今天,"两微一端"成为不可或缺的3个媒体平台,地方新闻又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本篇以"今日头条"app为例,探讨地方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中有了怎样的新变化,未来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也是各大媒介竞相报道的热点,中国对于此类新闻的报道越发公开化、透明化,然而毕竟与西方媒体相比,中国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仍处于起步阶段,此类报道暴露出许多新闻伦理问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者持有的正确的客观公正、以人为本等原则,使其报道更加符合新闻伦理,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主要是利用电视媒体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准确观察和记录,然后进行调查研究,精心分析、概括、总结和理性思辨,结合电视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宣传的倾向性,进行准确客观的报道,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夏发展趋势。具有用画面说话、视听结合、真情实感等优点,但仍存在问题,应加强全局意识,加强对受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美国ABC新闻近日报道了一个奇特的关于回忆的事件,随即舆论一片哗然,人们都在自问在媒体泛滥的时代,这样的事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8.
俞虹 《今日科苑》2009,(12):179-180
本文所说的"读报新闻"是指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对报纸信息的再加工、再整合进行二次传播,是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相互交融的生动体现。它将报纸的深度、广度报道优势与广播电视的大众化、贴近性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信息传播达到最佳效果。读报新闻节目符合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这是其得以生存的关键。读报新闻使广播电视新闻更为深刻,使节目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在我国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动群众激情的新闻题材,因而灾难报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围绕2005年发生的“卡特里娜”,全球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间出现了新的特点。但是中国媒体却大量转载、转播国外媒体的报道,没有自己的一手报道,也就没有了自己的视角。在“卡特里娜”报道中,中国媒体缺席。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是当今世界最具典型意义的战争模式,但战争中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更是引人瞩目:参与战争报道的媒体数量和记者数量,全程直播战争的媒体数量,美军采取的“嵌入式”的媒体管理形式,全球接受媒体宣传的受众数量,包括移动短信和互联网传播在内的传播形式之多,对战争现场的传播速度之快,“伪事件”新闻发布数量,强弱势媒体的持久对抗等等.介绍美军战时新闻传播的定位,分析当代新闻媒体的特点,探讨伊拉克战争美军战时新闻传播的运用特点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报道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上升、范围扩大的态势。随着环境与社会的变迁,近几年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已开始有所报道,但是在面对手机与互联网等新媒介挑战,媒体的报道结果并不理想。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存在早期报道反应迟钝,后期报道戛然而止,报道质量上缺乏客观、公正,甚至出现假新闻等问题。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性,政府、媒体、公众的博弈和法律制度三方面是目前群体性事件下的媒体报道的制约因素。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不仅具有负面功能,还具有正面功能。媒体需要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为此,我国需要扩展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报道空间,及增加媒体报道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量和度。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2月17日,在海南省举行的2013年度中国农村新闻人物揭晓仪式上,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光荣当选2013年度"‘北大荒杯’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心系三农)",并被聘请为农民日报"三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村新闻人物评选,系由农民日报社牵头、联合中央多家新闻单位共同组织,经地方主流媒体推荐、资格审查、媒体展示、网民投票推选、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和资深"三农"专家研究复评,最后投票产生了18名当选人。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建立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体制,对及时全面报道、争取各方支持、维护社会稳定、彰显媒体责任至关重要。在彝良9.7地震灾害报道中,昭通电视台由于事前制定了应对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并经过多次演练,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和采访、外联、直播、播音主持、编辑、安全播出、舆情监测、后勤八个应急工作组,整个报道体现出全台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报道,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营造了强势的舆论氛围。经过彝良9.7地震灾害报道的洗礼,结合电视媒体实际,笔者就如何应对重大灾害报道,提出“五项机制”和“六个确保”。  相似文献   

14.
郑智斌  王娟 《科技广场》2012,(11):220-226
突发公共事件是风险社会中媒体越来越多面临的重要报道议题,重视危机应急、忽视善后和社会干预作用是长期以来这类报道的误区.本文从回顾媒体相关实践、深化媒体功能出发,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报道”理念,阐述其背景、内涵、功能,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媒体角色和报道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刘合强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185-186
从经营媒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常规的媒体责任和新闻人责任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给媒体带来的影响。论述了揭露性报道带给媒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提出了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事件:最近,河南外科医生徐国良"红"了。他将自己的绘画特长融入工作,用手绘图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病情。此外,湖北的聂继光、苏州的张彬、北京的邵振兴等医生,他们也用绘图方式为患者解答疑问,成为媒体广为报道的"绘图医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中国药理学报》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的实践经验为例,对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的意义、方法与努力方向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了从2007年至2011年《中国药理学报》推荐的66篇科技新闻,总结《中国药理学报》推荐科技新闻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结果】此项工作对于科技期刊科普大众、服务作者、扩大期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新闻的选题必须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并重;发表前后做好与科学家沟通工作;新闻撰写重点突出医药特色;处理争议性议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商业利用科技新闻要公平公正。多媒体、多渠道、多语种的新闻发布是我国科技期刊扩大国内外影响的努力方向。【结论】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是科技期刊发挥科普功能、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自身科学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由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媒体负责人和资深科技记者共同评选出的2015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十大科技新闻中,既有发现外尔费米子、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进展,也有中国自研大型客机C919下线、暗物质卫星"悟空"上天等技术成就;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国锶光钟1.38亿年不差一秒等事件也被列入。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是两种不同的新闻形式,社会新闻更注重报道社会民生百态以及一些涉及社会道德问题等的事件。而法制新闻则更注重法律信息的传播,多是报道一些与法律有关的事件问题。为此,在对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采访时,其所偏重的采访形式与技巧都各有不同。现本文就分别对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的采访谈谈几点看法,并探讨了在采访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各个媒体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受众的法宝。新闻策划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新闻运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炙手可热,各个媒体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特别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更加离不开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