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彦红 《继续教育》2014,(12):17-18
在地方高校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实现战略性转型的承受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是撬动高校转型改革的基点。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新时期下的教师要从与学生、课堂、课程、教学以及社会的五大关系角度,转换和重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角色身份,以更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办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师范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双师素质教师急缺,实践教学条件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传统教师教育办学思想固化等问题,转型中还必须要处理好师范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师范院校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范院校与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方本科高校英语教师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要增强转型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转变传统教学角色,强化应用型专业发展,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和创业实践,实现应用型职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教师的转型发展.应用型大学教育的高等性、 应用性及教育性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发展要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走双重领域(教育及所教学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平衡、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之路.面对当前地方转型高校教师发展的职前培育缺位、职后发展不适等问题,应在职前培育体系、职后的发展意识与大学文化、发展内容、发展方式、发展评价及教师发展平台与组织等方面建立与应用大学教师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政策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5,(6):26-33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顺应了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结构性变革的内在要求。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教师专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存在"阵痛期"。国家宏观精神倡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实诉求、转型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之需构成了转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动因。在实践教育哲学理论的观照下,反思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所应坚守的价值取向,从构建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体系,调适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创设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三个层面来优化转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内外部环境匹配的组织结构,是新时代高校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双创教育等的举措。应用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应该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适应敏捷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范式、满足应用型大学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社会需求、政策与实践为地方院校组织结构重构提供了可能。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组织重构重点应该是重构以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学院、以专业为支撑的产业学院和以学生工作为本、学生宿舍为载体的书院等组织,并研究这些组织重构后的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高校英语教师急需转变观念,实现自身教育职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职后教育法律法规、丰富职后教育内容和形式、树立英语教师终身受教育意识等策略来适应转型时期社会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我国高校英语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动因主要来源于高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内生动力,其行动逻辑可视为获得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与认知合法性的过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参考路径包括激发地方本科高校内生动力,促进自主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办学模式创新,突破传统高校“制度惯性”的束缚;增进地方社会福祉,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认同与参与,保障应用型发展内生动力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张淑娟 《教育探索》2012,(6):110-111
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目前存在着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教育教学实践技能不强、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和师德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扩展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技能;青年教师也应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师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地方高校转型的难题,分析认知学徒制的特点及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探讨认知学徒制相关理念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技术方面引入的可能性,探索认知学徒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1.
借鉴美国SSI量表、英国NSS量表等高等教育监测评估量表的基础上,概述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研究设计,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查阅了该校近6年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等资料,开展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成效评估,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政府正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地方医学院校转型发展要在中央和地方相关政策指导下进行,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服务于地方卫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医学院校转型发展要考虑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人才市场及学校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克服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无特色等不适应转型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立足国家教育发展和当地社会发展实际,实现从师范性到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的改变,培养出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人才,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现建设的根本要求。文章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特色等方面谋求专业转型,摆脱传统的完全依靠英语教师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以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教师教育为主导、多方向辐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性转型是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错位发展与良性竞争的重要战略举措。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作为转型主体,应深化理论认知、找准转型定位、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狠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为转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则须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落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与转型评估制度等,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实践创建完备的转型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15.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文章基于六所地方转型高校的深度调查,发现和总结了一系列凝聚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经验:以“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决议”等形式将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及“应用型办学定位”予以明确;以建设产业学院、调整专业(群)建设、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方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设置模块化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等方式改革学校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以“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突破”“引进来”“送出去”“双聘双挂”等多路径,来提升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这些如“火”的现场背后也存在如“冰”的困境: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理念与认识仍缺乏“共识”,仍存在“标签化”疑虑;地方高校各“关键要素”的转型仍存在能力、路径及机制等多方面障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短板,亟待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基于此,未来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并达成共识,将应用型高校作为一种“类型”的高校来看待;要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与分类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地方转型高校“关键要素”的突破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积极响应《全国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高校教师的机制,落实高校转型背景下商务英语培养应用型、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的政策,校企双方应该积极为教师下企业锻炼搭建良好的平台,提高教师实践技能,进而改善高校育人的质量,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的四赢。  相似文献   

17.
任卓瑜  赵军 《高教论坛》2023,(11):34-39+52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工科教师工程实践素养的要求进一步凸显,然而长期以来师资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关素养始终是提升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综合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质性研究方法,选取某所地方应用型高校为分析案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系统探讨了地方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素养失配的原因。针对加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素养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具备"双师双能"素质且高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顺利转型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普遍共识。而如何推动教师转型,实现教师"双师双能"素质的快速提升也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随着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产教融合已不仅仅是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路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更为教师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全新契机,为教师"双师双能"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19.
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是时代要求,教师是转型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转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逻辑与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引起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破解转型和发展内在逻辑的应有之义是教师转变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期互动。互联网+所饱含的平等、互助、共赢的时代精神需要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破除学校的内外壁垒,以教师转变为契机,达成教师—市场—学生的融合。教师转变切忌一刀切,实质是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教师创新精神被唤醒,各显其才,各尽其能,可以通过人本主义、多元融合主义和人文主义三种策略的融合尝试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影响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70):159-160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面临自身应用型、实践型的转型发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转型发展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展参与式的音乐教育流派教学、多维度进行幼儿园教育见习、理论讲授与模拟实训交叉展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等是可行的实践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